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在家中做饭,可在餐厅厨房却少见她们的踪影。背后,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厨师职业化与父权制合谋把女性赶出了厨房。最终,一切劳动设施、职业文化、劳动关系的问题都被归咎于女性自身。女性真的天生不适合做厨师吗?这个锅女人不背。
作者 | 林深 布谷
今日起,第27届中国厨师节在重庆举办,提起这些节日的主角——那些美食的缔造者,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粗壮敦实、油光满面的男性形象。事实也的确如此,厨师是一个几乎被男性垄断的行业,在历届中国厨师节中的厨师中,亮相的名厨多为男性,却少见女性的踪影。
与餐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家庭厨房都被女性占据,女性在家做饭被视作理所当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作为对女性的褒奖沿用至今。
女性在餐厅和家庭厨房的位置天差地别,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在家做饭的总是女性,到了厨师职业领域,女性却消失了?
在厨师的招聘环节,女性就感觉到了来自雇主的深深恶意。高晓就是一个梦想成为厨师的女生,在参加了两个粤菜培训班后,她取得了中式烹调师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却在招聘时被拒之门外:
今年6月28日,高晓看到这家公司在网站上招聘厨房学徒,看了一下任职资格都十分符合,面试之后被告知招满人了。后来却发现用人单位依然在发布同样职位的广告。高晓无法理解,打电话去询问才发现对方拒绝她的理由是因为厨房不招女生。在那之后高晓多次询问,对方都以性别的理由拒绝,甚至把网页上的招聘信息也改成了只招男生。
——亚洲自由电台 《女性进入餐馆厨师行业难上加难》
即使成功进入后厨,迎接她们的却是女性不友好的劳动条件。女厨需要和其他的男性一样,在餐厅厨房里每天12个小时连轴工作,忍受油烟和高温,搬动几十公斤的食材——这对于许多女性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在后厨,工作对体能的要求被粗暴地等同于对性别的要求,因而在体力方面占有优势的男性成了厨房绝对的中心。
除此之外,男性气质主导的职场文化让女厨师们很为难。在这里,“任何情绪的表达都会被标签为女性的软弱特质,并被认为是扰乱工作环境”,而高体能成为厨师最重要的标准被夸大:
在大多数并不那么注重管理和菜色品质的普通餐厅里,主厨或老板常常在男厨师面前公开表达对女厨师的不满,称这些女厨师笨手笨脚,动作不够麻利,力气也不够大,搬不动食材,根本无法承担消耗巨大精力的工作强度。
——澎湃《为什么餐厅里的大厨大多是男性,家里做饭的却是女性》
另外,爆粗口、说荤段子等具有男性气质行为无所不在,这成为一种文化压力,迫使女厨师改变脾性而不得不把这套厨房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性格和行为,以防止在厨房的“丛林法则”中被淘汰出局。
一些受访的女厨师表示,自己努力克服身体的薄弱感和感情的波动。她们学会了控制情绪,学会了如何去接男同事们抛出的荤段子,甚至学着从身体上改造自己,通过锻炼身体、剪短发等方式让自己看上去更“男人”。
——澎湃《为什么餐厅里的大厨大多是男性,家里做饭的却是女性》
厨师行业对女性不友好的氛围也渗透到了厨师培训的领域。
在受访的三十三位女性行政总厨或餐厅老板中,许多人表示她们在烹饪学校学艺之时就被区别对待:女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比男生少且难度低,因此只能靠自学;这种现象可能系统性地导致了一部分女性厨师技能不过硬。
——知乎日报的《大厨怎么都是男的?女大厨上哪去了?》
总之,成为厨师难,成为女厨师更难。当男性特质在厨师行业合理化,成为一个女厨师就意味着要忍受就业歧视、低薪筹和低评价,还要被迫用男性气质自我塑造,才能在这个对女性不友好的空间中艰难前行。
1、体力决定论:女人娇弱男人壮,后厨节奏你跟不上
@百度知道热心网友1
我见过的女厨师通常都是做面点,冷菜,水果拼盘,如果女厨师要站炒锅的话,基本没有,因为一个锅就六七斤了,女厨师拿得动吗…,你去饭店的话,我想基本没人要,因为饭店基本没有面点
@百度知道热心网友2
女人是家庭主妇都会做菜,但是女人很娇小很柔弱,那里比的上男人有力气有速度?所以我觉得饭店为什么不聘请女厨师,重点就在这!
2、淑女论:后厨男人爱裸爱抽烟,女孩子家家躲远点
@Hu Mia
现在的局势是男厨师占大多数,女孩子家家混里面,在很多人看来不太’合适’。我记得我刚跟我爸说我要去做厨师的时候他反应很强烈啊~列了很多理由反对,其中一条就是人家夏天都光个膀子晃来晃去,你在里面像什么样子!(我爸当时是管食堂的。。)
@安荧
我决定上班以后要做个可以和他们聊黄段子的女人!……这时候就羡慕会抽烟,可以直接递给对方几根烟的男人了。毕竟厨房里大多都是烟鬼,不抽烟的好孩子表示很郁闷。
3、女人回家论:后厨环境脏乱差,拉低女生颜值,不利女生保养,当女厨师容易嫁不出去
@渴望简单
但是要知道当厨师很累的,跟搬砖一样幸苦,而且油烟也会对皮肤不好,也不能化妆打扮后去工作。
@迷乱了心魔
环境脏乱差,五星酒店也是一样的。女孩子天生爱美,你觉得你可以抛弃化妆什么的,你就去。
@梁杰
三十二岁前生孩子吗?职业的话,28岁,不会太推荐,辛苦累。
女性真的天生不适合当厨师吗?这个锅女人不背。真正的原因,还要从资本主义发展以来的厨师的专业化和传统性别秩序说起。
在做饭这件事情上,男性并非一直都占据主流。相反,在中国古代,女名厨并不在少数。古代十大烹饪名厨中,有6名女性,包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董小苑和萧美人。在过去的大家族后厨甚至皇家的御膳房中,不乏女性主厨。类似地,在17世纪的欧洲,从意大利嫁到法国的法国王后凯瑟琳更是现代法国烹饪技术的开辟者,至今,我们依然可以从法国宫廷的菜单中感受到意大利料理的影响。可见女性不仅不是天生不能当大厨,甚至在整个烹饪的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在厨师职业化的同时,传统性别分工关系却原地踏步,最终使女性在厨房“失势”。在当时男外女内的传统性别秩序下,男性顺利地在这项新兴的职业中捞得第一桶金,而女性则被留在了家里为家人做饭。当时法国的男厨师们为了保证男性厨师在专业化厨师行业中的地位,抹去女性与厨务紧密联系,于是严格区分了职业厨师和家庭厨务的关系,即使在餐厅后厨,也不允许女性参与主菜的制作、不能参加专业的厨艺培训或比赛。女性从此被迫告别大厨的历史。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并非天生不适合当厨师,在资本主义的产生之后,父权制度从一开始就阻断了女性的通往厨师之路,男性也从一开始就霸占了定义现代厨师行业劳动方式的权力。
首先,后厨劳动需要体力是事实,但颠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况且有体力稍弱的女性,也有体力差的男性,对体能的要求不能等同于对性别的要求。
问:你在这条路上的第一次成就是什么?
高晓:就是学会抛锅(颠儿勺),因为之前女学员都是比会担心不能抛锅,因为力气的原因,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所有的女学员都会抛锅。还有我做的菜老师评分还蛮高的,所以觉得自己挺有天分的。
——女力:femployee《厨师高晓》
除此之外,专业化厨房本身就由男性主导,后厨的厨具设施往往也往往不会考虑女性。如果女厨师颠不起锅,那我们或许应该考虑到,这可能真的是锅的问题。
其次,把充满男性气质的厨房文化视作女生不当进入后厨的原因,掩盖了这些行为本身的不合理性。一方面,在餐饮制作区,光膀子、抽烟不利于食品卫生安全;而在工作场合讲“荤段子”,可能构成对他人尤其是女性的潜在性骚扰。餐厅后厨需要拒绝的不是女性,而是男性为中心的职场文化糟粕。
另外,认为女性应该是柔弱、爱化妆、以婚育为生活重心的,应该远离后厨的原因是厨师活儿脏,这或许只是借口。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职业安全健康无保障,实质是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剥削,即使男厨也无法避免、深受其害,这样的劳动压迫应当由后厨中的男女劳动者共同反抗。此外,以呵护女性为由,让女性回家就能避免劳累,其实只是一种男权的想象。实际上家务劳动并不比后厨的劳动更加轻松,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却被视作理所当然。
如果说厨房是这个男权社会的浓缩版,在一个微观世界中建立起了排斥女性、充满男性权威的职业文化,那么厨房外的社会无疑是它晕开的底色。认为女性天生不适合当厨师的观点盛行,把一切劳动设施、职业文化、劳动关系的问题都归咎于女性自身,不断强调女性需要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来适应这个社会,甚至鼓励女性回家,其实都是对女性的压迫。
为了让拥有厨师梦的女性以及正身处职场不公中的女性获得更友好的职场环境,女厨师高晓正在努力拓展后厨中的女性空间。
今年九月,中国第一起因涉嫌就业性别歧视而提起的诉讼案在广州开庭。从小热爱烹饪,并取得厨师资质的高晓女士在遭遇广州惠食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就业歧视后,将这家酒店状告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后者经调查后裁决,厨房学徒的劳动强度并不属于不适合女性从事的范围,酒店没有理由拒绝高晓。同时,酒店的行为还构成了性别歧视,因为它“因招聘者性别而产生区别、限制以及排斥行为”。原告胜诉。
如今,高晓已经收到惠食佳公司的道歉,但行动仍在继续。在中国厨师节之际,高晓将给中国烹饪协会寄信,倡议女性友好的厨师就业环境,信中建议加大对反性别就业歧视的宣传、加大对性别歧视的监管以及加强对女厨师的培训。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抵抗劳资压迫,需要更多遭受不公的职场人发出声音,也需要更多行动者的行动。权利未平,抗争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