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近日报道了网络上流传的一封英国《中国季刊》总编辑提姆·普林格莱的电邮,该电邮说,剑桥大学出版社应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删除了该出版社中国网站上《中国季刊》的300多篇文章,它们大多与天安门、文革,以及“藏独”等分裂主义有关。剑桥大学的解释是,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整个网站在中国被屏蔽。

《中国季刊》被一些媒体称为海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顶级学术刊物,但该杂志文章读的人并不多。那些媒体借此攻击中国“加强审查制度”。

对外电的这些报道,中方目前没有回应,因此很难进一步核实。仅就BBC的报道来说,从不同角度看这件事,会有不同结论。

比如,既然《中国季刊》的读者范围很窄,那么剑桥出版社在其中国网站上撤掉一些文章,所产生的影响也应很小。着力报道此事的西方媒体,它们对这些本应不受关注事件的敏感程度看来不比中国相关部门低。

另外,中国有维护网络安全的多个法规,《中国季刊》在国外发行,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剑桥大学出版社本来也可尽享英国法律所赋予它的出版自由,但外电报道说它在中国设立了一个服务器,希望开发中国市场,这样一来,它就与中国法律产生纠葛。中国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只要依据的是相关法律,就没什么可指摘的。

中国屏蔽了境外互联网上一些对中国社会来说有害的信息,这样做是为了中国的社会安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至于这种屏蔽是否对中国也有不利的一面,这也是我们该操心的。中国会不断总结经验,把握对外开放和阻止外部有害信息渗透之间的最佳平衡,从而实现自己稳健、可持续的进步。

西方各种机构可以在这方面很自由地进行选择。它们可以不喜欢中国的做法,并且不与我们接触。正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如果它们全对,中国全错,时间会最终惩罚中国,同时成全它们对先进的保持。
如果它们认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很重要,进入这个市场是无论如何也要做的,那它们就需要尊重中国法规,“削足适履”也得干。现在的问题好像是,一些西方机构愿意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出适应性调整,而另一些人和力量则为看到这些很不高兴。

但这应当是它们彼此之间的官司,它们此方可以骂彼方“没骨头”,为中国市场的“五斗米”折腰。彼方也可以回应此方“站着说话不腰疼”等等。但最可笑的是,西方有一些人不是骂另一些人“没骨头”,而是骂中国“强势”,为中国的法规能迫使一些西方机构尊重中国的规定而忿忿不平。

其实这部分西方人是最蠢的,他们连这个世界上的基本法则都不了解,却以为自己又聪明又讲道义,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样子有多可笑。

西方的价值观和西方的利益长期处在人类社会的中心位置,这是西方的超强实力所造就的规则。这根本就不是道义,而是强权。如今中国强大起来,有了维护自己利益的能力,我们当然会采取相关行动。请注意,中国互联网法规都是自保型的,而不具有对西方的进攻性。我们连自我保护的权利都没有,一些西方人从过去几百年遗传来的习惯是不是该变变了?

《中国季刊》的资料库有几篇读者不多的文章,以及那几篇文章后来在中国互联网上找不到了,都非大事。然而不错,往大了说,它们触及了双方各自在意的原则。那么谁的原则更契合这个时代,这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而是力量的博弈。时间会最终裁定谁对谁错的。

相关阅读:【立此存照】国际社科期刊网站应中国要求撤下300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