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

几个月前,我有个不太相熟、但具有高学历的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某重大八卦事件的阴谋论解读版本。此事广受关注,事关中美两国。检方连起诉不起诉都没有决定,阴谋论小说家们已经开始构思情节,出售故事。我觉得有趣,留了个言:你相信这个?

朋友马上回复:你不相信?

“我不信。这不才刚出事儿么,来龙去脉还没弄明白呢不是?”

“看来你也应该不相信中医吧?”

“……(这和中医有啥关系?)”

“你也被洗脑了,我以前也觉得美国法律好,可是你没在美国打过官司吧?”

“……(中医跳到官司了?)”

“要是打官司碰上黑人,你就知道了。”

“……(?)”

“我以前也觉得民主是个好东西……?”

“……(?)”

我不知怎么接下去。

安顿下已经疲劳的心脏,很努力的试图找出朋友的逻辑,想要跟上节奏,好理解他的”先声夺人”。

我失败了。

叙事的模板,塑造我们的“理解”

记忆共同体(mnemoniccommunity),是个心理学和社会学概念。指拥有“共同记忆”的群体——它可是一个家庭,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国家。不过所谓的“共同记忆”,是可以被塑造和构建的。比如一个村子里的人,可能提起老张家的张三,都说他不是个东西,是叛徒。但是研究心理学的学者们总结说,很多情况下,在记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一种叙事模板。灌输之后,模板就是你的“记忆”。关键是“叛徒”的定义是谁定的,又是怎么被印刻在村民的脑海里的。如果叛徒的罪名,是误判,时过境迁之后,当真正了解张三的人都死去了,留在世界上的,就只有了这个定了性的共同记忆。

一个真实的例子是2014俄罗斯和乌克兰间发生的年克里米亚危机。那一年3月,俄罗斯将国际上公认的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并入了俄罗斯联邦,事实上接管该地区,从而引发局势紧张。俄国领导人不惜将国家带入了与许多国家的长期严重对峙中。俄国经济遭受重创。这时候,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分析人士和媒体都发现他们无法理解俄国领导人的强硬姿态,还有本国民众的热切支持。

进一步的分析,让对俄罗斯感到意外的人们了解了俄国关于这一事件的“理解”,是基于与外界不同的独特“叙事模板”。数百年来,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隐藏着一个根本性的国家叙事:1783年叶卡捷琳娜女皇曾经将克里米亚地区并入俄国版图。对女皇而言,领土扩张是守卫国家的唯一道路。在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灌输下,俄罗斯的领导人和民众自然接受和分享了这一标准逻辑,形成记忆共同体。而这又进一步塑造了他们对于历史,及当下现实的解读。

当然,这种塑造最成功的,是只有标准历史叙事的环境,比如大一统的,极权的,威权,权威叙述不容置疑的的地方。

思考,快与慢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深刻地影响了行为经济学。估计是经济学界最好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里头经济懂得最多的一个。2011年他有一本畅销书《思考,快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书中,作者将人类大脑形成想法的途径分为两类。

第一个系统,快速的,自动的,经常的,情绪的,偏见性的,非意识的。比如你看到1+1这个问题的时候,迅速给出答案的过程;第二个系统,慢的,需要动动脑筋,不太常见到,需要琢磨一下的,有意识的过程。这样的复杂例子就多了,比如你在记忆的海洋里苦思冥想,想要回忆某个片段,又或者在商场里仔细比较两件衣服哪件你穿上更好看。

当我们被某种解读和“定论”——叙事模板——反复灌输,记忆和理解都被成功地塑造以后,这种塑造可能会深入骨髓。当我们再遇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显然,第一种思维,就像你看到1+1的时候那样迅速给出答案的思维,会支配你的反应。被灌输的越成功,越是不假思索。

从这一点说,有些书念得太好不见得是好事,受教育程度高了,反而让你失去思考的能力。

中学历史课本里头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致命的软弱性,导致革命失败。为了应付考试,我历史书念得太好,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在海外生活,脑海里还时不时跳出这个语句。

在华语语境中的某问答网站“哲学/社会科学”主题下,我看到关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有人这样说:“资产阶级是不能逃脱资本主义的规则的,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不仅把人类关在了资本主义的笼子里,同时也让在笼子外可以无视游戏规则的人能够轻易践踏在这个笼子中被束缚的人。所以一旦权力和暴力稍稍晃动笼子,笼子中的人就会抱头乱窜。”

他(她)的书跟我念得一样好。不再身居故土,但我对资产阶级的观察现在方便多了,我所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到处满大街都是他们。不过似乎我身边到处都能看到的资产积极软弱性并没有超过大街上的无产阶级——大街上的流浪汉。

还好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动用了第二套思考系统,否则没有亲身体验的话,只能每日空想西方国家邪恶的资产阶级如何比无产者软弱了。不过这种仿佛盗版的记忆依然时不时跳出来折磨我的判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各种关键词不一而足:“自古以来”,“一衣带水”,“血浓于水”,……当你对关键词耳熟能详,而对历史的细节一无所知的时候,就危险了。

标准模板

有些同胞在讨论,辩论,分析问题的时候,标准模板是:通过迅速回忆自己念过的标准答案(叙事模板),给个结论。语言风格上,贴个标签是很惯用的方式。简单,迅速,不拖泥带水。至于事实,甚至权威的新闻报道,或者身边都能看到的材料,懒得去关注。碰上不同意见的时候,快速躲闪,从中医联想到司法,从司法跳转到义和团,从义和团扯上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再到百年屈辱史……。切莫忘记,语速要快,音量要大,调门要高。

某被“邪恶”国家抓捕的中国公民,引起全民关注。获得保释的时候,多少同胞弹冠相庆,歌颂胜利以及伟大祖国的国际地位。我不理解他们庆祝的是什么,保释就是司法程序完成之前,交钱,脚上带上电子的跟着设备,回去等着后续的司法流程。通常是一大笔钱的保释金就是为了防止嫌疑人逃跑。

其实对于惯用叙事模板造成的共同记忆分析问题的人,还有个更可怕的可能后果。当他发现历史叙事其实是山寨的盗版的时候,会对本来笃信的叙事产生强烈的反感——被欺骗的感觉,不好受。于是,另一个极端出现了,所有的事实都不再是事实,而是阴谋,巨大的阴谋。反正你说什么,我都不信。从此,这样的人要受人格分裂的折磨了。我有些同胞是这样的,民族自豪感和食品安全这样的议题,常常成为他们非常挣扎的智力游戏。

想不挣扎,也有解决之道。

不要光看充满正能量的鸡汤,培养自己独立的思考,找可信的事实材料,用最本能的是非标准判断。就这么简单。比如,去读一读鲜活的历史,看看每个值得尊重的个体,有着怎样的经历。

2019.01.2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