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皓 攝
「雨傘運動」已經持續了超過兩星期,由原先計劃的「和平佔中」演變成了現時的「佔領金鐘」、「佔領旺角」和「佔領銅鑼灣」,政府的處理手法亦由武力鎮壓改為消耗戰術,讓這場運動變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持久戰。
對佔領運動的群眾來說,持久戰是很不利的。參與社運的人士都是「業餘」的,有些可能是罷課的學生,有些可能是請假的上班族,長期佔領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相反,處理抗爭的政府是「全職」的,坐擁龐大的資源和輿論機器,有一大班公務員和官員(還未計中國內地),正在不停地研究如何對付示威者。現時政府採取的「軟皮蛇」策略,或許就是研究的成果。雖然佔領行動堵塞了多條車路,但政府故意愛理不理,不清場,更擱置了與學聯的對話,擺出一副「你吹得我脹咩?」的樣子。
在「雨傘運動」的第二個星期,即是上個星期,政府的氣勢開始回升。原定於星期三復會的立法會大會被取消,原定於星期五與學聯的對話也被擱置,這是聰明的做法。這個做法消除了聚集示威者的機會,不讓示威者有情緒高漲、號召群眾將行動升級的機會。當沒有甚麼特別事件發生,運動又不升級或轉型,缺乏新的火花刺激起群眾,其實參與佔領的群眾會感到很「沉悶」,就算你又多熱血,心裡難免也會問自己:「究竟要佔到幾時?」這種缺乏方向的感覺,再加上身心的疲累,會令參與佔領的群眾人數漸漸下降,運動就可能會漸漸消亡。
在政府冷處理佔領的同時,社會上反對佔領的輿論聲音會日漸增加,這就成為了將運動升級的重大障礙。撇除「愛字頭」和黑社會的動員,社會上的商會和工會,以及一般的中間派人士,都會紛紛表態反對佔領,因為佔領的確影響民生,為他們帶來不便,甚至經濟損害,而他們對民主的追求並不強烈,又或者不認同佔領會成功。這些輿論就好像雪球一樣,不斷滾大,當佔領運動失去了社會輿論和中間派的支持,政府便有足夠理由清場,就算使用高度武力,也可能有足夠的輿論民氣支撐著,政府就是等待這一刻的來臨。
當佔領運動不升級或改變形態,變相就成為了一件「穩定」的事情,政府便能夠預測和駕馭。早前,這場民主運動的優點是充滿機動性,不斷升級或轉變形態,由罷課演變成佔領公民廣場,再變成提早佔中,再變成了佔領多個區域,在過程中,由於政府的形勢錯判,導致人數和民憤不斷直線上升。但現在,政府已經開始「適應」了這場佔領運動,因為佔領每天也只是在金鐘、旺角和銅鑼灣發生,形式和規模每天也差不多,甚至正在不斷萎縮。政府希望佔領運動已經技窮,迎接運動的結束,然後把群眾的訴求掉進垃圾筒裡。
早前,或許由於沒有所謂「大會」的指示,才會出現遍地開花的佔領行動,但現時運動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是時候重提「成立大會」的可能性。現時這場運動的困局在於沒有一個清晰的大會,部分群眾迷信於所謂「自發」、「沒有大會」的口號,甚至抗拒和衝擊「小組討論」和「大會討論」,令運動缺乏方向,群眾的力量漸漸變得愈來愈零碎。當我們認為這場運動是持久戰,就需要有組織和策略。策略和力量從何而來?就是需要有一個「大會」的機制,促導佔領者的想法,整合所有佔領者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共同進退。大會不一定是傳統社運「跟大佬」的模式,也不一定是由學聯、學民或佔中三子主導,組成方法其實可以由群眾再商討。
大會就好像政府一樣,是必要的惡。其實,就算有大台,每名佔領人士都仍是擁有自由意志的社運主體,當你認為大台的做法有問題,你可以批評,甚至不跟從大台的決定,自立門戶。但那些不斷批評「唔要大會、唔要大台、唔要討論」、甚至阻止別人小組討論和開大會的群眾,某程度上已經是一種專制的「大台」,令運動欠缺新的方向,群眾的力量繼續零散化,難以打一場持久戰,最終我們只會慘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