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成为了中国民间舆论的主要引擎,除了娱乐八卦外,许多突发新闻、公共讨论和意识形态纷争都在微博网站上热烈展开。但根据CNNIC的报告,2013年,中国微博、社交网站及论坛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下降,微博用户规模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微博使用率比上年降低9.2%。

该报告分析,微博发展并不乐观: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营销的商业化并不理想,盈利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冲击导致微博用户量下降。

评论家莫之许认为,微博为什么衰败?一言以蔽之,微博与维稳不相容。在他看来,此前饭否被关,推特脸书被墙,已然说明了这一点,何况新浪微博还刻意设计放大了媒体功能。早在微博初起,其命运就已经注定:不是被维稳体制搞死,就是被监管成本压死,可有人还煞有介事地总结出什么微博(围观)改变中国的结论出来。

2013年开始,新浪微博的颓势尽显,一个征兆是用户每天平均在线时长大幅下降,虽然统计口径不一,一个相对可信的数据是,新浪微博平均在线时间从年中29分钟/天一度降到了19分钟/天。

微博的衰退并非仅从2013年开始,但给予最直接一击的,并非是之前广泛担忧的微博实名制,而是2013年持续至今的对微博大V的打压运动。

8月中旬,中国的网络审查沙皇、国信办主任鲁炜召集了一次“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警告一些微博“大V”,希望网络名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积极发挥正
能量。

8月末,新浪微博名人薛蛮子因涉嫌嫖娼被拘,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薛蛮子在北京看守所的画面,戴着手铐的薛蛮子满脸胡茬,露出怪异的笑容。他承认自己不负责任不加核实地转发负面信息。他说,言论自由不能驾于法律之上。

此后,薛蛮子一直被拘押至今,上周一位律师前往北京一家看守所探望他的政治犯客户时候,无意中遇到了薛蛮子,他仍然被拘押,可见这场运动还远没结束。

高压下,微博用户加速离开微博来到更加私密的微信,从技术上说,在中国没有完全不被审查不被监控的网络工具,但相对微博而言,这里的信息流动更加私密,一些有危险的交流,在这里更加安全,不容易被传播开来,更加安全。

一般认为,微信的社交成分更为显著,并非如新浪那样的纯粹媒体平台。

对于普通用户,微信做到了两件事情:让用户把原本发到微博上的内容发到了朋友圈,让很多原本不用微博的人开始在朋友圈分享内容。结果就是,就是朋友圈抢夺了微博用户并吸纳了更多新用户。

针对微信的冲击,新浪CEO曹国伟曾在公开场合解释说:“微博是人们分享信息的公开网络,而微信更像是私人网络,这两种是根本上不同的社交平台。但是因为新浪微博和微信的用户有重叠,因此在一款产品上花费更多时间,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平台上投入时间的减少。”

根据上述报告,2013年,即时通信用户,尤其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即时通讯产品的推动下,在2013年提升至5.32亿。有分析认为,微博的致命伤是新浪这一巨型媒体公司运营下,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太强,成为名人大V,艺人偶像和媒体人的乐园,普通用户的话语权太小,体验难以提升。

一位网友抱怨,一般情况下页面上出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转来转去的小段子,看多了也就烦了,自己的优质原创内容么,往往因为影响力不够,消失在茫茫信息流中。太强的媒体性质替代了原本的应该的社交性质。

曾有分析认为,微博用户大致分五种。

第一种,偶像或媒体用户。他们具有很高的社会人气,粉丝量非常大,为了维护人气必须不断定期更新微博,这也造成了目前微博热度一边倒的现象。第二种主观能动性较强人群。和大V偶像媒体相比他们话语权较少,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远离微博;第三种营销人群。跟风微博营销,不断制造话题,到处都是广告;第四种僵尸账号,主要作用是营销。帮助他人账号迅速提升人气,提升热度等,不主动发布信息。第五种粉丝人群,他们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追随大V偶像,人
云亦云,对支持的偶像无条件转发、评论。

对政治类营销账号的纵容,是新浪的一大吊诡特色。

一方面,许多激进的转世党不断地被删除账号,有激进言论的人士被喝茶,另一方面,许多营销账号以各种似是而非的政治类段子和谣言作为招徕粉丝的不二法门,曾有极右的政治账号被曝出曾是习李粉丝之类的账号改名的奇葩。

这些账号背后,很难说没有新浪基层运营员工的利益掺杂其中。此次微博整治运动后,很多大v就此沉默或者降低了发言频次,而政治营销账号并未就此偃旗息鼓。

最新的业界说法是,新浪正对50万以上粉的营销账号进行査处,已查封135个。目前“晓玲有话说、杂谈五味”等账号被封停,但不销号,下一步要陆续封停“名人有话说”等自称是王朔,白岩松的系列营销段子账号。

有趣的是,这类配合政治整肃的作为,某种意义上,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和信息交流的质量,但很难根本上改变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的颓势。

此前的报道中,《华尔街日报》曾预言,新浪微博可能渐渐变成一个更专注于商品交易围观名人动态发布旅游日志的论坛,而不再是一个公共交流之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