作者:闾丘露薇 

南都周刊专栏

—————————

九十年代末,透过电视,看了一部美国电影,1987年拍摄的Broadcast News 电视新闻。

电影讲述一家美国全国性电视台,在华盛顿的新闻部里面,一个年轻的女制片人,一个男记者,以及一位男主播的故事。

女制片聪明能干,拥有新闻理想,尽管艰难,但尽力对抗一切为了收视率。

男记者报道新闻专业出色,可惜相貌平平,缺乏明星气质。公司裁员,男记者首当其冲,无奈做上主播台,但结果却满头大汗,狼狈不堪,他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他就是做不了主播。

男主播不懂新闻,不会写稿,不会问问题,但是长相有观众缘。每次做直播,女制片在导播间透过耳机抛出问题,他再淡定自信的把问题抛给被访者,被成功塑造成一个出色的主播。尤其是在一次外出访问时,对被访者的遭遇,在镜头前留下了一滴眼泪,尽管被男记者批评不专业和煽情,但却阻挡不了他更受欢迎。

女制片无可救药的爱上了男主播,直到发现,对方的眼泪是在采访结束后补拍的表演,抱着对爱情还有电视新闻这个行业的失望,她选择离开。男记者去了一家小型电视台,继续做记者,而留下的男主播,越来越红。

那个时候,我刚刚进入电视新闻行业三四年的光景,对于三个角色在这个行业的遭遇,没有太多的感触,倒是三个人的情感纠结让我唏嘘不已。十多年过去,这部电影的情节,依然记得那样清晰,也许是因为自己就在这个行业里面,这个电影中的很多情节,在过去十多年,渐渐变成目睹的事实。

06年去美国,深深体会到,同样是记者,做电视的显然没有做平面文字的那样受人尊敬。聊了多了才知道,这是因为有线新闻网络的关系。这些电视新闻频道,出现了很多明星主持,他们的谈话节目很受大众欢迎,但是同一时间,却也引发争议,尤其是对于新闻人来说,很难接受这种类型的新闻节目,反问:这算新闻节目吗? 新闻可以这样做吗?因为这些主持人表现出来的非常明显的政治倾向性,以及对于新闻事实的不严谨和缺乏平衡。问题是,秉持中立的,会被观众视为没有棱角,不犀利,不真诚。

只是,伴随收视率而来的,是媒体公信力的丧失,从民调结果就可以看到,美国观众,对于这些有线新闻网络的信任度,在逐步下跌。

08年的时候,CNN的评论员卡佛蒂批评中国的言论,在中国掀起很大的反弹,就连外交部都要作出声明。其实如果了解卡佛蒂的风格,就会觉得,根本不需要太当真,听过就算,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在很认真负责的评论,而是耸动的表演而以。这并不新鲜,美国导演Sidney Lumet在1976年就拍摄了电影Network电视网,讽刺了电视台的新闻人,也讽刺了那些被电视控制了思维的观众。八年之后,尼尔・波兹曼写了那本著名的“娱乐致死”。对于这样的新闻人,你当真,就输了。

中国的电视新闻,应该还没有到“娱乐致死”的阶段,倒是网络开始有了这样的苗头,或者说,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但是收视率的影响,早就开始出现。这部十多年前看的电影,之所以每隔几年,就会在脑海中闪现,那是因为我开始担心,是不是最终,会和那位女制片一样,无法改变和坚持,带着对这一行的失望,只有离开?

就在看这部电影的差不多同一时间,迷上了日剧“新闻女郎”。到现在我还记得,女主角在播报一宗交通意外,读到死者名字是自己新婚丈夫时候的强作镇定。虽然这是虚构的,但是却教会我如何更加职业的对待电视新闻工作。

当年看电视的时候,我很不喜欢那个野心勃勃的天气女郎,觉得她只是依靠姿色而以。但是现在回头再想,她可能在能力,和新闻理念上确实不如女主角,但是单凭她的能力,其实已经足够胜任电视主播的工作,之前的她,只是缺乏机会而已。而且现在回想,电视剧里里面的她,也是在不断成长的,显然编剧对电视新闻这个行业还是充满期待。

其实为何要比较谁好谁差呢?只要胜任,那就足够。当然,胜任的标准,应该是不断向上,而不是向下。但是这个标准不仅仅是新闻行业自己的事情,也是受众的事情,社会的事情。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这是“娱乐致死”的前言。设想一下,两者兼而有之的大环境,加上新闻报导Kitsch媚俗的手法,结果会怎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