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Moha文化”流行背后的社会学意味
清华同学社交平台上的膜蛤现象:表情,动图,朋友圈
网络空间上的膜蛤现象:蛤乎:与世界分享一点,人生的经验。山寨知乎的一个膜蛤网站张宝华微博:已成为蛤丝朝圣之地
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21日,《“膜蛤文化”盛行中国网络,或映射习》,报道落脚点在对当下政治的批判
到底什么是膜蛤?(根据维基百科)
我们怎么研究?
第一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见问卷全文,ppt仅介绍部分题目问卷发出不到17个小时,在朋友圈传播,就获得了508份答卷:蛤丝群体的网络高活跃度;得分问卷易于传播
问卷开头
部分题型:选项设置处处有梗,难易结合Q1-Q20,试题部分
Q21-Q32,调查问卷部分个人基本情况,膜蛤态度,政治评价
试题分数结果均分50.13,标准差20.57
部分基本问题结果
怒斥港记是蛤丝的入门读物
廉洁程度低分,个人魅力高分
二代和三代好评
数据处理结果试题得分只与一个变量呈强相关关系。强相关表明,看过越多Q29选项中的视频文字或图像资料,就对膜蛤文化越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膜蛤的了解程度多少,取决于他是否看过选项中的几个材料。这非常符合我们的认知。此外,两个变量的强相关关系也证明了测试试题的有效性,即试题较好地检测了一个人对膜蛤文化的了解程度。
粉为主流,4成粉黑都有
SPSS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姿势水平与性别相关,与专业和年级无关(即便均分有差异)
膜蛤态度分析
从条形图看,似乎是。但是还需要做进一步检验
检验结果说明统计意义上相关
但膜蛤水平与习评价的相关是否证明膜蛤是影射习?取另一个变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下说明并不是
强行跑个回归(统计学刚入门,有科学性错误希望能指出并希望见谅)
伪蛤丝与真蛤丝的区别在于对长者开明程度和个人魅力的认识
第二部分:蛤丝采访结果这部分PPT说得很清楚,不再补充
资深蛤丝表现出对长者的推崇,兼具情怀与趣味
第三部分:流行原因与传播规律(这部分如果本号幸存,那么之后还会有文章进一步分析)
一、崇拜长者可能是由于江的个人魅力所致,而这个“魅力”也是相对的——他的形象与中国领导人一贯的死板面孔完全不同,相对于毛邓的伟人形象,胡温的官方腔调,江的形象是超脱于以上这些人们传统观念和官方正统主流要求的刻板形象的。他说话风趣,喜欢在中文中夹杂英语,精通多国语言;他衣着时尚,喜欢穿高腰裤,正因为这种反差的魅力,才让他受到疯狂的追捧。在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一面,也就是他作为一个鲜活的人所具有的一切特质,这或许听起来有些讽刺,但是中国传统观念上要求一个领导人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保持神秘感,而且在正式场合一定要维持形象和固定的模式。也就是领导人在人们心目中的私人空间是被压缩的,而江泽民的一系列表现(在死海中游泳、在领导人面前梳头)都是在现在的领导人身上看不到的“叛逆”和个性化行为,这种出格的行为或许就合了有些人的胃口,成为他们抗议政府的工具。(但同时长者的外交表现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一种失礼和失态)
二、膜蛤的出发点还可能是因为青年群体的总体话语空间正在被压缩。不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在现实世界,反政府的言论都是很容易被和谐的,在这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让人们对政府产生不满,而人们在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时,只能采用暗语的方式反讽政府的所作所为。
三、膜蛤一开始只是一种小众行为,掌握了“膜蛤姿势”的人可能会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知道了别人都不知道的领导人的行为举止、兴趣爱好等,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政治上的信息获取量相对大小很容易成为人炫耀的资本。而演变到后来,膜蛤群体逐渐壮大起来后,这更成为区分群体内和群体外的最基本标准,群体内的人会有一种这种时尚由我们掌握和制定规则的感觉。
一开始是由少数群体引领的膜蛤现象,而这些人对于江的心态或许大部分出于讽刺和嘲笑,加之外媒的报道,膜蛤一开始是带着一种反抗的心理。而随着更多新鲜的蛤丝涌入,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讽刺吐槽变为了发自真心的崇拜和喜爱。少数人的行为活动能够被大多人数人所接受,膜蛤的生命力来源是以下几点:一、膜蛤的语言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有趣的,很多人在最初接触到膜蛤时都是发现周围的人在使用特定的膜蛤语言(类似“吼啊”),他们可能并不理解词汇背后的真实含义,但是会认为这种说话方式很新潮有趣,所以在不清楚意义的时候就不自觉开始模仿这种语言,因而造成了病毒式的传播。二、从上述规律可以看到,膜蛤现象传播的大部分人是由于跟风。在选题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些膜蛤词语的“本源”,甚至也不知道这些词是在“膜”。这种跟风可能是因为话语方式有趣或是没有经过思考的使用膜蛤的语言,而在逐渐深入了解江泽民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对膜蛤群体这一身份产生群体认同,膜蛤文化也相应产生。
当我还在中学写着数理化作业的时候,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了长者怒斥香港记者的视频,当时是震惊的。而那时网络上零星出现的对长者言行的改编,大部分都是带着嘲弄和讽刺的意味,同时还有讽刺党,批评政府的目的。但是几年过去了,这一现象就发生了逆转。犹记得今年“9·3阅兵”的时候,当长者出现在天安门城楼前,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就像看到心中的神明出现在了眼前一样。当时打开朋友圈,同样关心长者的人也无不激动感慨,他已成为蛤丝心中的一种图腾。从黑到粉,也只不过几年时间,这其中的变化非常巨大且微妙。而这些变化,既是个人的成长亦是时代环境的驱使。看似兴盛的一种青年亚文化,实则已经发生了转变。总结如下:
“阅读原文”可见原问卷你们给我搞的这个东西呀,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