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Quartz

原文:All about sodium cyanide, the extremely toxic chemical found in vast quantities at the Tianjin explosion site

关于氰化钠的一切:天津爆炸现场发现的巨量剧毒化学品

作者:Benjamin Burke,英国赫尔大学分子影像学博士后研究助理

编译:中国数字时代编辑

氰化钠是什么?

在普通大众心中,氰化物就等同于毒物。这主要是因为它在二战中曾被当作自杀剂(L-pill)使用,最著名的例子是纳粹军官Erwin Rommel。L-pill中使用的氰化物是氰化钾(potassium cyanide),但它和氰化钠的特性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一个貌似无辜但却可以致命的白色固体无机物,氰化钠(sodium cyanide, NaCN)的最低致命剂量是5%茶匙(译者注:英制单位,约0.25毫升)。它可以由同样危险的气体氰化氢(hydrogen cyanide, HCN)与氢氧化钠一起经过简单加工制成。

为什么一个公司要那么多氰化钠?

氰化钠的工业使用在世界各地都存在,最常见的是在黄金开采领域。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对该产业的想象仍停留在那种19世纪工人淘洗金块的手法,但现今已并非如此。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黄金并不是以“金块”形式被找到的,而是来自于岩石中非常微细的黄金粉末。现实是,人们对黄金的追求迫使我们甚至在含金量低至0.005%的岩石中进行开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工业提取的手法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并提炼出黄金。

岩石混合物经过开采和研磨变成细粉后,可以将其加入氰化钠溶液,然后利用黄金与氰化物分子形成紧密结合后可溶于水的原理,在其他矿物质中将黄金隔离。溶液与锌产生反应后会变回固体,最后通过化学冶炼可提炼出黄金出并铸成金块。

相关阅读:牛博山寨|什么工业需要用到这么多氰化钠?

它有多危险?

和自杀剂L-pill中使用的氰化钾非常相似的是,氰化钠对人有剧毒。虽然皮肤吸收是其风险之一,但最大的危害其实是呼吸道摄入。吸入或吞入氰化钠会阻断氧气的运输并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然而,氰化钠的安全性在爆炸中会产生改变。一般来说口腔摄入氰化纳是相对容易避免的,但爆炸会导致人们通过呼吸道摄入形成细粉的氰化钠(这个危害期很快会过去--同时佩戴安全口罩可以避免呼入细粉)。最让人恐惧的,是氰化钠遇水或高温形成的氰化氢。氰化氢作为气体吸入是极其危险的。

剩余的储存如果泄漏会怎样?

水源污染的确值得担心,但还是较易检测的。中国政府目前的处理方式,似乎是使用双氧水将泄漏出的氰化纳转化成危险性低很多的雷酸盐。在处理废水等其他情况下,使用次氯酸钠(漂白剂)就可以去除氰离子。

氰化钠泄漏是(至少曾经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这种程度。不过我们可以利用氰化物的特性对其进行检测并监控清除过程,以保证过程越短越好。另一个喜讯是,在经过极其致命的短期影响后,这种泄漏应该不会残留有像致癌物质那样令人头痛的慢性危害。

曾经发生过的氰化钠泄漏均在没有长期危害的前提下,通过已经广为人知的方法获得了妥善处理,这次天津爆炸中的氰化钠如今也应该已经消失。固体氰化钠的传播并没有那么危险:就算打开含有致命剂量3000倍的瓶子也不是什么问题(前提是不要让它与水分接触而产生氰化氢)。对所有在附近的人的忠告是,不要饮用被污染的水,在氰化钠被天然生化途径以及环境稀释至安全浓度前要远离受影响地区。

附:人民日报对氰化钠危害的理解

a716fd45jw1ev6ui4isehj20c80c84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