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再一次未能在截止日期(2013年年底)前与中国签署大规模天然气供应协议,但该公司的投资者们似乎并不担心。
事实上,由于Gazprom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简称中石油)讨论这个拟议中的协议,许多人已经怀疑这个协议可能永远也无望达成。
但现在看来,协议也许很快就能达成。双方在最近几个月加快了谈判,为签署协议铺平了道路。该协议不仅会满足中国今后许多年的能源需求,而且还会为Gazprom的业绩带来改观。
中俄双方的消息人士都表示,双方即将签署一份定价协议。该协议将让俄罗斯天然气以大约13美元/mBtu(per million British thermal units,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进入中国华东市场。
这将意味着俄罗斯天然气在到达中国边境时的价格是10-11美元/mBtu,这一价格符合中俄双方的估计。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坚称,它不会向Gazprom支付比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价格(9美元/mBtu)高出太多的价格,而且管道天然气的价格必须比液化天然气便宜。
穆迪(Moody’s)驻莫斯科的天然气分析师茱莉亚•普里贝特科娃(Julia Pribytkova)表示:“由于如今液化天然气价格高企,Gazprom的价格谈判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建设新的管道系统、将西伯利亚东部新天然气田与海参崴拟建的液化天然气终端连接起来,需要巨大的投资。对Gazprom而言,关键在于这些投资必须带来回报。从海参崴可以将液化天然气运往多个亚洲国家。
因此,Gazprom在估算卖给中国的价格时,是用亚洲液化天然气基准价格(当前在16-17美元/mBtu之间)减去运输至进口国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终端的成本、液化成本以及运输至中国边境的成本。IHS驻莫斯科的咨询主管马克西姆•涅查耶夫(Maxim Nechaev)表示:“按照这种估算方法,液化天然气到达中国的价格恰好为10-11美元/mBtu。
预计协议价格的计算将与亚洲石油价格产品(可能是新加坡原油)挂钩。
中方很快指出,它已不再像十年前双方刚开始谈判时那样需要Gazprom的天然气了。中国如今建造了连接中亚和缅甸的替代性天然气管道。中国的液化天然气终端已经在进口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甚至俄罗斯自身的天然气,同时更多的终端正在建设中。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中俄能源专家冯玉军表示:“俄罗斯进入中国天然气市场已经迟了10年。”他补充称:“现在时势有利于中国。”
但中国也不可能过于不在乎Gazprom。由于计划减少烧煤在东部城市导致的污染,中国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天然气赤字。
去年5月谈判取得了突破,当时Gazprom终于同意优先考虑所谓的“东线管道”。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与中国展开天然气谈判以来,Gazprom就一直计划利用现有的西伯利亚西部天然气田向中国供应天然气。
但随着国内外的压力日益增加,Gazprom放弃了这一想法。
页岩气产量迅速飙升改变了全球需求形势。在传统上的最大市场——欧洲,Gazprom陷入了麻烦,先是遭遇反垄断调查,最近又在South Stream管道项目上遭到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挑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