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数以百万的红卫兵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边挥舞着《毛语录》边喊口号,誓言要做毛主席的忠诚战士。
今天,我们不会再看见红卫兵在现实世界里公开集会。21世纪红卫兵的继承人只会在网路世界出现,但他们举动所创造的结果跟五十多年前没有两样:中国的国力尽管大大增强,它仍然受制于政治上的集体思想。
而这个集体思想最新的目标是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结业礼期间,一名获邀发言的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她说自己在留学期间感受到「甜美」的空气和校园里崇尚言论自由的气氛。
她的演讲被上载到网路后,随即引来其他中国留学生和来自中国的批评。杨舒平随后道歉,并澄清她并不是想贬低自己的祖国。她却并未得到原谅。
网路上仍然有人批评她撒谎、一些人则留言指自己依旧为中国感到骄傲。有人甚至在网路上对她作「人肉搜索」,找到许多她和她家人的个人资料。
中国有许多值得令人骄傲的地方。单是刚刚过去的一星期,中国派出了潜水器到世界最深处和马里亚纳海沟。中国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也差一点点就能击败人工智能AlphaGo。
但是,为中国感到骄傲不等于可以任意褫夺其他中国人表达意见的权利。
针对杨舒平的批评,正好验证了她对中国言论自由的看法。这种批评代表了这样一种观点——中国政府和部份人士认为,不论身处何方,中国人每当谈论自己国家的时候都应该受到限制。而这种观点往往跟拥有大量中国留学生的西方国家崇尚言论自由的思想相左。
当然,每个社会都对说什么话可以接受、说什么话不可以接受有不同的界限。但如中国把言论自由限于对领袖恭维奉承,同时对敢于表达不同意见的人肆意攻击,那么似乎毛泽东时代的思想似乎仍然存在。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也持有差不多的见解。他曾公开呼吁记者、智库和驻外大使要充满自信地跟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但他的意思不是要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说。
中国在外留学生似乎毫不犹疑地响应他的呼吁──这也是中国政府的政策,要汇集中国在外留学生的「爱国正能量」。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宣布邀请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访问该校时,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咨询中国驻当地外交官后,声言要采取「严厉行动去抵抗校方的不合理行动」。
同样地,在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在驻当地中国大使馆支持下,早前尝试禁止一名多次批评中国宗教政策的人士参加校方活动。
针对杨舒平的批评声音,就是中国留学生响应这种「爱国正能量」的结果。对北京来说,这种习惯非常重要且不能被轻易抹去。在习近平时代,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持续上升,但中国留学生对于批评中国的观点的容忍程度在降低。
从一方面讲,这个现象令人困惑。这些依旧受中国官方影响的留学生花费了不少金钱,原本是为了摆脱中国那种处处受制的教育制度,好让他们能到外国尝到追求包容的校园的「新鲜空气」。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考虑到他们在留学外国前在中国所接受的意识形态教育、他们在学业上承受的压力和中国政府无处不在的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并不让人吃惊。
在新浪微博上以标签#中国,你是我的骄傲#发文是毫无问题的,但中国决不能回到红卫兵在街上跑的那个年代。我们也必须记住,受后人景仰的爱国者往往敢于指出自己国家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