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标题:中国特色的“快慢班”,根本就是教育公平的毒瘤
作者:唐映紅 来源: 唐师三百手
教育自古以來就有一句“因材施教”,要义指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天资禀赋施予不同的教育。那么,根据学生的天资禀赋区分为“快慢班”,其本质就是因材施教的落实和践行。
道理也不复杂。每个人都不难理解同龄的孩子发育后和身高参差不齐,例如,平均身高90厘米的情况下,并非每个孩子的身高都是90厘米,也不是每个孩子身高都差不多90厘米。实际情况是,虽然大多数孩子身高在90厘米左右一个范围内,如80~100厘米,但总会有部分孩子身高超过100厘米,甚至超过120厘米;也总会有部分孩子身高低于80厘米,甚至不足70厘米。那么,给所有孩子同一个均码的衣服合适不?同一个尺码的鞋子合适不?谁都知道不合适,至少得分S、M、L几款尺码,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孩子。
孩子面对课业学习的天资禀赋,学习潜能也同样参差不齐。公共教育的大纲和考试评定标准通常是基于适合大多数孩子的天资禀赋,学习潜能来设定的,无论如何都必然有部分学生的天资禀赋,学习潜能超出,甚至远远超出大纲要求;另有一部分学生的天资禀赋,学习潜能显著低于,甚至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前一部分学生天赋决定了学校教育基于平均水平实施的教学和考试评定对他们来说“吃不饱”;后一部分学生“吃不下”。
好了,如果把“吃不饱”的学生与“吃不下”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里给予同样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评定标准,那么,教师无论怎样调整教学都无法适合所有学生的要求,要不是浪费资优生的智力资源,要不是打击绩差生的自尊,按下葫芦起来瓢。
因此,根据学生资质和学习能力,区分“快慢班”,使资优生和绩差生都能得到适宜的对待和要求,这就是因材施教。
以美国为例,众所周知,美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于同龄的中国学生,准确地说,大多数美国高中生毕业所要求的数学水平,大体上只相当于中国学生初二的水平。但对于资优生,特别是数学方面天赋出众的资优生,高中会为他们提供远远超出课业要求的“超纲内容”,也就是说,他们高中时就学习掌握了通常大学数学的部分内容,甚至远远超出中国高考的大纲要求。
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中国特色的“快慢班”,与美国针对资优生的特殊提高课程截然不同。那么中国的“快慢班”问题出在哪?直白地说,中国中学,特别是高中校的“快慢班”与因材施教恐怕屁关系都没有,纯属是应试教育的丢车保帅。它与前面所述的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教育的区别如下:
一、中国公共教育的大纲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偏难,特别是初中以后的数学教育。合理的公共教育大纲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努力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和考试得到高分,而中国学校教育数学科目的要求是大多数学生使出吃奶的劲头都难以掌握,只有资优生才能获得高分。用难的标准来要求大多数,乃至所有学生,这是打击一大片筛选和成就少数精英的做法。
二、不仅公共教育的大纲怼大多数学生都偏难,而且中考、高考的考试评价标准对大多数学生都偏难。因为中考、高考通常简单地以分数作为甄选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导致在学校教育中普遍习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乃至唯一标准。中学校,特别是高中校,区分“快慢班”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因材施教,而是集中资源确保资优生能“为校争光”,学生是校际竞争的资源,而不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既然区分“快慢班”是为了集中资源确保资优生能“为校争光”,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慢班”事实上就是被牺牲的“代价”。在分班考试中,被分配到“慢班”往往就意味着自生自灭、被放弃、不被期待、不受重视等等。
综上,尽管从因材施教角度区分“快慢班”实施分层教育是可取的,适宜的。但是现实中中国中学校施行的“快慢班”,普遍与因材施教关系不大,甚至屁关系没有,只是应试教育下学校为了取得升学考试中相对于其他学校的优势,剥夺一部分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和资源,以确保另一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为校争光”。
把它视为教育的毒瘤,恰如其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