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世文对中国政治转型的乐观估计

 “六四”至今24年来,于世文一直是中国民运的活跃人士。今年清明节前夕,于世文与他的妻子陈卫在河北省正定县成功发起并举办了24年来第一次公祭“六四”死难者活动。河北警方密切监视公祭活动的全过程,但没有干预更没有取缔。此举在海内外形成广泛影响,被称为是对“六四”禁忌话题和禁忌活动的破局。

于世文与陈卫是89民运广州学运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两人当年都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学生,“六四”后被逮捕入狱,出狱后,结为夫妻。近日于世文夫妇前来美国探亲访友,在路经旧金山时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于世文从成功举办“六四”死难者公祭活动谈起,表达了他对中国政治转型的乐观态度。

于世文表示,当年参加89民运的一代青年,步入了中年,政治上已经成熟,他们是推动解决“六四”问题,实现中国政治转型的重要力量,他说:“89一代,始终有一种使命感,因为我们这一代,承担了太多的痛苦和苦难,怀揣着更多的梦想,担当着更多的道义,这也是我们的宿命。”

于世文表示,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素质和观念也上了一个阶梯:“这个阶梯就是,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生根开花,马上就要结果了。结出什么样的果呢?就是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攻坚战就要打响了。政治转型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具备,政治转型将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速变过程。这个转型包括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对普世价值的认同,当然最后就是多元化政治格局的诞生。”

于世文表示,政治转型至少涉及十个重大议题:“这十个影响全国的议题,‘六四’是最牵一发动全身的事件。解决‘六四’问题,各阶层都认同,最有全球性意义,最能反映当下大环境大趋势。所以我们作为‘六四’当事人,更有义务推动这个事件的解决。”

于世文表示,他所主张的解决,是全民的和解。他说:“大前提是在一种和平的、非暴力的,几方面形成共识、形成妥协,达成崭新意义上的不仅是单纯平反这样一种结局。因为只有这种结局出现,才有可能借助‘六四’事件重新评价的契机,和中国政治转型结合起来。”

于世文认为,解决“六四”问题,在未来若干年内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分几步走的过程:“一步就是‘六四’亡灵的公祭,这是人性人道的,当局没有法律根据进行镇压。但仅有这些不够,‘六四’难属的抚恤,还有对‘六四’后判刑的所谓暴徒,怎样维护他们的权益,这也是我们要做的。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重启‘六四’政治诉求的问题。”

于世文表示:他的乐观估计,是基于89民运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对推动“六四”平反和政治转型的不懈坚持。而二十多年来,于世文、陈卫夫妇便一直把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他们撰写文章宣扬民主与法治;他们组织89民运参与者的聚会;他们曾赞助有五十多位画家参加的《浩气长流——抗战巨卷史诗画卷》的创作和到台湾展出;2011年11月又在河南郑州举办了全国性的有500多人出席的“中原论道”,探讨政治改革等重大议题;直到今年清明前夕成功的举办了“六四”死难者公祭活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