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宪

台湾计划在各火车站加装有人脸识别功能的影像监控系统,称是为维护公众安全,消息曝光后引发侵犯人权和隐私的忧虑,11月6日紧急宣布取消。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10月29日也表示,地铁将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引发舆论争议,遭中国学者批评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台湾火车站和北京地铁

台湾铁路管理局耗资新台币2588万元(约人民币596万元)建置“智慧型影像监控系统”,其中一项功能是人脸识别功能,并称是为了预防犯罪所设。

若黑名单上的通缉犯等人出现在车站,这套系统能即时通知站务员,不过这一做法也引发合法性和人权、个人隐私等争议。


当地媒体11月6日大幅报道该计划,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媒体称,中国铺天盖地的人脸识别系统,常被人权团体批评为政府监控人民的手段,“如今强调重视人权的蔡政府却跟随中国的作法,岂不讽刺”。

台湾铁路管理局同一天紧急宣布,因为各界对人脸识别及适法性仍有疑虑,将不使用这项功能,决定取消人脸识别功能及安全特殊名单,以确保民众的隐私权不受侵害。

无独有偶,早前中国北京地铁也宣布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乘客分类安检。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10月29日在中国“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论坛”上称,北京地铁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战明辉表示,当局正研究建立人员分类标准,形成对应的“人脸库”,并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乘客进行判别,将信息推送给安检人员。安检人员再据此对应,采取不同的安检措施。他表示,此举是为了解决地铁安检效率低的问题。

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处世界领先地位,是该技术发展和运用最快的国家,但同时也引起国际关注和诸多争议。目前中国正实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黑名单上的人将遭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

人权和隐私

台湾火车站欲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是因为台湾过去曾发生台北捷运随机杀人案、及火车站爆炸案。

人脸识别功能已在台湾的丰原火车站测试使用,8月时还因此逮捕到一名偷窃通缉犯,证明有其效用,但仍因争议大而取消,台湾律师称,最大原因是政府搜集生物特征,也就是人体资讯,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于公共场所无差别识别乘客人脸,是侵害人民权利。


在台执业律师丁昱仁向BBC中文表示,目前台湾并未有法律明文规定政府能随意搜集人民资讯,通过人脸识别获取资讯的目的、内容也未有法律规范。他强调:“人民有权利决定资料是否要提供给国家使用。”

他认为,虽然在公共场所没有隐私问题,但通过监视系统、人脸识别搜集民众的面孔和行踪,已经是个人资讯,虽然的确能预防犯罪,“但国家不能因为目的正当就无限上纲”,就像警方、检查官进入一般民众住家搜索,也不能怀疑你有犯罪就直接进入,必须出示法院核发的搜索票。

虽然人脸识别预防犯罪,建置该系统立意良善,但少了相关法律依据就使用,容易引发争议。这并非台湾首次针对该技术引发讨论。

今年5月台北市曾宣布将建置 1.26 万盏智慧路灯,其中路灯有人脸识别功能,也遭质疑是否变相监控人民。当时,台北市长柯文哲回应,政府会按照个人资料保护法执行。

丁昱仁表示,政府若要使用人脸识别系统预防犯罪,就必须通过立法院立法,且清楚载明手段、目的及确定不能泄漏个资等等,可能遭盗用的疑虑也必须排除。

有媒体引述曾任台湾检察官的律师郝中兴表示,若是出于维护公众安全利益,加装监控系统属正当,并未涉及侵害隐私权和个资,适法性无疑虑,但必须符合“比例原则”。

郝中兴说,资料搜集纵使合法,后续司法警察如何盘查、临检或搜身,仍要符合警察职权规范。

中国动物园识别人脸的争议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迅速,用在维持治安方面日趋常见,但是否侵害个人隐私和人权,争议不断。

中国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针对北京将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乘客分类安检,在中国社交媒体微信上提出批评。她表示,必须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立法规制,以证明这种做法的合法性,防止公众的个人信息被商业机构或公权力部门滥用。

劳东燕强调,在没有对搜集、保管与使用的环节做严格的法律规制之前,人脸识别技术的肆意推广,打开的就是潘多拉的盒子。“我们付出的,绝不只是隐私的代价,还有孜孜以求的安全。”

最近,中国发生首起有关脸识别技术的民事案件,一名杭州大学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园告上了法庭,杭州市一家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日前规定,购买不限次数入园的年卡会员,从过去指纹识别升级入园,变成必须人脸识别才能入园,未注册人脸识别的用户无法正常入园。

郭兵认为,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被非法提供或者滥用,将极易危害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解释说,改用人脸识别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快速入园。

评论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案件的出现,显示中国消费者开始对自身隐私和权益的关注。

另外,今年5月,一名英国男子经过伦敦街头的人脸识别测试据点时,因担心隐私安全,遮着脸部想躲过辨识,而遭伦敦警方拦下,遭罚款90英镑。警方当时表示,人脸识别能够有效提高警方的办事效率,而测试是为了让他们更了解民众的忧虑,能够以更好的方式保障人民的安全。


香港示威与人脸识别

香港立法会11月6日也针对香港使用人脸及影像识别技术的情况,有所讨论。立法会议员莫乃光向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问及香港使用人脸及影像识别技术的情况。

当局回覆指目前警务处、入境事务处、机场管理局均有使用相关技术,强调生物辨识资料属个人资料,受《私隐条例》保障,政府部门在使用资料时必须符合条例。

而香港在过去四个月的“反送中”示威风波, 人脸识别技术多次受到关注,网络曾有传言指港府计划模仿引入智能灯柱及人脸识别技术,监控人民,有示威者游行时,以小型电锯锯断智慧灯柱。


虽然香港政府已经多次澄清并没有这个想法,但10月23日美国彭博社曾报道称,香港警方三年前从澳洲一间公司引入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软件,但未知是否在近月的反修例风波中使用。

报道引述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士指,警方中已有数十名警员接受过训练,学习如何使用软件。香港警方回应称,警方使用有关软件时均会遵守相关法律及指引。

CDS档案 | 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