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中国右派公知的题目来了。

9日起,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现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自曝身份,承认他揭露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

仿似《谍中谍》,再加上这位美国“深喉”选择了香港作为匿身地,斯诺登的名字和事迹迅速成为中国媒体热点。按照香港商报副总编辑周刚在微博上的说法,“围绕斯诺登,香港正演出一场大戏,不知多少国家的多少间谍,都在想破头皮设法接近和劫走斯诺登。斯诺登本人,涉及的元素包括:尖端级国家机密,潜逃,缉拿,钢管舞女友,善意的谎言,恋人的生离死别,个人隐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一部大戏的所有元素,都占全了,现实永远比影视剧精彩!”

当香港南华早报前天发布报道,声称斯诺登公布证据指认“美国政府网络入侵中国网络至少有四年时间”,这场大戏进入高潮时段。辗转引用后,这条“美国政府曾入侵中国电脑”的消息在昨晨超越神十专题,成为各家门户网站当仁不让的首页头条。
此时,对惯于赞扬美式自由人权以贬斥中共统治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来说,难免有些尴尬。对中国官方向来否认对美实施网络攻击一事,他们一直“胳膊肘向外拐”,然而,此番却有CIA前雇员言之凿凿,称美国政府才是“一直对华实施网络攻击”:“美国国安局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行动超过6.1万项,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此类行动数以百计……主要攻击网络中枢,这样可以接触数以十万计电脑的通信数据,而不用入侵每一台电脑”。情何以堪。

从微博发言情况看,那些平日以指责中国网络监控管制为已任的民间意见领袖,的确多数对此避而不谈,靠着成天发布中国公权力劣迹以赢取关注的营销账号更加沉默是金。由得@邱毅台湾在那边兀自叫阵:“斯诺登揭发美国国安局大规模监控民众通联记录和网路资料,斯诺登的深喉咙行为让全球人民认清美国真面目,戳破美国伪装的民主自由人权形象,尤其美国面对史诺登揭发的丑闻采取高压追捕行为……各位看官,许多人在网上渲染美式民主人权,由斯诺登事件看清真相了吧……一个在厦门残害无辜生命的陈水总引发网路上众多为他做不平之鸣的声音,我倒要看看斯诺登揭发美国破坏人权自由隐私的丑闻受到跨国追捕,那些同情陈水总的人会做什么反应?裝聋作哑?继续双重标准抱紧美国老爹大腿无耻下去?我等着看丑陋嘴脸现形呢……回忆日前在加州庄园会里奥巴马当习面指责中国黑客入侵攻击美國,奥巴马的义正词严对照斯诺登的爆料,形成鲜明的矛盾荒谬与讽刺”。

还有实名认证为前伦敦副市长的@JohnRoss431,同样是以“洋自干五”的身份嘲笑:“斯诺登案件揭示了中国公知的真正本质。这证明他们并不支持自由。如果他们支持自由,他们一定会声援斯诺登,要求美国政府让他留在香港。事实上,他们是反自由的买办资本家。所以他们支持美国政府,反对真正捍卫自由的斯诺登”。

邱毅和JohnRoss431都不那么容易被反驳,因为人家本来就生于“自由之地”。可是,眼见着连@吴法天都在讥笑“中国网民觉得很欢乐,自由派公知对此事却基本保持沉默”,总有按捺不住者,比如一个名叫“泛高尔夫网”的商业机构就不愿再忍:“说白了,网络监管是各国都在做的事,逮到美国一个小辫子你兴奋坏了是吧!”

对骂总归不上台面。是身为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的@赵晓,冒着被@JohnRoss431斥作“伪善”的风险,自动对号入座,扛起反击大旗:“对于美国中情局前技术人员斯诺登,五毛党盛赞他‘把美国邪恶的一面真实地告诉全世界人’,并试图以此证明你被政府侵犯自由实属正常和活该。其实,西人支持斯诺登,完全是因为他‘不想活在一言一行都被记录的世界’,故视他为维护公民自由的英雄。我们呢,有强大监控,但没有斯诺登……从斯诺登事件的某些评论,我看到有趣的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敢于痛骂美国政府邪恶。这让我小小地乐了一把。但另外一点则让我乐不起来,那就是我发现我们竟有着世界上最邪恶的思维:即以别人的不当来证明我们的正当,当我们看到别人坏时,便发誓我们可以更坏。堕落就是如此炼成的……设想一下,我们这边如果出一个斯诺登会怎样?首先,媒体不会捅出来;其次,他会被河蟹掉……”

在被“某些汉奸”频频提示就此发言之后,@五岳散人也在昨天午时提供了自己的观感:“某位美国帅哥爆料美国政府监控网民、入侵咱们网络的事。这说明:任何政府都有作恶的冲动,这是政府的先天属性;美国政府从来不是天使,哪怕它用预防恐怖袭击等借口;一个美国公民就敢对抗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府,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相比这些以美国政府为诫的表态,@连清川则是更进一步。迎着@李北方那句“公知在精神上需要个美国爹”,这位IBTimes中文网总编辑逆流而上,借由腾讯大家专栏发表《泄密者斯诺顿不是反美英雄》,强调“实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关于这件事情,国内的读者当然又被屏蔽和忽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看到的只是美国政府滥用权力的又一个例证。不过,任何事情多看一些细节可能得到的结论就会不一样。关于这个事件,有那么几个细节是值得了解的:一,国家安全局(NSA)并没有私自进行这些行动,所有的一切行动都是经过授权的;二,这些授权并不是奥巴马政府的机构所授权的,而是合乎法律的行为,也就是在布什时代通过的《爱国法》的范围之内;三,奥巴马政府也并没有‘秘密’地开展这些窃听或者网络监控,而是每三个月,国会就要授权一次,同时,政府必须和每一个参议员进行定期的沟通,告诉议员们都做了些什么;四,技术细节是,在电话方面,NSA只是获得电话号码和通话时长,如果他们的确需要监听,那么就必须获得联邦法官的授权;在网络方面,他们只监控外国人的网络情况,而不是美国公民,而且,同样地,当要获得具体的信息的时候,他们仍然必须获得联邦法官的首肯。了解了这么些细节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这是一项合法的、合乎程序的、经过权力平衡和监督的政府行为。”

如果说类似@袁裕来律师这样的微博大V,还可以用“我是中国公民,只有批评中国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没有批评美国的责任”,来为自己的缺席发言自辩,那么,曾经加入美国籍的@李开复无论如何逃不过。

这位在中国微博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青年导师,今天上午终于连发三条微博,配上寓意“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漫画,阐述立场:“该事件严重地伤害了美国的信誉。美国过去的立场总是捍卫人权、隐私、正当程序,但是这次自身都没有做好。在微博上的中国网民主要讨论的话题是:美国批评别的国家,但是并没有以身作则。如果没有好的解释,美国将面临严重信用危机……不能寄希望于大部分政治家能够恰如其分地实施审查制度。不容异议是当权者的自然反应,尤其是面对压力时。如果权力不受限制,当权者每当感觉到不安或感觉受到威胁时,就会封锁信息……斯诺登事件应该引发全球公民对网络时代人权的思考。人类几千年才发展出保护人权的宪法和措施,网络却给予当权者太大的空间和诱惑,用网络来侵犯人权。这可能导致得来不易的人权毁于旦夕“。

发言之前,李开复应该是经过了一番仔细思考。要知道,“棱镜”曝光以来,@戴旭、@司马南已将矛头直指向他:“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以‘美国家安全局里的绝密中国黑客小组’为题说‘奥巴马拥有一支黑客军团,这支军团已经深深潜入中国的网络’达15年!即从1997年成立至今的时间。巧合的是:这也是李开复1998年加入微软(中国)谷歌(中国)至今的时间。虽然李说他2011年放弃了美国籍,但他潜入中国网络仍有14年”。

所以说,将斯诺登的话题引向“全球公民对网络时代人权的思考”,的确是自由派知识分子或能得以自救的一条生路。这不,财新网今晨不仅在专题中置顶推荐李开复那篇《网络时代的人权危机》,更由中山大学访问教授周乃蓤作为意见领袖,讲述“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的网络边界”:“关于互联网时空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的边界尺度,社会是可以博弈、判断的。美国政府声称该计划阻止了很多次恐怖袭击,但并没有拿出证据来,多数公民也没法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是应该继续求证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可以有完全的自由,自由与安全有时候不可能两全。政府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因此有必要使用一些手段,可能会涉及到对一些隐私的通讯监控。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觉得自己做事情是有边界的,不会违法和危害公共安全。自己被监听设备听到了,最多有点不高兴。但法律不能一律顺应每个人的性格来规定,最终个人隐私与政府监控之间的界限还是要看这个社会的允许程度。”

就像21世纪经济报道今晨由信海光宣布《斯诺登叛逃不止是警告了美国人》一样,财新网也在自问自答《斯诺登警钟为谁而鸣?》:”比斯诺登所揭示的‘Big Brother社会’更引人思考的,是斯诺登和他的同情者们对社会管理机构的怀疑。毫无疑问,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契约已经被改写,社会信任也早已被破除。这是当今各国政府社会治理中日益突出的难题。它不仅发生在美国,也出现在中国”。

甚至,连身为武汉市委机关报的长江日报今晨亦就此发表社评,宣布《“监控门”引发对国家边界的思考》:“对斯诺顿的评价就是相当矛盾的,有人说他是国家公敌,有人说他是英雄。作为国家公敌,他泄露了国家机密资料,影响了美国对外形象、利益关系,甚至让美国处理此事的涉外举措都变得左右不是。作为英雄,他让真相曝光,对保护公民隐私有利,而说得远一点,他的揭秘之举甚至有可能触动相关的国家信息制度。复杂的评价,意味着复杂的权衡,归根结底,美国、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如此正面、直接、急迫地看待国家安全背后的边界问题”。

根据评论员肖畅的分析:“国家、个体间的边界是常识,但从未有过一刀切的边界,正是对边界的具体拿捏、平衡,才衍生出各种具体的制度构建。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这一拿捏、平衡却是无比困难的。以国家安全而言,政府要构建全面的信息监控系统,责无旁贷。信息监控,意味着个体信息、隐私的让渡,同时却也意味着被侵犯。与之相应,作为公民后盾、保护者的国家,一旦踩界,随时可能转变为侵犯者。国家安全涉及众多国家机密,安全工作的本质手段,就是机密手段,但人们信息权利的让渡,无法在机密中、在信息不对称状态完成。总之,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国家安全到底该如何对待公民信息、隐私呢?‘监控门’事件之后,这可能是世界各国都要正视、却无法一次性解答的问题。可以说,人类的政治思想史,近半的讨论,都是在解决这一边界问题。时代在变,政治情势在变,这一问题也因时而异。当然,并不是要等待这一问题想清楚,国家行为才会正式开始,厘清边界,往往伴生着侵犯,甚至保护、侵犯的定义都在改变。很多时候,人们在国家的庇护下,也在不断争取个人空间,国家组成形式、制度随之变化、进化,历史在螺旋上升中进步。所谓边界,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国家、个体之间长久存在的角力过程。‘监控门’事件正是暴露出:国家、个体之间的关系充满张力,甚至可以说是紧张”。

当搜狐以首页专题《“脱美者”:敢踢美国政府屁股的人》,发出“‘爱国者’还是‘美国叛徒’”之问时,是网易汇集各方褒贬不一观点,提供答案:“对斯诺登泄密事件的评价,持不同价值观者重视的价值维度不同,自然容易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辑《泄密者斯诺登:英雄还是狗熊?》的专题,列举了四组立场: “正方:斯诺登自己和支持者称他是为美国人民的公义而揭露政府恶行的英雄,‘余生无法与家人联系’,亲友处于危险中。反方:作为一个高中肄业生的斯诺登能被授予一个年薪十二万美元的工作,当时已经清楚地了解了工作内容及附属的保密道德义务,背诺毁约绕过正常机制泄露雇主秘密为公私道德不容”;

“正方:‘棱镜’项目是美国情报机构无搜查令就胁迫企业配合刺探公民隐私,泄密的斯诺登以个人行为捍卫了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反方:‘棱镜’项目是基于情报法庭法官批下的延期搜查令,这才获取了国内可疑电话号码等的使用的次数、时间、频率等记录,电话号码使用记录在1979年被美国最高法院判为非隐私内容,而国内公民电话的具体内容没有被截听”;

“正方:美国人对政府刺探活动的存在一无所知,被‘老大哥’蒙在鼓里监视。反方:美国政府将“棱镜”项目等信号侦查活动在2011年底至2013年22次向国会披露,从参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到普通议员都确认了政府的电子侦查是几乎国会内所有人都知晓的事,参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且称不反对公开听证正方: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全世界的网络设施进行了数万次攻击,全世界人民的网络自由被侵害。反方:美国宪法只保护美国公民不保护全人类,美国政府获取他国公民信息虽不友好但是正常的情报作业,并且情报搜集过程中只要没阻碍扰乱他国网络正常运转就不算攻击“。

“正方: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全世界的网络设施进行了数万次攻击,全世界人民的网络自由被侵害。反方:美国宪法只保护美国公民不保护全人类,美国政府获取他国公民信息虽不友好但是正常的情报作业,并且情报搜集过程中只要没阻碍扰乱他国网络正常运转就不算攻击”。

这些价值观对峙,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互相妥协。摆在眼前的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国政府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美国“叛徒”,是遣返还是允许避难?

昨天下午,饶有兴致的时局观察者终于等到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根据外交部网站所公布口径,当记者发问“根据媒体透露,美国多年来对中国实施了网络监控。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后,华春莹答:“中方多次重申,中国面临着网络攻击的严重威胁,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黑客攻击受害国之一。中方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美双方已同意在战略安全对话框架下建立网络工作组。我们希望双方能本着心平气和的态度,冷静、客观地看待有关问题,通过对话沟通,增进了解信任,加强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我们认为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棱镜门”事发之后,多有左派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建议中国政府“打好这张牌”,即使是不那么兴高采烈的@仝宗锦也认定,“中国政府估计很高兴,这几天电视新闻也一直大加报道。一方面可以更理直气壮的应对美国政府对中国网络黑客行为的指责,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获取国内公民个人信息时更无所顾忌”。

今晨,又有钱江晚报发表《中美网络议题攻守微妙变化》,并获搜狐以“美国对华四张牌逐一失灵,第五张反被中国掌握”为题推荐在首页。文中系引述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的分析,声称“美国政府入侵中国网络是从美国人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的,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张有利的牌……如果美国再要拿网络安全说事,这张牌可以成为中国最有力的回击”。

但是,中共高层决策者看上去尚不急着出手,人民日报今晨亦仅是在国际版以《美国“棱镜门”愈演愈烈》加以报道。“斯诺登逃亡香港恰逢习奥会前后,阴谋论一度盛行,中国并未借机出招”——凤凰网今晨在首页由自家卫视评论员提供了“中国为何冷对斯诺登泄密案”的原因分析,即“中国舆论形势有利,另外恐怕也有避嫌的考虑”。

获财经网首页同步推荐的还有凤凰网特约评论员彭晓芸的《美国监听风波中的政治伦理困境》:“对公民来说,恐怕也有必要在遭受如同厦门公交车爆炸案那样的无妄之灾和让渡部分隐私之间交出自己的道德选项。未来很长时期内,关于国家权力与个体权益之间如何平衡,关于国家利益与全球正义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将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课题,斯诺登不过撕开了一道口子”。

国家利益这件事,先由首都市委机关报冲在斗争最前线吧。北京日报今晨不仅是有《“棱镜门”曝美入侵中国网络长达15年》的整版报道,更发表评论《“棱镜门”究竟揭了谁的底儿》:“‘棱镜门’这一番大揭底儿,将美式虚伪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美国人坚称窃取信息是为了‘反恐’,但又说不清‘反恐’跟侵犯世界人民的隐私权究竟有何关系。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搞了不少令世人反感的举动。事实上,跟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一样,‘反恐’已成为美国拿来捅人的另一把匕首,理直气壮的旗号之下不知隐藏了多少罪恶。面对美国的真实与虚伪,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不能被一些花言巧语的词汇所哄骗,也不能为一些冠冕堂皇的概念所蒙蔽”。

当然也少不了环球时报。封底文章就已定义事态为“美国网军侵入数百中国目标”,社评也从昨天的《“棱镜门”,美国欠全球网民一个解释》陡然升级,转为《斯诺登的揭秘涉及中国国家利益》:“中国有学者认为应考虑中美大国关系,把斯诺登送回去。但是中美大国关系需要彼此尊重,更需要中国的自重。斯诺登是美国的政治犯,但他在为世界做好事。他不应是烫手山芋,而是中美建立真正新型大国关系的一道试题。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都还应考虑舆论的反应,将斯诺登引渡回美国在大中华地区的舆论场上肯定不受欢迎…不应让斯诺登‘叛逃’香港被最终证明他选了个‘最不该去的地方’,那样今后就不会有各种‘走投无路’、但有价值的人往中国跑。因此,至少要让斯诺登的结局‘过得去’。”

胡锡进也认为斯诺登是送上门来的“一张牌”:“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政府一些鲜为人知的行为…我们知道了美国的互联网之‘矛’非常尖利,还知道美国九大互联网公司成了协助美国政府的‘情报承包商’,更知道了美国不仅有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更有不管别人态度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蛮横。这样的美国一直在‘愤怒地’指责中国政府支持对美国的网络攻击,我们真不敢想象除了斯诺登披露的这些,美国政府支持的力量还通过互联网对中国干了些什么”。

“用好斯诺登王牌,网战可反败为胜”——此时,新浪已经不惜违规,直接引用香港东方日报的献计献策:“中国应利用斯诺登的证词进行绝地反击,控诉美国的网络罪行。另外,斯诺登手中掌握的美国情治系统绝密情报与技巧,对中国来说也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中国可以借机大力提升对美情报战的能力,剖析这个超级大国的核心机密”。

根据这篇文章的分析,“斯诺登前往愿意提供庇护的国家,中国给予必要的协助”最符合中国利益:“斯诺登事件涉及中国国防、外交事务,已超出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权限,中央政府应该按照《基本法》的相关规定,尽早介入,对斯诺登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因为掌握了斯诺登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当年北韩政治局委员黄长烨叛变,准备前往南韩,中国亦是对黄提供全程护卫,先将他送到菲律宾,让其自行前往韩国。中国完全可按当时这一程序,处理斯诺登的庇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