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并没有触及像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周五(24日)公布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涉及七大领域: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城镇化与统筹城乡的相关改革等。
人们对《意见》列出的这一改革重点是否涵盖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方面、是否触及了中国经济中最急需改革的焦点、是否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与需求密切相关等问题表示关注。
急需改革
研究中国经济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孙来祥在接受BBC中文网的采访时认为,可能因为现在已经是5月底,2013年的一半快要过去了,只能涉及近期目标,所以这七大重点领域只是部分触及了经济中最急需改革的方面。
孙来祥教授说,和今天公布的这一《意见》相比,网上最近纷纷流传的关于今年10月举行十八大三中全会时可能进行的七大领域的改革,会涉及一些更重要的问题。
但是孙来祥教授说,《意见》中提到的城镇化与统筹城乡的相关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中国政府希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以此促进内需。现在宣布在这方面有所动作,是为三中全会上进一步的部署作准备。
国务院七大改革重点中的第六点是基本民生保障制度的改革,其中包括了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和环保等方面。但这些是不是目前中国老百姓最希望进行的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呢?
民企发展
孙来祥教授认为,这虽然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切合自身日常生活的问题,但从经济体制角度看,改革重点并没有触及像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重要问题。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话题,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相比,民企的待遇十分不平等,所以发展也很不平衡,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
这是一个长期的体制惯性,孙来祥教授举企业获取贷款为例说,银行和金融机构倾向于对国有企业贷款,因为即使贷错了,银行和贷款员都不会受到过多的指责。
而如果放给民营企业的贷款出错,有了坏账,那么贷款员就会承担许多风险,可能被指责腐败,被怀疑与民企勾结。
这种现象其实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包括欧美都存在,只是在中国的情况更严重而已,因为像华为公司那样大的有建树的民营企业在中国太少,银行放贷不放心。
因此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就应该关注在各地发展小银行,让与底层经济人士和底层经济社会有个人关系的人来办,这样的话,信息的不对称性就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才能刺激民营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解决民间集资问题。
地方财政收入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问题其实应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应重视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在收回和买卖土地方面的做法欠妥,引发了众多群体事件,严重影响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共产党统治的稳固。
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孙来祥教授对BBC中文网说,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问题也关系到民营和中小型企业问题,如果有较好的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对民企和中小型企业征不上税的担忧就能缓解。
而担忧缓解之后,地方政府就不会把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放在买卖土地上,官民纠纷也就会因此减少,所以这应该是中国政府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