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31624299f2dd

*经作者同意,如果需要,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按下述要求进行:本文转载自“微思客WeThinker” 微信公号(wethinker2014)

政治理论是一场空谈么?
作者:孙金昱

“你们研究的是什么?”

政治理论概括地说,是探究我们政治生活的基础并对它们进行价值评估的学科。它的对象并非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而是抽象的概念、价值和原则。大致上,政治理论又分为了两个方向,一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二是对政治问题的哲学探究,即政治哲学。具体而言,对托克维尔、密尔、霍布斯、马克思等学者政治思想的研究,对平等、民主价值何在的判断,围绕自由概念、言论界限的辩论,关于国家如何构建才符合正义的分析,都属于政治理论所研究的范围。

说到底,视政治理论为“空谈”并非是针对理论的偏见。人们往往认为物理理论、化学理论、生物理论意义非凡,并且它们能够直接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没有这些理论,飞机不能飞,药片不治病,搞不好还弄出人命来。金融理论、经济理论,社会学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也因为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对现实的经济决策、金融活动、政策制定有着指导意义,而被认为“很有用处”。政治理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之一,是它的方法论。以上所提及的其他理论均或多或少依赖定量研究方法,即便是定性分析法,也以众多现实案例作为依据,总而言之,离不开数据的收集。但是,政治理论不同,一篇政治理论文章可以完全不引用现实案例和数据。牛津大学政治系博士教学计划中,对大多数博士生均学习定量分析方法的要求,唯一的例外即政治理论博士生。甚至在政治理论中,编造一个现实中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案例反而能够产生帮助论证的效果,这恰恰是一个叫做“思想实验”的经典研究方法。

答案之二,在于中国读者所处语境。民主、自由、宪政、分权制衡的讨论均无法脱敏,甚至分分钟就会有被寻衅滋事的风险,使得政治理论所探讨的话题变得“不切实际”。而实际上,这里的不切实际是指,讨论成本高昂,讨论的目的难以达成,而并非讨论的内容没有实际意义、对人们没有用处。再者,在马克思主义(包括融入了特色的该主义)长期被奉为圭臬的中国当代社会中,“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小学生亦能倒背如流的经典口号已经深入人心,被接纳为不需要进行任何反思的真理。而这些观点,几乎都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价值讨论(何谓正义?为什么需要平等?自由的价值?国家权力应该受到怎样的限制……)是虚无的,实力才是一切。”这必然会强化对政治理论的偏见。一切政治斗争被假定为纯粹的利益斗争,弱肉强食成为唯一的法则,关于价值的讨论至多是一种粉饰。即使政治理论有意义,也不过是一些象牙塔学者的美好想象而已。

“难道说到底,不是一切都为了利益?”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可见现实是点破理想迷梦的最有力挑战。好像纵然政治理论家可以将我们应当追求的价值和对政府行为的道德判断说得天花乱坠,只要拿出现实的残酷,理论家们就只能偃旗息鼓,退回书房,继续埋首故纸堆。而最惭愧的现实不外乎是,这是一个利益争夺的世界,胜者为王,没有人真正关心正义,政治哲学也好,意识形态也好,都是为利益服务的说辞而已。

但是人天性爱好公义。物不平则鸣,人对于公平和正义有着最基本的直觉。即使我们的祖先真的曾生活于缺乏道德原则的丛林世界,决定人类最终从丛林世界走向文明的也恰恰是我们尝试用一系列原则来规范我们的共同生活。如果种种价值真的只是虚幻,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对自己的不幸遭遇反问“凭什么?”。当强者能够任意主宰我们的命运,违背我们自身的意愿时,我们也必须欣然接受这些结果。阿伦特(Hannah•Arendt)认为这样的态度其实是一种对政治的偏见,这种偏见本身是否定政治的。正如米勒(David•Miller)所说,当专制君主可以不聆听任何人的声音、不咨询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而独自决策时,根本就不会有政治存在。我们之所以需要政治,恰恰因为我们希望人类的共同生活能够脱离野蛮和压迫,脱离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即便有人相信一切政治理论不过是“假辞”,这也恰恰证明了人们何其重视公正。至少极少有人敢于赤裸裸地作恶,而是要寻找一个理由——哪怕只是乱扯一块遮羞布——避免直接承受巨大的道德压力。

不过“一切皆利益”虽为偏见,有时却是对现实的一种准确描述。虽然人类有追求正义的天性,但是不排除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整体呈现出这样风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因为这种情况是一种现实,而自然而然地承认其正当性?从“实然”——事实如何,是否能够推导出“应然”——我们应该如何?

“是应然,而不是实然”

政治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应然(normative),与之对应的则是实然(positive)。所谓实然,是对事实的一种描述,它的正误是依据现实而定的。而应然,则是对价值的判断,评价“好”与“坏”,提出“应该怎样做”。比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对事实的描述,属于实然,吸烟是否有害健康可以通过医学实验等手段来进行判断。而“公共产所应该禁烟”则属于应然,除了吸烟对健康所产生的效果以外,人们还要考虑个体自由的重要性,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的权利问题等,甚至进一步,人们还需要考虑谁有权力实施禁烟。

这个简单的事例也告诉我们,应然其实离不开现实世界。“事实”对于最终的应然判断来说,也有着很大影响。吸烟对健康的损害,损害到何种程度,是否损害不吸烟者,这三点都是做出应然判断的重要基础。同时,当我们做出“公共场所(不)应该禁烟”这个应然判断时,下一个步骤就是使它成为一种规范,使“公共产所没有人吸烟”成为一个现实。所以说,纵然政治理论搞的是“应然”“理论”“概念”“抽象原则”,理论家最终所得出的应然结论都往往暗含了某种对现实的期望。

禁烟案例相对清晰简单,但是并非所有应然都要包含“应该”二字,归根结底,政治理论希望构建一种规范,一种理想,一种合乎道德的公共生活,当然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不同政治理论争论的焦点。理论的争论不单单局限在大学课堂和学者的书房,只要看看近代史,就知道一个简单的政治观念(idea)可以怎样改变一个社会,成就一个国家,甚至摧毁一代人的生活。在新教改革,法国大革命,中国革命,冷战,文革乃至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社会事实状态固然发生了改变,但是若没有政治观念将不同社会力量动员、引领起来,不同的社会力量恐怕只能横冲直撞。

虽然应然和实然的联系如此密切,但是这里仍要强调一个对于应然问题的常见误解,即仅仅依靠现实上的困难和现实状况可以否定应然判断。事实如此不能推导出事实应当如此。举例来说,“民主国家也有腐败”这个新闻标题为什么会被大家所嘲笑呢?这是因为民主国家有腐败的这个现实并不能推导出非民主国家存在的腐败的正当性。同样的,某国有侵害人权的行为不能正当化另一个国家侵犯人权的行为,无论某国侵害人权严重到何种程度。

“是经济,傻瓜。”这一名言流行于格式各样的政治分歧之中,似乎它足以一锤定音,不仅理清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提供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它当然不会永远是错的。只是,若人类生活的目的能够全部归结于经济,又何来政治分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