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同志正在经历他的第二阶段好日子,在某些部门的授意下,他在一些意识形态较为浓烈的高校巡回演讲。从他受庇护的情况看,这种特意安排不意外,因为这是一套组合动作。值得注意的,反而是他精心选择的特定词汇以及论述的方式。
在这些话语的构成要件中,不难见到「独立」、「独立思考」、「真实」甚至是「独立人格」等等──众所周知,这些词语本是公知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而且见诸启蒙话语的早期阶段。现在,这些由闪亮词汇所组成的公知话语发生了转移,为刀笔吏所用。
在此之前,胡锡进也已经精心选择他的话语重点,比如将「复杂中国」作为招牌,以此抵抗公知话语的打击。老实讲,如果不是话语空间中去一次接一次的去公知化清洗,胡锡进的下场会很惨。但即使这样,胡锡进也没有在公知话语上钻营,他想开辟别的话语。
这也是周小平与胡锡进的不同之处,前者不再苦心经营有别于公知话语的论述方式,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套用公知话语──这种套用不是立场的套用,而是在论证上使用公知体。因此,对那些头脑不清晰的人来说,它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容易被混淆。
这就造成了一个明显后果:公知与五毛在公知话语上出现了交集,这让公知逐渐丧失了话语方式上的优势,而且陷入了要不断厘清与五毛混同阵线的日常疲惫中。从这一点来看,公知在早期死于围剿,但在后期则死于被冒用──假李逵杀死了真李逵。
公知衰亡,但不代表公知话语的衰落。相反,在窃取了公知话语的伪装后,维稳战士与理中客们开始了对公知话语的锤炼与使用,这使得他们可以更娴熟地运用话语来经营意识形态目的。公知的粉丝在失去了偶像后,会因惯性而继续倒向公知话语。
所以,现实下的话语竞争,已经不是表现为对立话语模式的竞争,而是对具有历史光环的公知话语的篡夺,这就是话语竞赛中的「狸猫换太子」。但凡对话语方式有敏感的人,当觉察这种变化,思考这种变化,并且要调整话语方式,以免为窃取者所乘。
上面说过,公知话语被僭建为五毛的新话语类型,只是限定在意图制造混乱的论证方式上,但是在终极立场上是无法掩饰的。在这种情况下,那种「只认对,不站队」的所谓清醒言论其实是自欺欺人。话语方式演进到今天,立场才是决定性的,它裁定了是非界限。
无论是沿袭启蒙话语的正统,还是增加论述的能见度,乃至于辨析越来越精致的话语伪装术,公知话语都必须死掉。抱守公知身份的,要么被五毛吞噬,要么成为话语竞夺的「肉鸡」,而且还会制造五毛新话语类型的蒙骗效率,这都违背了公知的存在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广义启蒙话语圈内发生的对公知的蔑视,实际上是要清除公知话语作为意识形态阵地的可能性,是要剥除公知话语对五毛的保护色与隐蔽能力,也就是要展露意识形态欺骗的「易容术」。很多自诩为公知的人将其理解为人身攻击,真是胡涂的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