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收听节目 下载声音

中国今年的全国人大3月份将在北京召开。上海有大学生在会前致信568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他们关注乙肝歧视问题,提高对雇主违规检测乙肝的处罚力度。

北京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星期四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和6名志愿者,近日在网上搜索找到了全国568名人大代表的通讯地址,并在2月21号,写信给这568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他们关注乙肝歧视问题,并希望代表们把随信附上的《加大对就业体检检查乙肝处罚力度的建议信》和《关于加强乙肝知识科普,打击虚假广告的建议信》递交给人社部和卫生部。

雷闯在信中指出,目前中国对用人单位违规查乙肝的处罚力度太轻,他建议修订《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把对违规进行乙肝体检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的上限从目前“1000元以下”提高到“3万元以下”,或者按人数计算行政罚款额度;同时规范体检,对违规获取体检结果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中国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法规和政策,禁止在就业体检时检查乙肝, 不过,致力于反歧视维权活动的民间公益组织“北京益仁平中心”理事陆军指出,就业体检查乙肝和乙肝歧视的状况在中国仍普遍存在。

陆军举例说, “比如,一个非常极端的事例发生在广州,一家叫白云国际的公司,违规对员工在福利体检中进行乙肝检测。该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他已经是中层管理人员了,在福利体检中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结果这家公司就调他去扫厕所,让一个部门经理去扫厕所。受害者就这件事情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了投诉,但人社部门最后的调查结果竟然是说这个行为不存在歧视。”

陆军认为,用人单位违法成本低和行政部门的不作为,使保护乙肝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政策沦为一纸空文。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企业对政府的政策知之甚少,并且事实上在破坏着这些政策,仍然在进行乙肝检测,仍然在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另外,这些公司在违法违规之后,不能被行政部门有效的进行纠正和处罚,所以他们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付出代价。这些事件也表明,在中央政府的乙肝保护性政策的实施方面,行政部门非常的消极,非常的负面。所以,目前乙肝歧视的状况还远未消除。”

报道说,上海大学生雷闯在《关于加强乙肝知识科普,打击虚假广告的建议信》中还呼吁:包括卫生部在内的各级卫生部门主动公开每年在乙肝科普方面的预算;各级卫生部门增设专门开展乙肝防治工作的处(科)室;设立“全国爱肝日”,倡导全社会重视乙肝问题;像2003年卫生部长带头吃鸡肉那样,由卫生部长邀请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握手、用餐;对卫生部门开展乙肝科普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估,并对工作绩效差的单位和单位负责人予以处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