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努力转型升级、丰富内涵,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8月,广电总局又对真人秀节目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摒弃讲排场、拼明星的做法,而且反对把群众作为明星陪衬的庸俗做法。
9月10日,人民日报刊文《娱乐节目:如何有意思又有意义》,10月22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评论:《<咱们穿越吧>——感受穿越历史的魅力》,两篇文章均点赞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且该节目还在热播,实属罕见。它,到底凭什么获赞。
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咱们穿越吧>——感受穿越历史的魅力》,在一片‘混杂‘的声音中,再次点赞真人秀节目,并称《咱们穿越吧》开创了一种在国内综艺节目中前所未有的“穿越”模式,将真人秀做到了实处,通过现代人真实、自然的反应和理解,重新体会感受中国历史的趣味和魅力。
文章说,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真人秀节目就是一种娱乐,对于其是否能够带来正能量表示怀疑。其实国外的学者一直把作为文化景观的真人秀称为“文化货币”、“道德实验室”。
文章直言不讳地说,随着两年前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收视大热,一时间,各种“明星真人秀”应运而生。从各种“奔跑”到各种极限“挑战”,从唱歌到学戏,从直播产房生孩子到带着孩子下乡,从去山里农村给人当儿媳妇到去动物园当饲养员,从插班重回中学到去部队当兵……
目前我们的真人秀节目所引发的舆论场,更多的是虐明星、狂吸金、曝豪宅、秀星娃。这种“景观”与“文化”关联甚少,至少看不出多少有意识的关联,常常成为价值观的“半盲人”,被生拉硬扯或应景敷衍一些所谓的意义,实则罔顾对这个社会的传媒责任。不是说真人秀不能请明星、不能走综艺路线,只是难堪“文化货币”的应有价值。
评论进一步指出,存在即合理。真人秀满足了大众对明星的“窥私欲”,在一定程度上让明星从聚光灯下走到阳光下,逐渐成为“普通人”,这无疑是一个进步。然而,观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社会大众也会越来越为自身的现实需要寻找精神的营养。
评论说,《咱们穿越吧》以穿越概念切入,让现代人和历史生活进行融合,通过现代人真实、自然的反应和理解,重新体会感受中国历史的趣味和魅力。《咱们穿越吧》在注重历史趣味的同时,更关注现实意义。
比如穿越回到唐朝初年丝绸之路,让穿越者体验驿站驿兵和驿户的生活,既有历史大背景的依托,又有精细知识点的点缀,将“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的历史回溯以一种欢乐的方式独特呈现。
比如穿越回明朝的“郑义门”家族,体验九百年前的家规、家风、家教,让观众探究一个家族300年173人出仕却无一人贪腐的原因。其中,吃苦耐劳、攻难克艰、团结互助、尽职守则等精神贯穿始终,尤其让人振作,在润物无声中实现了引导。
文章分析说,中国的节目生产一直停留在模式引进的阶段,现在应该是创意借鉴和灵感打开的当口,如何制作出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娱乐节目,已经成为不少节目的探索方向。
不过,既让节目有乐趣、吸引人,又让节目具备传播知识和正能量的功能,并非一件易事。如越来越多的海外好莱坞大片会广泛借鉴“中国武术”一样,在“国际模式元素借鉴”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和原创是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应有之义。真人秀无需放弃综艺精神,但只有把价值感与娱乐性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中国电视文化市场而言,游戏娱乐的“文化放松”与价值地标的“文化自觉”同等重要。《咱们穿越吧》基于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和影视作品创意的综艺化创新,让这个节目站在了真人秀的高原之上。
《咱们穿越吧》自播出以来,全国二十多位历史老师和学者联手推荐《咱们穿越吧》,纪连海、张颐武、知名媒体十余位主编、总监和资深媒体人也纷纷发声力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文汇报相继刊文点赞,《咱们穿越吧》在带领观众进行历史穿越的同时,堪称完成了一次真人秀的大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