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自传将再次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对这位领导非暴力反抗运动,带领印度脱离英国独立的伟大人物产生兴趣。
甘地自传——《我对真理的实验》在1927年首次出版后,单是在印度已经销售超过20万册,并被翻译成35种语言。
现在,广州中山大学的黄迎虹博士将带领一个学术团队翻译甘地自传,同时甘地的80多场演讲内容也会同时翻译出版。
产生兴趣
黄迎虹表示,“在中国,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甘地的生平事迹非常有兴趣,但却很难找到有关他的任何中文资料。”
为什么中国年轻人现在会开始对印度独立英雄产生兴趣呢?
华南师范大学的尚劝余教授说,“甘地在1920年代对英国殖民统治发起的非暴力的不合作运动,成功动员全体印度人民对抗殖民者。”
“在1950年以前,中国出版了27本有关甘地事迹的书籍,还有许多文章,他被形容为印度的卢梭和托尔斯泰。”
兴趣降低
但是在共产党执政之后,中国人对甘地的兴趣一下子降低了。
尚劝余说,“甘地倡导的以非暴力手段发起对抗,崇尚社会各阶级融和,这与当时的共产党意识形态和中国内部的政治气氛相左。”
他说,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才再度开始关注甘地的哲学思想,1980年以后有超过50本有关甘地的书籍出版。
甘地的力量
虽然甘地从未到过中国,但甘地的非暴力反抗运动则触动了许多中国人。
被中国当局关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曾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把甘地形容为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和道德品质的英雄。”
他在文章中说“圣雄甘地领导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伟大的实践验证了非暴力反抗的神奇功效”。
退休的印度外交官,研究甘地的专家纳萨雷特表示,“现在人们开始想要了解甘地对宗教、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的思想。”
纳萨雷塔说,许多中国人对甘地以宗教的力量动员印度人民感到特别的印象深刻。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是否定一切宗教,但是以宗教建立和谐社会却是中国知识分子和决策者所关注的话题。”
资本主义
黄迎虹相信,甘地的思想能帮助中国人想出更好的方式来发泄对生活的不满。
“当然,甘地对资本主义所保持的怀疑态度在现今的中国社会里也更需要人们的关注”。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