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中国数字时代铜锣湾书店员工失联事件专题
香港——一位专门出版有关中国领导人的八卦书籍的香港编辑消失了。他的妻子向警方作了有人失踪的报案。但在接到一份传真后,她突然撤案。传真显然是她丈夫的字体,称他自愿前往中国内地,协助一项调查。香港边境官员却没有他出境的任何记录。
李波(英文名Paul Lee)的情况,以及他的四名失踪同事的情况,具有一部间谍惊险小说的所有要素。但是,对这个英国前殖民地720万居民来说,他的失踪、以及他看似在把香港与中国其他地方隔开的边境的另一边的出现,已经引起许多人的极度恐惧。他们对一国两制安排下,这里的人直到本世纪中叶可免受北京管理的法律保障产生了怀疑。
此案也制造了让中国大陆与英国的关系出现紧张气氛的威胁。英国最近一直在推进与中国的关系,宣布了两国关系“黄金十年”的开端。周二,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在访问北京期间表示,李波是英国公民。他在第二天还表示,如果像许多香港人所担心的那样,李波是被从香港绑架到内地接受指控的话,这将是对1984年协议的“令人震惊的违反”。该协议开启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历程。中国对此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反驳,一位女发言人说,中国反对“任何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对法律学者和人权团体来说,李波的情况,以及他在巨流传媒 有限公司(Mighty Current Media)的四名同事的情况,是中国政府机器之手不断延长的最新例子。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似乎越来越愿意超越自己的法律管辖范围行事。在美国,中国政府官员对住在这里的因腐败而受通缉的中国籍人士施加压力,迫使他们返回中国。去年10月在缅甸,有关人员将一名少年绑架回国。这位少年的母亲是一名人权律师,被关押在中国大陆。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也更加频繁地出现,”纽约大学美国亚美法研究所的共同主任孔杰荣(Jerome A. Cohen)说。“这不仅是中国法律波及范围的延伸,也是中国无视法律做法的影响范围的延伸。”
对香港居民来说,受中国司法的波及是近在咫尺的事情。北京认为,在香港出生的华人,只要他们不宣布放弃中国国籍,即使他们持有外国护照,也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是在英国统治香港150多年后将其主权于1997年归还给中国的结果。就在哈蒙德透露李波的英国公民身份之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周二表示,李波“首先是一名中国公民”。
“失踪书商案在所有香港人心中引起恐慌,香港人在密切关注此案,”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问题研究员王松莲(Maya Wang)说。
在中国,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公民观念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这让官员对谁应该效忠北京有一种膨胀的看法。于2011至2014年间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的骆家辉(Gary F. Locke),他的任命曾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好选择,因为他是华裔。但是,当人们清楚地认识他在代表美国时,官方新闻媒体对他嗤之以鼻,认为他背叛了自己的民族。
“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如果你是中国人,即使你跑到地球的尽头,你也是中国人,”北京大学退休的国际研究教授梁英明说。他于1955年从印度尼西亚移民到中国大陆。“但是,这是不符合现实的。”
周一晚间,随着一份传真浮出水面,围绕着李波案的戏剧性色彩继续弥漫。这份由台湾一家新闻社公开的传真,据称是李波发给巨流传媒下属的一家书店的店员的。李波的妻子是巨流传媒的持股人之一。
传真写道,“我因急需处理有关问题,不能让外界知道,已采取了自己的方式返回了内地,配合有关方面调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目前还不清楚李波在协助进行何种调查,但巨流传媒是推出有关中国领导人的几乎没什么根据的耸动图书最多的出版社之一。它会做很多其他出版商认为是禁区的图书选题,包括有关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感情生活的书籍。这些书很受去香港的内地游客的欢迎,因为它们在内地是被禁的。巨流传媒另一名大股东桂民海是瑞典公民,他在去年10月中旬从自己位于泰国的共管公寓里消失。据说他可以在短短一个月内写出这样一本标准长度的书。
孔杰荣等法律学者表示,李波是自愿离开香港的说法颇为牵强,且不说他的旅行证件还在家里,不知为什么竟能避开严格的边境管控。他们认为,让被绑架者写信为当局洗脱其不正当行为,是一种常用伎俩。周三,当地最大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报道,在失踪之前接受采访时,李波曾表示,四名同事在10月份失踪后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过内地,也不打算去。
香港立法会的一名建制派议员吴亮星(Ng Leung-sing)的说法让此事更加扑朔迷离。他在周二称,“一位老朋友”告诉他,李波及其失踪同事实际上是偷偷越过将这片前英国殖民地与内地分开的边境,去那边嫖妓,然后当场被抓。第二天,他又道了歉。
“最近出现的说法,即几名出版商去深圳然后因为嫖妓在深圳被抓,真是荒唐可笑。大家都知道,这是共产党惯用的抹黑方式,”香港大学法学院前任院长陈文敏(Johannes Chan)通过邮件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9月,校委会否决陈文敏出任该校一个高层职位,在校园里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很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将这一决定归因于来自北京的压力。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纽约时报》记者。
欢迎在Twitter关注 @PekingMike。
Kiki Zhao、Yufan Huang自北京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Cindy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