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伍皓回应网友扔五毛的赞赏与商榷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4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前遭网友扔五毛钱纸币抗议,但伍皓的反应是一笑置之,没有斥之为“卑鄙的伎俩”,也没有“鸿忠抢笔”的失态,更没有打算“跨省”报复,而且事后表示将应邀与“掷钱者”面谈。 思宁认为,伍皓的回应相当有风度。作为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伍皓面对突发的批评抗议,能够从容镇定地应对,懂得尊重公民表达异议的权利,是难能可贵的。伍皓用实际行动促进“体制内外”“形成良好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正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提法的落实。 “掷钱者”判断伍皓属于“五毛”真是“一个公民的独立而清醒判断”吗?思宁认为,这样的判断至少不是清醒的。因为“掷钱者”并不真正清楚“五毛”的含义。并非站在官方立场上的人就是“五毛”,正如伍皓自己说的,“我本身就是宣传部门的人,我怎么能聘我自己来当五毛”(见http://news.163.com/10/0422/20/64TAM24K0001124J.html的报道《伍皓:我不是“五毛” 我是党委政府形象雕塑师》)。况且,官方立场在许多情况下是正确的,站在官方立场上也有好的站法与坏的站法之分。把伍皓这样开明开放的党员领导干部贬损为“五毛”,明显违背事实真相,也是不利于网民争取言论自由权利的事业的。 当然,伍皓的回应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例如,记者问伍皓会不会对“掷钱者”“跨省”时,伍皓反问“有这个必要吗?”“必要”这个词表达不妥,仍带有“必要”时“跨省”的警告意味。记者问“如果今天扔钱的人演讲的时候,给你一个机会,你会不会扔五毛钱给他们”时,伍皓答“那倒不至于,我素质没有那么低”。其实,对“掷钱者”的行为并不能斥之为素质低。 思宁对伍皓的评价,可参见《我看“宣传部新来的青年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a89170100c0id.htm)。有关“五毛”,请参见思宁的《理性地看待“五毛”问题》(http://www.feedou.com/articlepickservlet?commandkey=singlearticlearticleID=52d2d9c717aa990b0117bc3b5ec61160)思宁的《“五毛”与名誉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b2d496010082vl.html)。 ———————————————————————— 附一:伍皓的微博http://t.sina.com.cn/1662450871?retcode=0的有关文字: 4月22日 20:41 今天在人民大学就云南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与新闻学院的学生们交流,我还未开口说话,发生一个很有趣的小插曲,有社会人士进来向我扔了五毛钱,喊了句“五毛”。但并未影响现场交流气氛,两个半小时的讲演和对话气氛活跃,学生们对云南推进信息公开透明的经验给予很好的评价。 4月22日 21:30 有媒体问我会不会向扔钱给我、喊我“五毛”的人跨省,我说,有这个必要吗?我还觉得真是好兆头呢,我一直清贫,好不容易才被钱砸中一次。看来以后有财发了,呵呵。 4月22日 21:43 刚才“扔钱”事件的主角之一短信我:“我是今天的另一主角,也许在网上呈现的都不是完全的自己!你代表的不是你个人,但我今天表达的是一个公民的独立而清醒判断!”我回复:“是的,我们要习惯在民主的氛围下各尽其责,要学会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利,包括各种的表达形式都应得到尊重。” 4月22日 22:38 “掷钱手”又来短信:“长此以来,我们期待获得全面而透明的信息,遗憾的是,这个基础没有建立!今天,也是价值观的碰撞!”我回:“敬请以后您能更多关注云南在推进公开透明和增进社会沟通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并进而作为一个样本推动国家变革和社会的进步与向好。” 4月22日 23:10 谢谢范老师! //@范以锦:扔钱者也许对伍皓、 对国情不太了解。 我觉得伍皓是一个思想解放、 开明的官员, 当宣传部副部长能当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4月22日 23:23 整理从人民大学带回来的两大袋资料,发现除了新闻学院各位名师在现场赠我的10多本专著之外,还有发给我的证书:“伍皓先生:非常荣幸能邀请您来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政府信息公开与网络政治》的精彩讲座。”有意思的是,发现自己无意中还带回来一张伍角纸币,纸币编号:OM64181366,留作纪念当成鞭策。 4月22日 23:32 “掷钱手”告诉我她叫苏雨桐,一起去的还有莫之许。我也坦陈己见:“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宽容,但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也应该不带任何偏见地看到国家的进步。当然,进步还可以更快更大一些。我认为,体制内外应该形成良好的沟通和良性的互动去促进更大的进步,而不是对抗和对立。” 4月22日 23:52 “掷钱者”苏雨桐继续发来短信,说今天在现场“以对抗的方式”跟我见了面,还发来了彩信玉照,原来是个大美女。约我28日晚当面对谈,“推动民主社会,首重契约精神”,希望我能接受面谈之约。我想,既然他们信任我不会对他们报复,那我也应该信任他们不会对我进行人身暴力。我将履约。 今天 00:33 云南几家媒体还真都给我打来电话。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对我进行采访、报道,因为我不希望这成为我作秀的“契机”,我被网友批评为“作秀”已经太多了。敬请各位媒体朋友对这件事也都不要过于兴奋,当成件趣事茶余饭后说说就可以了,行吗?顺致 今天 00:33 云南几家媒体还真都给我打来电话。但我希望他们不要对我进行采访、报道,因为我不希望这成为我作秀的“契机”,我被网友批评为“作秀”已经太多了。敬请各位媒体朋友对这件事也都不要过于兴奋,当成件趣事茶余饭后说说就可以了,行吗?顺致 今天 00:39 你们要去多少人啊?我可是孤身前往,心里还是有点儿不踏实的呢。看在我家小小伍还需要父亲的份上,不会被绑架什么的吧?呵呵。 //@公民姚遥:鄙人就在苏雨桐和伍皓筒子收发短信的现场,还有莫之许,王仲夏等等人一同见证。28日后海,不见不散哦。 今天 00:55 当我举起这张纸币的时候,听到同学们发出一阵会心的微笑。我记得当讲到“云南首创网络发言人制度”时,我再次自然地借用了一下这个道具。 今天 01:50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3)| 收藏 | 评论(2) 您提出了一个新闻操作的学术问题。记者很容易把自己接触的信息泛化。我以后也要注意改进,共勉。//@在学术的边缘:“学生们给予很好的评价”——您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提的。我确实属于赞赏行列的,我个人也认为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生们基本上持赞赏态度。但我不知道您怎么知道“学生们”的这种评价? 做这样的比较是会得罪人的,呵呵。 //@李大头ooo:作为“有幸”被福建和云南两省宣传部管理过的传媒人,我深深知道云南宣传部不知比福建开明多少倍!这样的官员多了,是福音。也许,只有等年轻人长大,方知先行者艰难。 附二:云南官员伍皓人大校园演讲被网友扔五毛钱纸币(图) http://www.rednet.cn 2010-4-22 22:39:42 红网 编者按:4月22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思科网真演播室,参加一次演讲会。开讲前夕,三名青年把一堆五角钱纸币扔向这位官员的头顶。扔钱风波在网上引起热议。当事双方都表示扔钱行为是正常的表达意见的方式。不过,伍皓希望“不成为常态”。 红网长沙4月22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周至美 耿红仁 曾鸣)22日下午2点,中国人民大学思科网真演播室,主持人对来访嘉宾伍皓进行简短介绍后,伍皓走向演讲台,坐上了演讲席。 没等他开口说上几句,一名年约25岁的青年男子从台下走上前去,掏出一叠人民币朝伍皓扔去,并对伍皓大喊:“伍皓,五毛!”随即扬长而去。 据成都全搜索记者报道,扔钱男子姓王,自称是人大毕业生,中午专门从银行兑换了总额30元共60张面值五毛钱的人民币,“以便向伍皓先生‘致敬’”。伍皓在演讲进行到中途时,举着桌上的一张五毛钱,镇静地说,这就是刚才网民的抗议。 22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伍皓演讲遭三名网友扔五角钱纸币抗议的消息,在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及微博上不断热传,引起不少网友热议,有说涉嫌人身攻击的,有说一场行为艺术的,当然也有人称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场面在国际上很常见,官员还有被砸鸡蛋、扔鞋子的,“咱这是很文明了”。 22日晚上,伍皓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了一条消息,对自己被扔钱一事进行了调侃:“有媒体问我会不会向扔钱给我的人跨省,我说,有这个必要吗?我还觉得真是好兆头呢,我一直清贫,好不容易才被钱砸中一次。看来以后有财发了,呵呵。” 2009年,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成功把全国的注意力引到了云南。从省委宣传部主动组织“躲猫猫真相调查团”,到“小学生卖淫案”亲自上网回帖,再到要求慎用“不明真相”等词汇、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和媒体义务监督员等举措,伍皓以宣传部官员的身份,通过“新闻新政”,尝试推动党和政府的信息公开与透明,这一努力值得赞叹。 网友意见:“伍皓被扔钱是他的荣耀” 网友“xiaojuzi”:不喜欢朝伍皓扔五毛钱的行为,辱骂不是战斗,欺负人、逞能,不算本事,说不好听是哗众取宠。 网友“孙亚菲”:抗议的权利。这样表达一下何尝不可? 网友“仇美枝”:作为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伍皓被扔是他的荣耀。这个道理类似于:一个有可能被证伪的命题才有可能是真命题。同样,一个能被扔的官员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官。 网友“五岳散人”:没觉得散点五毛的真钱或者几百亿的冥钱,就算是对伍皓之流的侮辱。 网友闾丘露薇:看看施瓦辛格,被扔了鸡蛋还能开玩笑,这样会得选票,不过如果没有选票,就只能靠人的度量。 网友杨锦麟:他(伍皓)其实并不坏,颇有理性和理智,我注意到他在现场遭遇突发状况的神情,还算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