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知识分子(ID: The-Intellectual);作者: 沈丹丽

中山大学因教师张鹏涉嫌性骚扰事件陷入舆论风波。图源:commons.wikimedia.org

在中国,性骚扰仍然是高校无法直面的禁忌话题。

中山大学昨日公布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师张鹏涉嫌性骚扰多名女学生及女教师的通告,处理意见全程未提“性骚扰”三个字,侧面印证了“性骚扰”是一个无法直面的禁忌话题,同时也折射出中国高校应对性骚扰的机制缺陷。

7月8日,来自网易“人间 theLivings”的一篇名为《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文中的主人公,中山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青年长江学者的张鹏,被披露在2011年至2017年对多位女学生及女教师性骚扰。这一行为在今年5月已被五名女性向中山大学纪委实名举报。

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越来越多的网友转发,表达对文中张鹏性骚扰行为的不满。还有一些中大学生在文章下面留言,表示并不是第一次听说张鹏这样的行为。

今年4月份,张鹏被举报过一次,当时他对一位大一女生进行性骚扰,接近性侵。在视频监控等佐证下,中山大学决定予以张鹏党内警告的处分。但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本科毕业生、“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反性骚扰关注小组”成员之一的小穆等中大学生看来,这相当于最低级别的处分,张鹏的权力、在实验室的工作等均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他依然有机会接触到学生,并继续利用自己的身份实施性骚扰。

今年5月,张鹏再一次被举报,涉及他在2011年至2017年六年间持续的性骚扰行为。两个月过去,学校并没有给予举报者任何回复。

7月9日、7月10日白天,《知识分子》多次电话联系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被告知负责此事的老师有事,无果。电话联系并短信张鹏本人,其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短信没有回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师张鹏被指控性长时间骚扰多名女生。图源:http://ssa.sysu.edu.cn/teacher/2494

直到7月10日晚,中山大学的官网发布“情况通报”,公开对张鹏的处理意见。

主要内容包括:一、针对4月8日校内一女生的举报,学校于4月23日决定给予张鹏党内警告处分。

二、针对5月4日校纪委收到的校内另一名女生对张鹏的实名举报,举报内容涉及其他女生,学校决定给予张鹏警告处分(政纪);对张鹏作出停课处理,停止其任教资格,取消其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终止与其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合同,并报请主管部门,取消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情况通报

我们注意到近日网上关于我校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教师张鹏存在有违师德师风行为的信息。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今年4月8日,我校纪委接到校内某女生的实名举报,反映张鹏存在有违师德师风的不当行为。当天校纪委即通过调查谈话和调看监控视频等方式,对举报内容进行了初核。经学院和学校审查,确认张鹏存在违反党员生活纪律的不当行为。4月23日,根据张鹏所在党支部、学院党委的讨论和建议,经中共中山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2018年第1次全体会议审议,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决定给予张鹏党内警告处分,并于5月3日向举报女生反馈调查和处分结果。

5月4日,我校纪委收到校内另一名女生对张鹏的实名举报,举报内容涉及其他女生,学校及时开展核查。6月29日,学校纪委、监察处及相关部门就新调查核实的情况进行集体审议,决定建议学校给予张鹏警告处分(政纪)。7月2日,2018年第8次校长办公会审议了相关调查结果和处分建议,基于张鹏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实,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第二十条第七款和《中山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九款规定,决定给予张鹏警告处分(政纪)。同时,责成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启动相关程序,以停止张鹏的教学安排、教师资格和研究生导师资格。
根据校长办公会议的决定,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启动相关程序,对张鹏作出停课处理,停止其任教资格,取消其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终止与其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合同,并报请主管部门,取消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

中山大学始终坚持师德为上,对任何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无论是谁,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容忍,坚定地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感谢广大师生校友与社会各界关注学校发展,欢迎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监督。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教师工作部

2018年7月10日

对于校方在短时间做出的回应,小穆感到了些许安慰。她同时提出,通报里只是说了停止张鹏的任教资格和研究生导师资格,而没有提到停止的期限,是否会过了风头就恢复张鹏的教职不得而知。

她还表示,校方在整个通报中的用词非常谨慎,一直没有提到“性骚扰”三个字,而是用“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等词来代替,侧面印证了“性骚扰”是一个无法直面的禁忌话题。

小穆最后强调,虽然通篇都是针对张鹏个人的问题,但这背后是更大的机制和缺陷问题。她希望今后自己所在的“反性骚扰关注小组”,能够和社会上更多的人一起,去进一步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

“现在的处罚只是后续,而不是结果。”已经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毕业,同样是张鹏性骚扰受害女生小陈对《知识分子》说。“最重要的是引入机制,让女孩们可以不用以非常大的成本去获得保护,不用以超越常人的勇气去承受各种调查和舆论,然后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等待,才得到如意或不如意的结果。”小陈说。

因为高校仍然缺乏针对性骚扰的预防和应对机制,面对性骚扰,女孩们只能通过事后不同渠道的举报来被动地保护自己。

联想到中国高校近来发生的多起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事件,中国高校需要提供一个环境,一个健全和有效的机制,使每个学生、教职工都能够正常而便利地保护自己。每次性骚扰事件被曝光后,就有声音呼吁建立高校性骚扰防范机制。今年年初,教育部表态将研究健全高校预防性骚扰的长效机制。据了解,直到今天,中国还没有一个高校出台针对性骚扰的制度。

性骚扰显然并不仅仅有关“师德师风”。对张鹏性骚扰的指控中,还包括他对新来的外国语学院女教师的骚扰,她并不适用于学校对张鹏的处分条款。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小穆”和“小陈”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