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近来,关于“反腐败会影响社会稳定”之类的沉渣再次泛起。浙江慈溪市纪委常委杨智峰说,推行官员财产的彻底公示,也要考虑社会接受度的问题,他承认目前收入差距较大,会顾虑官员财产网上彻底公示后,引起社会反弹,带来不稳定。
在当前贫富分化、官员贪腐程度已超出我们想象的背景下,推行官员财产彻底公示,部分民众或许有情绪,但要说所谓“引起社会反弹,带来不稳定”,则不仅危言耸听,也混淆视听。
真正彻底公示官员财产,尤其是揪出贪腐官员,相信民众会拍手称快,而非沮丧、悲观。其中可能夹杂着对“硕鼠”们的愤怒之情,但其心理基础是畅快的,而非仇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暴力倾向。可见,官员财产公布之于民众,所产生的是一种正面效应:在让民众积怨得以疏泄的同时,也有助于防止群众中腐败流言的产生以及扩散,达到流言止于公布的效果。相反,不公布官员财产,而导致民怨久积而得不到有效疏泄,才是可怕的事情。
如果说官员财产公示会带来不稳定,那么不稳定的对象只能是官僚集团尤其是贪腐分子,而非社会大众。原因不难理解:其一,财产公示后,不仅压缩了官员享受腐败的空间,而且也使官员的贪腐行为更容易暴露,让某些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影响官场稳定。其二,基于中国官员腐败面比较大,“被查处贪官95%有情妇”的政治现实,如果彻底、大面积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可能会导致“集体沦陷”,庞大的官僚系统因此而难以继续运转。
但问题是:彻底推行官员财产公示,会导致官员系统难以运转吗?显然,如果当腐败官员一旦被查处之后,至少被清除出“革命队伍”(当然还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答案则是否定的。原因其实也简单:贪官被查处后所造成的“人才缺口”,无需我们费神,单是每年所招的成千上万公务员就完全可以弥补。另外,有的人可能认为,国家好不容易培养一名“干部”,一些“神通广大”的领导干部被“腐败”掉了,会导致群龙无首,工作上“难以运转”。这其实也不是问题,官场工作中的那点溴事,其实不需要多大“能力”的,一些领导的倒下,正为后来者创造机会。
由上可见,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仅不会引发社会反弹,而恰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黏合剂。它的作用大体有三:一是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疏导了群众的情绪,防止群众腐败流言的产生以及扩散;二是维护了政府的形象和声誉,以及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使社会风气得到良好地纠正;三是不仅对未被查出的官员还是新入职的公务员,都是一种有力的约束;另外,如果对腐败官员动辄开除并追究刑事责任,加大官员腐败的风险成本,既能有效挤出腐败的“存量”,还可意外地成为官员系统的一种反向激励机制。
有必要再次重申,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既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立法的问题,更不是共识问题——尽管遭遇一些现实障碍,但财产申报公开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未来制度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凡出于公心,恐怕没人会否认这项“阳光法案”。可见,推行官员财产公开,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决策层的政治决心和勇气。我们不能因为腐败官员人数较多,牵涉面广,就惧怕改革,将官员财产公示拒之门外,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些“神通广大”的腐败官员身上。
说到底,一些官员罔顾民意,悖逆时代潮流,无视财产公开制度,而祭出“维稳大旗”,其意图不外乎有二:一是拿“社会不稳定”这种几近虚拟的民意为借口,来维护现有制度的表面稳定,遮掩见不得阳光的小圈子利益;二是一些政客故意制造的悲观主义情绪,进而利用人们对社会动荡的恐惧,来强化某些政治权力。
社会学家孙金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权力集团所形成的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思维定势中,稳定似乎成了一种终极性的否定因素,一切都要为稳定让路。因此,无论是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还是破除执政者的这种思维定势,都确确实实需要执政者的勇气。而这种勇气不需要诸如“稳定压倒一切”、“引起社会反弹,带来不稳定”、“牵涉面很广,操作起来复杂”等等口实来搪塞。否则,长久地搪塞下去,那才很有可能会引发社会大动荡。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对于中国官员财产公开的范围,无论是坊间还是体制内的支持者,谈论更多的是官员的存款、薪水和房产等显性收入。然而基于中国庞大且复杂的财政体系,中国官员在显性的工资收入之外,还有其他隐性待遇和灰色收入,而且较之前者,后者更为丰厚,乃至构成官员收入的大头。
因此,要真正推行中国官员财产彻底公示,更需要改变现行的公共财政制度,尤其是涉及到官员待遇的财政制度。这于权力本身来说,才算是刮骨疗伤的救治。而目前公布官员的显性收入,还仅仅是手术的其中一个环节。然而即便在这一环节,手术还没真正开始,我们便听到“病人”喊疼了,由此可见权力是何其地虚弱不堪呵!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