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ID: raistlin2017)

01

有很多战争电影,其实是非常美化战争的。

看多了那些战争片,每一个小男孩都会想提着枪走上战场。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都流行那种特种兵大杀四方,扬我国威的战争片,以及“我是兵王”,然后去世界各地耀武扬威的战争小说。

反正里面无论怎样的战争,主角都能做到在枪林弹雨里散步,都像武侠电影一样威风。

无论是国内之间的内战,还是抵御外侮的抗争,一例是以一种轻漫浅薄的态度对待胜利和失败者。一场战斗下来,无论将帅还是士兵,都幸福得像是参加了一场盛筵,衣装鲜亮,神彩奕奕。

战场上,见不到炸得破碎的尸体,见不到伤者的哭喊惨叫,见不到一个正常人在血雨之后的惊恐,更见不到对同类相残之后的伤悲。

最残酷的大概就只有我方配角被敌人抓住后经历无论怎样的拷打都不说的硬汉,而这也主要用来表现我方意志的顽强。

我有个远房弟弟,是这种电视剧的狂热粉丝,所以虽然他比较胖,也几乎不进行体育锻炼,但就是幻想着哪天自己能带着枪走上战场,给敌人都来上那么一下。

耀眼,威风。

当然比较小的时候我也一样,那时候看多了各种各样的老派战争片,中国的外国的都有。

看到有主角光环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能打一百个日本鬼子,或者是红军长征把国民党耍的团团转,看到开了挂一样的史泰龙施瓦辛格一个人能打一个团,在枪林弹雨里挺直了胸膛,生怕子弹打不中自己。

一直看到热血沸腾,也想上战场。

我爷爷是个解放战争老兵,我把我的想法说给他听。他笑着说小孩子去军队里历练两年是好事,但是真的打仗就算了,战场不是你想象的那回事。

我现在还记得然后他顿了顿,沉默了一会儿,想说点什么又觉得和我这个小孩子没啥好说的,最后只是说,小孩子还是不要懂的好,反正真的打起仗来就没办法这样生活了。

后来我知道他有不少战友去了朝鲜战场,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02

现实战争和大部分战争片的区别就在于,战争片有一个主角,我们都会把自己代入到那个主角中去,而主角一般不会迷茫,不会恐惧,不会害怕上战场,也不会刚出场毫,无意义就被炸死了。

就算死,也是完成了任务以后慷慨就义,带着永远昂扬向上的大无畏精神。更别说现在抗日神剧里那些身怀绝世武功,偶尔表演一下手撕鬼子,飞镖射飞机,八百里外一枪蹦掉鬼子狙击手的神人了。

就在这场战斗中,他把一个鬼子活生生撕成两半

然而现实的战场上你不是主角,现实的战场上根本就没有主角,那是一个杀人合法,被杀也合法的地方。无时无刻不担心被流弹击中,无时无刻不害怕踩上地雷。

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电影《敦刻尔克》中有上面这个镜头。

表现的是一群准备排队上床的英国士兵,在经历了数周的围困之后,听到德军轰炸机时的情形。

没有大无畏的舍身忘死,没有坚定勇敢的眼神,有的只有如同惊弓之鸟的士兵,恐惧地埋下头去,期待自己运气不要太差,成为被炸到的那一个。

要知道导演诺兰是个英国人,这部电影说的是“一次胜利的撤退”,法西斯德国是全世界人民厌恶的恶魔,很多人说“电影虽然说的是撤退,逃往,但还是表现出了英国人坚定的勇气”——在这么多前提下,英国士兵还是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为什么?

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如此。

轰炸机的轰鸣声,不知从哪会冒出来的冷枪和流弹,到处是硝烟味,中弹的部位漆黑,明明中弹了还在挣扎的肉体。

打胜仗的时候还好,一旦溃败,就是从心理上的崩溃。

用近乎完美的镜头,极度克制的笔调,近乎完美的还原了当时战场的情形,就是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03

更别说即使打完仗回来,还有数不尽的痛苦在等着。

在美国,有无数参加过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老兵,一生都在PTSD(战争创伤后遗症)中度过。

表现为:

1、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境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

2、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而且这种回避反应可能无意识化,即表现为“遗忘”。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它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

3、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事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进一步还表现为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一个十九岁的男孩比利林恩,因为家庭的变故需要穿上军装,去到陌生的国家,听着长官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

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吓得跑开,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因为一个偶然的镜头成了国家的英雄,在那同时,他曾经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怀里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鲜血,有战友的,有敌人的。

然后回来以后,国家突然说他是英雄,还给他们办了盛大的PARTY,在PARTY上又唱又跳。

在放烟火的时候,他一个哆嗦,出现幻觉,仿佛又到了那个危机重重的战场上。

这就是PTSD,可能一生中无时无刻不会回想起战争时的恐惧与战栗。

有一些小数据是:

美国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军人。

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万退役军人中,有45%正在申请残疾补助。33%已确认具有和役期相关的残疾。

这些军人里,20%左右被确诊患有PTSD或抑郁症,剩下的80%里有许多人不愿意进医院,不愿意看心理医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

可悲的是,即使恐惧,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到战场上去,因为除了战场,他们现在还无处可去。

更可悲的是,还有更多人连活在PTSD的资格中都没有,他们永远留在那了。

而同样的痛苦,其实在中国的士兵身上也有,只不过我们社会普遍还没关注到相关题材。

比如:

一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过越战的前辈对我说:猫耳洞里湿热难耐,蚊虫叮咬,很多战友浑身烂得连裤子都穿不上,平时不打仗时,大家甚至连裤子都没穿。你能想象这样的不雅镜头吗?你能从这种“不雅”中,看出的是士兵的伟大还是猥琐呢?许多人,从猫耳洞出来半年都不敢抬头走路,怕碰头;更不敢轻易出脚往可疑的地面上走,怕遭地雷。有的人的噩梦,一做就是几十年。

还有: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全国各地有医院成立专门病房,有到环境好的僻静处修建医院,如山东戴庄精神病院于1952年接收第一批回国治疗的志愿军战士54人, 之后需要治疗的战士陆续住进这里。一些人闷闷不乐,孤独地躲在墙角;另一些人则爬上两层楼高的天主教建筑,隔着铁栏杆打打骂骂,喊着“冲锋”“消灭敌人”“卧倒”“射击”。附近的村民把这两种病人分别称为“文疯子”和“武疯子”。

去问问上一辈人,普遍会有印象。

04

现在的一些战争片有毒,动不动就让人感觉打仗是很爽,很酷,很威风的一件事,确实,里面的士兵很帅气,爆破,战争场面很绚丽。

但如果大家对战争的印象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就会有一堆非常狂热的人民,每天叫嚷着要打仗。

因为觉得战争很热血,很青春,很帅气,于是更容易被政客利用,去发动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以增加政客的支持率。

因为觉得士兵打仗很帅气,很爽,所以看不起那些在战争中受心理创伤的士兵,认为他们都是懦夫。(艾森豪威尔就干过这样的事。)

但是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士兵也是人啊!

战争是非常非常残酷的一件事,只要打仗,一定是所有人都受苦,所有人都受伤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反战,为什么要make love, no war, 为什么最好的战争电影一定是反战的。

并不是说别人侵略过来了,我们不反抗,而是要让每个人都明白,战争的代价是什么。

让试图发动侵略的国家的人民都对政府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让抵抗侵略者国家的人民都善待他们勇敢的士兵。

比如越南战争爆发后,一开始美国人甚至以为自己是正义的,直到后来,勇敢的记者们从前线传回一张张战场真相的照片,加上美军伤亡惨烈。

美国人民逐渐上街游行,最后演变成全国性的大事件,所有人都走上街头,高举牌子“把我们的士兵,我们的孩子活着带回家!”

强烈的国内压力也成为美军当时退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是在越南战争中已经造成了超过15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越南人。

05

之前诺兰曾经采访过一些经历过大战的老兵,咨询他们对现在的战争片有什么看法。

老兵的回复很简单:

现在的战争片中上至将军,下至士兵,似乎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清楚他们的目的,他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但是真实战争不是这样的,真实战争中更多的是被推着走,会恐惧,迷茫,疲惫却不得不不走的士兵。

而且他们在战场上的时候,很多还是孩子。

那么,狂热的人民们,你们又哪来的权利,让别人的孩子,让勇敢的士兵们为你们的狂热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