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中国正努力克服一些棘手的障碍,以便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周三结束在上海的访问之前达成一宗巨额天然气供应合同。

长期以来,普京始终在寻求让俄罗斯扩大与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的贸易,尤其是利用亚洲资金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

在乌克兰危机上与西方翻脸以来,俄罗斯政府加大了这方面的努力。普京希望他的来访将传递一个强大信号:与中国合作关系的不断加强,正在减轻俄罗斯对西方的依赖。

这宗天然气交易正被视为对以上说法有多少实质内容的一个考验。该交易将包括向中国供应至多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一条尚未铺设的天然气管道输往中国。

俄罗斯媒体周二援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Alexei Miller)的话表示,这家俄罗斯国有企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之间的磋商仍在继续。普京发言人德米特里•巴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双方在定价上要达成协议还有“工作要做”,不过“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达成这一拖延已久的交易,双方似乎都做了让步。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掌门人伊戈尔•谢钦(Igor Sechin)表示,普京已提出为供应中国的气田免除一项矿物开采税,而北京则愿意停止对俄罗斯天然气征收进口关税。

中国外交部敦促相关企业解决分歧。周二下午,外交部表示:“中俄双方企业正在加紧磋商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希望双方相向而行,尽快达成天然气的购销合同,推进中俄天然气项目的合作。”

但是,一些业内高管和分析师认为,中国正要求俄方在天然气定价上做出其不准备做出的让步,即便目前形势紧迫。

一位业内高管表示:“普京想要达成这一交易,以便向西方传递一个信息:他是有选择的。他确实非常想达成协议,不过他将被迫做出一些勉为其难的让步,我肯定中国人会利用这一点。”

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动中俄联合军演时,普京称赞俄中关系牢不可破,并表示双方的战略合作——尤其是军事领域——将进一步加强。

然而,尽管中俄两国同意设立一个由副总理级别官员挂帅的联合投资委员会,以引导中俄加深双边经济联系,但周二签署的许多商业协议只不过是对此前已达成协议的确认。

专家警告,如果双方不能完成拖了10年之久的天然气谈判,会令人们质疑中俄间正在形成的轴心关系到底有多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表示:“双方在这一谈判中都有战略经济利益。如果他们不能达成协议,那必然会影响两国间的友好关系。”

译者/简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