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352D-5DCC-4D70-9C6B-04805C3591E6_w640_r1_s

長達九天的香港抗爭動力開始減退,但數以百計的佔領者仍然留守街頭。作為解放廣場運動(Tahrir Square uprising)的其中一把「聲音」,不得不指出現時見到的香港景象,與2011年埃及開羅解放廣場的十八天抗爭何其相似。

有高空拍下撼動人心大型群眾運動的一幕;有抗爭青年使用Twitter和Facebook讓全世界聽到他們對高壓政權說不;有慶祝的時刻(包括最少一場婚禮)。雖然兩次抗爭的背景、籌碼、目標等不盡相同,它們的共通點是:兩場抗爭皆由熱心的年青人主導,為了更好的將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他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雖然我們成功令獨裁者穆巴拉克下台,但遺留下來的政權依然穩固。經歷穆斯林兄弟會一年的失敗統治後,埃及政權把言論自由和民主通通擱在一旁。目睹解放廣場運動促進社會公義和人類尊嚴的目標如何落空,以下幾項教訓可望對現時勇敢留守的香港市民有用。

一、不要指望國際支援

國際支持你的訴求當然好,但期望他們採取行動只是一廂情願。國際社會的支持多是陳腔濫調,卻因為各種實際考量,永遠不會化諸行動——無一美國領袖願意與中國對立。就算對埃及而言,雖然埃及依賴美國援助,有沉重負債,依賴西方遊客帶動經濟,但國際壓力仍無法阻止埃及政權的行徑。

相對埃及,全球各國更不願意激怒中國。這不止是經濟考量,就算他們希望採取行動,亦無法找到實際有效的措施抗衡中國。無一國願意為一些示威者甘於放棄戰略伙伴,切記。

二、國際關注不會持久

就像世界關注現時的香港一樣,全球民眾一樣在電視螢幕前看到開羅那十八天的抗爭。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那是很震撼、很好的電視報道。」僅此而已。及後有些民眾仍然關注,但當抗爭持續和對手野蠻行為有增無減——教堂遭焚毀,足球賽騷亂,大量人士遭判刑,時間一久,其他人大概早已轉台。國際關注你們,但這不會持續很久。現在就是把你的訊息傳揚開去的時機。

三、不容政府操控

各國政府都藉操控人民來維持政權,此道理遠至挪威近至北韓放諸四海皆準。在沒有合適的領導架構下舉行大型街頭運動,只會令你們更脆弱,更容易被政府操控,更容易被人格謀殺:「若你們不能為自己定性,政府就會為你定性。」他們會嘗試把最惹人討厭,最激進的示威者在公眾面前放大,變成抗爭的污點。

當抗爭持續長時間,這個問題會更嚴重,令你有賴支持的民眾更為不便。然後,你要表達的訊息和訴求便會失控——這樣令政府更容易轉移視線,利用你的弱點。

2011年期間,當「終結軍法統治和鏟除貪污」的目標變成「終結軍法審判平民」時,就意味著解放廣場運動的正式結束。四年後,雖然沒有軍法審判平民,但有平民法審判平民——如2014年3月判了529人死刑的那次,那次也沒有軍法判官參與。

另一種政府最喜歡的策略是,公開要求對話,但同一時間安排搞事份子襲擊抗爭者,迫使抗爭者拒絕對話或顯得無理。香港似乎在10月3日發生同樣情況。政府變得看似合理,你們變得看似無理和殘暴。

四、了解在地誰在你左右

我參與過很多街頭抗爭,全部都通過社交或傳統媒體動員。能通過媒體動員當然好,但若能不用任何媒體動員效果更佳。解放廣場運動其中一個問題是,運動領袖不關 心附近有哪些人——不知道住在同一幢大廈或者同一條街的人哪些會支持他們。

了解你周邊誰可動員,也更容易說服懷疑者認同你們。這就是「動員街道 Moving the street」和「在街道動員 Moving in the street」的分別——前者能動員民眾參加抗爭,後者只能讓已被動員的民眾走上街頭。我們一直依賴後者,所以我們的影響力也容易快速蒸發。

五、不容內部或外部勢力分化群眾

雖然你們為香港市民的權利而戰,但是市民不一定願意親身參與。政府會用這點來標籤你是「不同」、「受外國資金影響」,或「極端份子」,藉此分化你們。

取笑不參與抗爭的人容易破壞團結和製造分裂,尤其在抗爭升級或變得更情緒化的時候。在專制的政權下,人民日常生活已不被尊重——你不尊重他們只會更異化他們。

六、不要指望對手理性分析

有些文章分析中國政府暴力鎮壓會帶來不菲代價,這些文章令你安心,但也作用有限。當然,暴力鎮壓可使政府丟盡顏面和名譽掃地,但北京會無所不用其極來維持對香港的控制,埃及軍隊也一樣,即使政權可因此損失數以億計的國際援助。理智並不能平衡殘暴。

七、放棄一切希望

與最普遍的智慧相反,戰時抱有希望無用。希望可以鼓動人心,相信要贏,但能讓我們贏的,卻是決心而非希望。不管你喜歡與否,你的希望可能在一星期、一個月,甚至十年內耗盡。所以,請維持你的決心,決心可讓你走得更遠。

八、有遠大的目標,但有讓步的準備

我們往往需要更多籌碼維持運動的動力。當你需要這樣做,切記你原本的訴求,和願意作哪些讓步。

不要害怕讓步,這比輸掉一切來得更好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