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报》认为:这是《香港(当局采取的):拖延策略》 ,文章引述亲香港政府消息人士对南华早报的表态,说:在情况没有恶化到混乱至极之前,当局不会派遣防爆警察,僵局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数月,但是会以和平方式解决。

经济类报纸《回声报》和天主教的《十字架报》都指出:香港示威民众和警察间面对面对峙,情势紧张。《十字架报》称:在港府当局呼吁示威民众和市民离开占据的市区地点后,紧张情势在周四晚间突然升高,港府的最后通牒呼吁结束“占中运动”,而北京可能已经下令给香港当局不得向示威民众开枪射击。《十字架报》指出:北京好像已经放弃了2017年香港普选改革,维持原有的选举方式,抗议危机的结局好像也缩小了。

《回声报》则注意到反对派威胁采取更为强硬的抗议活动,已经消失的香港警察再次出现,抗议民众威胁包围香港特首官邸。《回声报》指出:在占中抗议活动持续不断的情况下,多个国家已经表态支持抗议民众,新加坡有三百人举行烛光晚会,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和中国外长会晤开始时,也表示希望香港当局对示威人士保持克制;与此同时,北京的中共也封锁了网络社交,防止抗议浪潮的传播,而十一黄金周出游的大陆游客,也没能去香港购物。

法国右派大报《费加罗报》在国际版上,利用整整一个版的版面关注香港抗议运动,称:《在香港,对话的大门微微开启》,费加罗报特派记者塞巴斯蒂安•法莱蒂从香港发回的专稿指出:香港特首在表态拒绝辞职的同时,也向学生表示对话的意愿。这是引发抗议浪潮的特首普选政改以来,(当局)第一次打开政改谈判的大门。当然,这一姿态是为了缓解可能冲击香港政府大楼的危险,及其可能引发的流血冲突。

针对周四抗议声浪的高涨,文章指出:这是示威的组织者们希望借最近几天的抗议势头表明其立场,因为,他们知道时间不多了,自周五(今天9月3日)起,十一两天假期结束,市民要重新开始工作,对此,文章引述香港大学的一位老师分析说:这是因为已经开始厌烦了的商界和商家会指出抗议运动的经济成本。

费加罗报驻京记者帕特里斯•圣•保罗则以《天安门以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挑战》为题,分析指出:北京准备和香港示威人士展开长时间的铁腕角力。和遏制一个危险的流行病毒一样,北京将前英国殖民地隔离起来;在加强各个领域的各级管制、拘捕数十位异见人士后,北京禁止旅游公司组织大陆游客前往香港。以此来避免要求民主的呼声在中国国内展开。

文章分析说:对可能发生类似于六四的热带天安门事件的担心激发了香港人的抗议浪潮,这是自1989血腥镇压民主运动后,中国共产党面临最为严肃的挑战。中共在大陆可以铁腕控制各种社会问题,可香港,他没有任何工具。文章还引述一位香港议员的警告:(运动)是一次正面挑战,人们必须要了解北京觉得受到了威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