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大多数人可能不假思索地说:吴承恩。但在“六学会”眼中,可能第一反应是:难道是六小龄童?

不然的话,江苏淮安的旅游景点——吴承恩故居,墙上为啥贴了六小龄童的头像,院里也立着六小龄童的塑像呢?

要不然,吴承恩故居广场为啥会被命名为六小龄童广场呢?

调侃归调侃,吐槽归吐槽,2016年春晚之前还万众齐呼大圣归来的六小龄童,到了2018年几乎已经到了身败名裂的边缘,连微博评论也不敢开了,也着实让人可发一叹。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说过,互联网经常喜欢掀起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在造神过后,再来一波轰轰烈烈的杀神运动,把之前树立起的神像彻底批倒批臭,踩上一万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名人有很多,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小龄童。

而互联网的“造神+杀神”运动,往往经过四个阶段,我就用六小龄童的经历来具体说明一下。

第一阶段:小有名气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一般都有点名气,提起他来能说出点代表作,但也就仅此而已。这时候,尚未登基的“神”们大都早已远离了主流的视野,微博热搜,网站头条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2016年之前,六小龄童也就是这样的状态,提起他,无非就是每年暑假重播的86版《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扮演者,极少数人能知道他还扮演过鲁迅、周恩来以及《连城诀》中的伪君子花铁干。

我有个朋友家里在上海的四川北路开玉器店,偶尔也会看到六小龄童来这里淘换点古玩什么的。

其实那个时候,六小龄童的黑点就不少,平时外出演讲的时候,就经常以比较猥琐的方式模仿周星驰和张卫健扮演的孙悟空拿棍子的动作:

另外,他那时候也没少发表要独霸孙悟空形象的言论,每次演讲都会遇到几个倒霉孩子,问他“孙悟空有几个妖怪女朋友”,任何在没经过他同意的改编影视作品或者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游戏都会被他扣上“摧残传统文化,毁灭中华经典”的大帽子。

不过尽管此时六小龄童就有些疯魔,但并没有人关心,他就像是一个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老顽固,在家里说话早就没人听的老人,再愤愤不平,也没有人理他。

如果局面一直如此保持,相信数十年后,他的这些言论也会在情怀的光芒下被自动忽略,人们只会缅怀一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感叹一个时代的序幕。

但2016年初的一次“全民请愿活动”,打破这种平衡,也将六小龄童推上了神坛。

第二阶段:声名鹊起

2015年年底,一条百事可乐赞助的广告片刷爆了网络,这条长达六分钟的短片回顾了六小龄童家族的风风雨雨,再加上2016年是猴年,赚足了情怀的眼泪。

如果说这条广告是一个序曲,那么一个月后的春晚闹剧就将六小龄童正式推上了神位。

央视的猴年春晚居然没请六小龄童!仿佛北方的朋友在年夜饭的时候没有饺子一般,引爆了网络,一时间,无数网友跑到那年的春晚导演吕逸涛微博下面骂街,骂的吕逸涛不得不关闭了评论。

相信不少人在2016年的一月底,都在朋友圈看过这张图。

几天之间,微博粉丝数只有几十万的六小龄童暴增到了四百多万。底下队列整齐的“童年男神”,“中国只有一个超级英雄就足够了,那就是孙悟空”的评论排山倒海,宛如大型传销现场。

打那之后的几个月,不管六小龄童随便发点什么,都被网友山呼万岁,稍微有点不同的意见出现,就会被众人围攻,被指责“不尊重老艺术家”等等。

一个提出不同意见的网友被评论骂了1400多条,私信谩骂更是不计其数。

一时间,六小龄童真的就像花果山水帘洞里的美猴王,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只要有忤逆之人,他只需要轻轻一挥手,就能让对方被吞没在钢铁洪流当中。

但所谓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个人站到巅峰的时候,也就是他走下坡路的时候。

第三阶段:质疑出现

一个普通人如果被大众当成了神,当然很爽,他说什么都会被信徒当做真理,做什么都会被顶礼膜拜,出席什么活动,都会有人踊跃参加,卖什么商品都会有人捧场。

但就像那句说烂了的“硬币都是两面的”一样,你上了神坛,就如同置身于显微镜之下,你的过往会被人事无巨细地发掘出来,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会被人仔细品味,细致琢磨。

而六小龄童也无法免俗。早在2016年四月份,他还处在神坛的时候,我就在知乎上提出了对他的质疑,还拿到了将近两千个赞,不要脸的说,我属于“六学会”的先驱者,如果现在是解放战争的话,我是参加过井冈山起义的那批人。

你说“一千个人眼里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眼里只能有一个孙悟空”,退一万步说,就算你说得对,那凭什么只能是你演的孙悟空呢?

你说“改编不是乱编,细说不是胡说”,但改编与乱编的标准又是谁来定的呢?照这个说法,那《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哪个不是乱编?把大唐名将苏定方写成汉奸的《说唐》是不是要按照“侮辱民族英雄”来处理?

你说“恶搞经典的应该向全国人民谢罪”,那把玄奘大师写成一个酸腐和尚,让人恨得牙根都痒痒的吴承恩又该向谁谢罪呢?而你演的《吴承恩与西游记》里居然有一段吴承恩假扮猴神吓退蒙古入侵者的桥段,这算不算“抗蒙神剧”呢?

你曾经起诉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游戏,说游戏侮辱经典,那你以孙悟空的形象代言金猴皮鞋、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又算什么呢?

除此之外,当年拍摄《西游记》前后,你与杨洁导演的一地鸡毛,说从不用替身之后被实力打脸,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灵堂卖片视频:可直接拖到30秒处观看↓↓↓

第四阶段:神像坍塌

这些质疑声在最开始并没有出现在主流视野里,更像是知乎上一群人的自娱自乐,而微博上则继续着对大圣的欢呼。
但就像林肯说的: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开始加入了质疑的行列,慢慢地,质疑成为了主流。六小龄童的微博下面,也从“猴哥”、“大圣”变成了“复读机”和“六叔叔,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女朋友”这样的嘲讽。

今年,他终于忍无可忍,和当年的春晚导演吕逸涛一样,关闭了微博评论,然而,转发里面大多数也是对他的吐槽:

从万人捧到万人嘲,六小龄童就用了两年时间,比共享单车倒闭的都快。

为什么会这样?

当完全超乎预期的名利突然砸在普通人头上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难以摆正心态,在最初的晕头转向之后,他们都会不可避免地膨胀,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所有名利都是自己应得的。

国外早就做过调查,大多数中了巨额彩票的普通家庭在最初的狂喜之后,最终都是妻离子散的结局,过得反而比中奖前落魄得多,很多彩票得主最后甚至染上了毒瘾和赌瘾,不可自拔。

这就是因为他们之前并没有足够的驾驭巨款的能力,巨额财富就像是与魔鬼的一场交易,最初的甜头过后,就会反噬自己。

而六小龄童想必也没有做好应对2016年年初的那场造神运动,在几百万人的追捧下,他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孙悟空,自己就是《西游记》,只要《西游记》还有人喜欢,他对《西游记》的一切解释,就都有市场,就是金科玉律。

但他忘了,他只是一个演员,一个文化水平不够的演员,一个演员非要做文人,还不虚心学习,是会贻笑大方的。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预言。

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预言显得异常精准,一分钟一更新的微博热搜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在所有人眼前,不管原因是好是坏,是否荒诞。

现实生活中,周围人或者真诚、或者虚伪的吹捧和赞扬,也总会让人飘飘然。

所以作为普通人,在面对突如起来的名利时,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一场小型的“造神-杀神”运动呢?

个人愚见,首先我们要感谢那些不断抨击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始终清楚,自己的观点看法、所作所为并非真理,世界上总有反对你的人(对我来说,这个人就是老鱼)。

然后呢,我们应该随时思考,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我们,别人的赞扬,到底是因为你是老虎,还是因为你是老虎面前的那只狐狸?

在风口上,一只猪都可以上天的时候,时刻铭记这是风口的功劳,而并非自己长了翅膀,或许才可以在风口过后平安着陆吧。

本文经飞碟说授权转载。飞碟说(ID:feidieshuo9527),一个主打知识百科的原创视频自媒体平台,知识从未如此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