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某北方资源型小县城,这几年高楼大厦很多了,房地产过度开发,已经供大于求,房价跌到了2500左右。

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整个县城财政收入由最高时的二三十亿跌到七八亿,的哥和我说县城里除了体制内的,大部分挺惨,工资都很低,本地同学里混的好的都是公务员,老师或者医生,有位高中班主任教师已经年收入20多万,体制内同学基本没有开20万以下车的。

小区内邻居大概五分之一子弟都在北京和天津混,基本都是读书出去的,还有一部分矿老板在北京有若干套房,子弟也在北京做生意,过年都回来了,所以小区里面京牌车很多。平时小区有2000多人,这个时候有三四千人。超市人山人海,县城好点的饭店爆满,不预定根本没位置。

赣中某县的一个镇子

1.县城扩张迅速,近五年建成区面积翻了一倍。为了引导城市扩张,县政府和县一中都南迁了。新的县政府大楼高大气派,楼前广场面积省内排得上号。县城基础设施改善明显,拓宽了道路,新建了好几个公园。产业也搞起来了,主要是箱包和灯具。很多农村妇女在县城也能找到工作了,收入据说不低,但是很累。县城之外,在本县的北边,因为有一个省内排得上号的盐矿企业,因此顺势搞了个盐化工业城,招了很多高污染的化工企业进来,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2.县城房价5000-6000,比本县所属地级市及隔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级市高出一大截,其中的缘由不清楚,但可以看到农村人在县城买房的热情其高。我们镇有点钱的都在县城买房了或者即将要买,不买的都有的不好意思了。

3.镇上基本十几年没什么变化,反而有衰退的感觉,开店的反应生意不如以前了。我哥是在镇上开糕点店的,今年春节期间订做生日蛋糕的比去年明星减少,人口都去县城了,来镇上买东西的少了,不过镇上新开了一家国产手机专卖店和一家中型超市,超市里有一些一起只能在城市里才能买到的物品,反映出留守人群的消费升级。

4.前段时间镇子边上的江滩上有人发现了沉船宝藏引起村民哄抢,大都是些铜钱,多的有抢到几百斤的,发了比小财。最后政府出面禁止并请了省考古队前来发掘,请了四五个工人挖了两天才挖出四五斤,大头早被村民哄抢完了。

5.最近两三年贩毒开始流行起来,县城里,镇子上到处可以看到禁毒标语,我妈跟我说镇上好几个年轻人被抓了。

6.赌博也流行起来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赌的还比较大。

7.镇上要搞规划,拆旧建新,规划范围内,有宅基地的,耕地的都可以盖房,大家热情很高,都说能多盖一栋是一栋,虽然他们很多在县城买了房,但是在镇上村里还是要盖。村里住房量极大,攀比心理严重,盖的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高,外面瓷砖贴的好看,里面空空如也。三四口之家也要盖个四五层的楼房,顶多用上两层了不得了,剩下的都是空着。从某个制高点往农村望去,楼房密密麻麻,已经不像农村了。

8.车非常多,国产车为主,SUV很多。

9.镇中心小学和镇政府一墙之隔,条件很好。去年开始镇里开始异地重建小学,整体搬迁。我问我在镇里做副镇长的朋友这是为啥,他说小学生每天朗读太吵了,我们要把他们搬走……

10.镇郊的农村开始出现一些现代农业项目,农家乐也开始出现。

11.镇子上游1.5公里在修航电站,政府的说法是改善航运条件并发电,这里是赣江中游,印象中近几年已经几乎没有货船往来,在铁路和公路已经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花几十个亿在赣江这样鸡肋的航道上搞这种工程有点想不通。不过大家大体还是比较期待的,因为航电站的坝顶可以通行小汽车,江的对岸就是高速出口和国道,以后出行方便了

记录一下17年回家见闻,坐标内蒙与东北交界某五线小城。

1.年轻人离婚率很高,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农村结婚要的彩礼很高,15-20万起步,但是都很浮躁,市里面婚嫁风气稍好一点。

2.农村养老,医保,养殖政府补贴范围,力度都很大,围墙,屋顶都是政府统一免费提供,个别贫困户免费盖房还有市里面的安居房。

3.车子很多,均价7-8左右,国产车居多。

4.物价很高,基本除了房价,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都比省会 一二线城市高。

5.粮价走低,种田的基本亏钱,城郊征地的很多,不少农民都有20-100万的闲置资金,但是没有投资渠道,高息理财项目火爆,一部分个人放贷,也有人投资本地房产,多数被套

坐标黑龙江小城市,表面看高楼一堆,其实没蛋用,没啥正经产业,都靠贱买贵卖赚钱,食物链底端是农民,今年玉米三毛钱一斤,农民穷了,估计明年大家日子都过不好,同学里混的好像好点的都在各种局里,要么就是老师,极少有自己做事业或打工的,有也活的一般,十个女人八个穿貂,问为啥,说暖和,我不相信那玩意比羽绒服暖和,就是装,男人好赌的多,说起自己事业,第一句就是咱家也没关系没能耐,只能这样活,总之,除了那点乡愁,我跟这里也没啥相似之处,小时候常见的那种闯劲儿,那种仗义,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