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名年轻人,从中国内地来,甚至专程从纽约飞来,在2016年7月24日的湾仔会展中心一个会议室里,听著他们的“教主”用他们不大明白的粤语,介绍著她有关品牌形象建设的新书,足足听了一个多小时。
他们如此不辞劳苦,不是因为渴求自创媒体策略公司“一介”并担任总裁的张宝华在大众传播中的经验,而是为了亲近16年前被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怒斥的“香港记者宝华姐”,向她求要签名,争取聊上两句。
大约两年前开始,张宝华发现自己的微博被不少大陆年轻人蜂拥关注,有人说,“原来你就是那个跑得快的香港女记者!”更多人则不停回复著让她完全摸不著头脑的话:“吼啊”、“资磁”、“闷声大发财”、“图样图森破”…很快,她就发现了自己“成名”的原因。
2000年10月末,任职香港有线电视台时政记者的张宝华,被派去跟访时任特首董建华上京述职。人民大会堂内,张宝华当面追问江泽民是否“钦点”董建华连任特首,被惹恼的江泽民斥责她“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过分简单,甚至无知)。
大概两年前,“蛤丝”们找到了16年前这段几分钟的电视新闻片段,在网上传播开来,成为如今“膜蛤文化”的最重要创作素材之一。张宝华在微博上认识的“小朋友们”称之为《蛤三篇之一:怒斥香港记者》,另外两篇是《视察上海国机二院》和《与华莱士谈笑风生》。他们留言里的奇怪词句,许多都出自《蛤三篇》。
因为16年前的这宗往事,早已远离时政新闻前线的张宝华忽然成了“膜蛤教主”,她是怎么走入那次经典访问的?又为何能问出让与美国名记华莱士(Mike Wallace)都谈笑风生的江泽民勃然大怒的问题?一夜成名之后,她为何离开曾视为人生理想的新闻业?她与“蛤丝们”,维持著怎样的关系?人们只记得2000年人民大会堂里那个“简单无知”的香港记者张宝华,她介意吗?
香港女记者撞上江泽民:“人算不如天算”
1989年,张宝华16岁,生活的主线就是读书和玩,那之前她甚至还不知道有“记者”这个行业。直到那年春夏之交,电视画面里不断播放著六四事件前后的北京街头,学生抗议潮最终受到军队开火镇压。当时距离中英联合声明签订6年、距离正式主权移交只剩7年,香港人对中国、对回归后前途的关注,一时达致高峰。
“我那时才‘叮’一声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身边发生好多事,你无法置身度外。这真的是我人生的好大转变,也是对我很大的警醒,”张宝华下决心要读新闻,当记者,“我好像跑马那样,骑著马一路往前冲往前冲”。两年后,她冲进了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
1995年毕业,张宝华在《南华早报》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政治版记者,“那么多新闻里面,我对政治新闻是最有感觉,最有反应的”。初入时政报导一线两年,张宝华就经历了香港回归,“九七之前,我们对中英谈判、handover(主权移交)有很多焦点,结束之后呢,就很失落了,好像一个人,去了高潮,突然间夜阑人静,那时候我想过,是不是还继续做新闻,做政治新闻?”1998年,决心继续走下去的张宝华离开纸媒,加入了有线电视。
首次“触电”的张宝华遇上了好时候,“那时候香港的电视台很有钱,预算很充足”,她得以跟随采访对象满世界飞。“一开始我是跟江泽民的新闻,胡锦涛、曾庆红也跟。主要是北京。后来跟著采访江泽民、朱镕基外访,我去了全世界好多地方。比如莫斯科,一年就去了三次。”像非洲、南美,还有中亚的许多国家,现在香港的电视台很少会派记者去,但那时她都跑过。
2000年被江泽民怒斥的经历,就是在这期间发生的,张宝华打趣说,那完全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年10月27、28日在北京的记者会,两天共有三场,第一场在27日,对象是时任副总理钱其琛,第二场在28日上午,对象是时任总理朱镕基,28日下午的第三场才是江泽民。有线电视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名记者去访哪一场,前两场张宝华都没抽到,于是去了第三场。
她想要的其实是钱其琛的签:“访问不是有大抽大,第一场抽到,会多一点空间提问。”但偏偏“撞上”了江泽民:“我就很闭翳(犯难),早上是朱镕基,下午三点才是江泽民,要问的早就被问了,朱镕基会回答的。江泽民再讲,也只会讲回前面说过的话。”
那个经典的“钦点”问题,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钦点’不是我说的,”张宝华说,“是有报纸头条头版用了这两个字。”
“(第一天)当时就有记者行家问:‘中央支不支持董建华连任?’钱其琛说支持。于是第二天一早,香港报纸就已经大新闻了,报纸头条都说──中央领导人已经钦点董建华连任特首了”,“但好玩的是,有人问了朱镕基‘中央是否钦点了’,朱镕基却没有回答”,轮到江泽民的记者会,“就算我不问,其他记者也会问。而当时真是很巧。可能其他同行打算先问其他问题。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我问了出来。”
认真听江泽民如何答复、准备追问的张宝华,虽然意识到了面前的国家主席有火气,但没有意识到他是在大发雷霆:“现场情况是,他讲得很快,还有些上海话之类的。我很认真地在听,想着怎么去插嘴,怎么跟进,因为你不会只问一条问题就不问了。我在专注听,他一停下来,我就又想插问题。等到发现他的情绪是那样的时候,已经是事后回到香港了。”
如今讲起当年,张宝华说,自己只是“很老实地问问题”,“我这个人到今天,一把年纪了,都是很老实的,在社会上,你的人格一路磨下去,你就会不说、少说,能够继续表达自己,忠于自己的看法和信仰,就已经是很大的特点。”
2002年胡锦涛上台以后,张宝华发现新闻开始变得难做,“搏不到咪(抢不到问题),做不到采访”。
在张宝华的印象中,江泽民时代“真的是相对有自由采访的”,即便是2000年直问是否“钦点”那次,现场也没有官员出来干涉记者,“他在那里讲,我们就插嘴”。但进入胡锦涛时代,一方面是审查加强,另一方面,领导人面对传媒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他不怎么对记者讲话,温家宝讲话会有,但身边(的人)就很紧张”。最重要领导人的访问做不成,电视台也渐渐缩减跟访资源,到最后完全不派记者。
2005年,在时政新闻第一线跑了10年的张宝华想“不如停一停歇一歇吧”,便离开电视台,负笈英伦。
成为“膜蛤教主”:有什么能十六年不变?
2006年,张宝华从牛津毕业回港,那之后大约8年,让她名噪一时的江泽民访问,似乎已成被翻过的一页。
张宝华一心想著回香港继续做新闻,但不是重回日报式的前线,而是做有新闻性的纪录片,然而她很快发现,香港没有人会出资做这样的制作。怎么办?这时,张宝华收到了寰亚电影的老板林建岳的邀请,希望她加入公司。
张宝华迟疑了,林建岳代表的是娱乐界、商界的邀约,那是与新闻完全不同的世界,林建岳问她“你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出粮的!你觉得不合适可以不做”。思前想后9个月,张宝华决意“人生有些东西很简单”,接过橄榄枝,一做就是8年。
8年后,远离中国时政采编一线已久的张宝华,忽然成为了一个另类中国政治热点的中心人物,14年前的人生那一页,重新被翻开。
张宝华较早进入内地微博圈的香港人。2010年10月,新浪微博上线一年多,她就开了自己的账号。不久,江泽民“病故”疑云出现就在2011年前后出现。2011年7月6日,香港亚洲电视台新闻乌龙讣告,7月7日新华社、中联办严正辟谣,亚视撤回报导并道歉,一番风波让江泽民的延寿成为大陆内外网民们热议的谈资──张宝华又一次“撞上”了江泽民,不是在人民大会堂,而是在大陆互联网。
这之后,江泽民的各类视频片段、语录和行为举止,随即被热心此话题的网民大规模挖掘,并进行亚文化创作。江泽民戴方形粗框眼镜,被讥为酷似“蛤蟆”。但随著亚文化群体的扩大,这一形象慢慢从讽刺对象,变为网民分享、交流、打趣、狂欢的通货。
2014年左右,以江泽民为主题人物的“膜蛤”亚文化在中国大陆迅速壮大。自称“蛤丝”的中国年轻人在网上研究江泽民的生平,引用他的语言,模仿他的动作,从他的经典造型中抽取设计元素,交流从各类文史资料中发现的江泽民细节,用江泽民经典讲话中的字句构筑暗号般的内部交流语言,视一切可直接或间接与江泽民及其言行符号相联系的人、事、物为向江致敬──他们称之为“膜”。
在“蛤丝”们眼里,江泽民口中“跑的比谁都快,但 too young, sometimes naive”的香港记者张宝华,就成了“教主”一般的人物。2014年,张宝华开始留意到有人在她的微博主页留言,“哦,原来你就是当年那个‘跑得快’的女记者!”
认为人生如书,不会一章到底,章节之间大可随缘的张宝华,一开始对微博上的留言并未多加留意,但在当年月活跃用户已高达1.67亿人的微博平台上,类似的留言和讨论像滚雪球一样,在她的页面上快速增长。“每条微博下面都有几十几百人留言,说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比如“亦可赛艇”“吼啊”…这些都是从著名的《蛤三篇》或者江泽民的其他公开讲话里抽出的词语,用了谐音字来写,还有些连张宝华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2015年10月28日,江泽民怒斥张宝华事件15周年,有人在微博上私信给张宝华一张图片,是一只带著大方形墨镜的青蛙,张宝华觉得好玩,就转发图片,还写了几句话,未几即被删除。“我就觉得这好像是禁忌?禁忌怎么商业化呢?”张宝华说。
但“膜蛤”文化衍生出来的商机,早就超越了“Run Like A Hong Kong Journalist”印字T恤这样的民间自制文创周边。2000年怒斥事件中,江泽民曾说:“你们有一个好,全世界甚么地方,你们跑得最快。”2014年,体育品牌Adidas推出“I am a runner”系列的名人宣传活动,其中就有张宝华。
“坦白讲,我没想过怎么用这个互动关系去商业化,”张宝华说,但她很快就掌握了享受暗语交流乐趣的秘诀,“写‘蛤丝’会被禁止,所以我现在写‘蛤’,加上ABC的C(编注:粤语中‘丝’与‘C’谐音),就没人禁”,说到这儿,张宝华笑起来,“当你发现和国内的年轻人居然有一个这样的联系,是很开心的事情,而这个联系是因为16年前发生的事,这是很奇妙的。”
张宝华说,她的微博上几乎没有为中国政府说项的“五毛”,这特别难得,“国内政治实在太不容易,环境太复杂”。她明白,“蛤丝”青年在她微博页面上的欢聚背后,也许有政治意味,与“蛤丝”交流时也小心地拿捏分寸:“他们当我是大姐姐…叫我宝姐姐,华姐,跟我说他们失恋、高考、求加油打气,还有说想娶我做老婆。我都很珍惜这些机会。”
在微博上红了两年,张宝华与“蛤丝”的互动终于从线上走到了线下。今年1月份,她在成都首次参加“蛤丝见面会”,半年后谈起来,她还相当兴奋:“那次特别ad hoc(即兴),全场满了,100多人,全部都是男生,只有三四个女生。我其实有点吓到,因为完全没有想过那么多人,那么年轻,都是90后。专门来成都,买本书想见见你,拍张照片。”
7月香港书展的推介会,也被远道而来的“蛤丝”青年变成了另一次即兴见面会。在推介会现场,张宝华又学到了一个“膜蛤”术语:“+1s”。“他们让我在书上写这个签名,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原来跟‘续命’有关系。”
在书展现场,有大陆粉丝问张宝华,很多人因为那段视频,仍然把今天的她当成“年轻幼稚”的女记者,她怎么看?张宝华笑言,十六年不变是不可能的。“有什么东西能够停留十六年不变呢?万一我今天已经变成一个肥师奶了,大家还会不会跑来我微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