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雅安地震,民众远比汶川时成熟

 

   
汶川地震时,媒体反复宣讲的词语,居然是“多难兴邦”。民众也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识,煽起一股“大爱无疆”的热潮,踊跃捐款。

   
后来,曝出郭美美事件,以及四川救灾物资严重过剩,救灾款导致四川当地许多官员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新闻,使得民众极为沮丧,又羞愧于自己此前的被忽悠,只好悄悄郁闷,说不出口。

    这次雅安地震,中国民众显然成熟了很多,表现出了良好的意识。很少有人想到捐款,倒是在微博上传递个各种震后自救常识,呼吁少打无用电话以节省通讯资源,欠费手机应保持通讯,呼吁高速公路尽快停止收费以加速救援物资运输,医院应免费治疗,政府机构等公共事业机关应开放办公地点接待灾民……这一切进步都令人高兴。

   
有关政府机构和一些公司则需要提高素质。

 

1,高速公路反映迟钝 

   
地震发生后,成都到雅安的高速公路依然坚持收费,导致车辆拥堵。微博对此进行了强烈谴责。后来,四川方面居然以“辟谣”的口气声称,目前所有成都-雅安方向通道已经全部免费通行,请不要听信谣言。

   
这个“辟谣”无耻到极点。你什么时候开始免费的?地震后多长时间?网友批评了多长时间?怎么能把网友的批评说成是谣言?

    

 2,红十字会左右为难

   
面对地震灾难,红十字会必须做出反映。我不相信他们能做出恰当的反映。以他们的素质。

  
【四川地震,我分文不捐】除非政府放开慈善垄断,允许民办慈善机构。如果取缔了官办的红十字会,我捐双份。

   与地震同时,“红十字会团中央等今年逾8成三公经费拟用于出国”的新闻再次被广泛转播——红十字会这个民间机构,不但变成了官方机构,而且变成中央机构了,这就是中央财政预算透露出的玄机。一个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救死扶伤的非营利组织,就这样变成了一个由纳税人供养的官僚机构,这不是荒唐……是悲哀!!!

 

3,地震局处境尴尬
    纪许光:
【想爆粗口!地震局地震经费仅千分之一用于预报】国家地震局公布了一年经费细则:地震预报预测270万;地震流动观测140.3万,震情跟踪1700万;信息传输管理5012万;住房公积金7166万;购房补贴8678万;行政机构运行3.9亿。99.9%经费养无用闲人,0.1%的经费干正事,还没预报成功一次。

  
【地震局住房保障预算1.54亿 预报监测支出3822万】中国地震局 地震预报监测支出3822万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地震局的预算支出总额为近40.87亿元,地震预报监测支出近3822万元。

   
“取缔地震局”的呼声异常强烈,这是地震局应该能想象到的。

    吴祚来:
学习一下洛杉矶,主要的研究与咨询都在大学研究机构,地震局之类的也可能只有一二个人当班吧?

4,美国爆炸与四川地震

   
波士顿和德州爆炸事件后,又有个别中国畜牲叫好,虽然比911时少了许多。现在,四川地震了,表示哀悼的同时,谴责那些为灾难叫好的畜牲。

   
这是地震后思想家发的第一条微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思维顺序?无奈。

 

5,最重要的批判:小资式的伪慈善

    叶隐:
小资们很厌恶人祸,因那会干扰他们当下的趣味和雅兴,增加他们的恐慌感和无力感,进而扰乱他们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但他们在事实上却很喜欢自然灾害,这样他们可以在抒情、评论、捐助、参与中,全然地展现智力和道德优越感。其实死伤于人祸者,十百倍于天灾。

   
对于“小资们很厌恶人祸”的判断,我不赞同,我认为,那些小资不是厌恶人祸,而是逃避人祸,假装没看见,假装与自己无关。说句冷酷点的话,我盼望有更多的人祸降临到这些小资鸵鸟身上。

   
据说,一个大胡子的四川人因调查汶川地震中的人祸正在雅安服刑。雅安服刑,雅安地震,人在雅安可安全?

   
大灾有大爱,没灾就没爱。地震将掀起新一轮全媒体煽情浪潮,救援资源将严重严重过剩,所以我将不会再发什么评论,而致力于关心一些冷僻但急迫的事。

 

   
对于雅安地震后的救灾,我提三个建议:一,大家不要关注捐款。中国政府现在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府,有足够的金钱去救援。我把预测放在这里:救援雅安的物资将严重过剩。二,媒体不要弄那些“大爱无疆”的丑恶晚会,各个电视台只需要老老实实报新闻,不需要煽情。去雅安的记者,千万不要再让灾区民众反复回忆讲述灾难的一刻。三,大家在微博上传递信息,辅助救援,监督救援。

   
当代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正在培养并形成中。我们正在学会如何应对天灾,我们更要学会如何应对人祸。前者需要常识,后者需要勇气和责任感——我们是人,是有尊严的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