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出外旅行,逛書店是指定動作之一,即使上網買書方便得很,基本上想買甚麼就有甚麼,但是行書店時,搜到特別中意的書,那種喜悅的心情,是遠比在虛擬世界中,猛擊滑鼠放進購物籃的感覺為強的。

這次到上海,有兩間書店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首次是上圖這一間。新華書店以前給我的印象,就是又殘又舊、擺設凌亂、還要是燈光晦暗,活脫脫就是一派國營企業的本色,我這次在上海勾留七天,住的是徐家匯那一邊,離港匯廣場(顧名思義,就是港資開的啊)很近,第一天去到人生路不熟,自然先在住的地方附近走走,orientation是也,怎料到在商場內,竟有一間裝修如此有page one風格的新華書店!

不過更令我驚喜的,是第一晚吃了飯過去,見時間尚早,決定外出走走,隨心地在陝西南路站下車,發現地鐵站大堂內有一間書店。地鐵站內有商店本是尋常事,不過書店就比較特別一點,進了去以後,真有點「發現新大陸」的感覺--這間叫「季風書園」的書店,入貨眼光實在很合我的胃口,社科、文學、歷史書有不少之外,更要命的,是藝術及音樂的書雖只佔數個書架,但是所選來賣的書,真是有點「十居六七都想買」的衝動,結果嘛...第一天就砸了旅費的八分之一去買書,若非不斷提醒自己,行李塞不下的話,我想會買得更狠手。

後來回港以後,上網查查季風書園的資料,才發現它的名堂響噹噹的,都可說是旅行的意外收穫了吧。

說實在的,這種面積不大,有個性的書店,是十分「好行」的。不是說那些「書城」不好,它們的確是夠大夠書多的(福州路的上海書城,有七層那麼多,「行死人了」),但是人也多,書也多的時候,人很容易心散,又或是有壓迫感,不能隨心的選書、搜書,雅興也敗了不少。下次有機會再去上海時,應該再到那裡走走。

其二

在上海期間和朋友吃飯,說到對此地書店的印象,我說了一句:好像在上海,找到音樂、藝術類的書的機會,比在廣州或者深圳高一點。五年前初到上海,給我找到魯賓斯坦所寫的《我的年青時代》,今次一遊,買的六本書,有五本都是與音樂有關的,可說是交上了好運氣。

二號至五號四本書,都是在前述的季風書園買的。《世界的音樂》是指揮家Charles Dutoit的訪談集,《生活在音樂中》是鋼琴家兼指揮家巴倫邦的自傳,《紐約時報歌劇評論精選》應該不用多介紹,現在當床頭時的是呂正惠的《CD流浪記》,讀這名台灣學者瘋狂買唱片和搜尋唱片的歷程,除了感到非常「過癮」,也不禁發起白日夢來,想著如果中了六合彩的話,也要學他般狂買唱片,那管買了以後是否會聽(呂正惠也承認,買的多,是否會聽又是另一回事)!

至於那套《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談錄》,本來是在季風書園在來福士廣場的另一間分店「發現」的,但當刻沒有買,之後一直心思思想回去「據為己有」,但是苦無時間,但是在我離開上海之前,再行一次港匯廣場內的新華書店,卻發現店內有一套,雖然整套書要八十大元(好像有點貴),但是也得買...在回港的航程中,匆匆讀了訪問傅聰、殷承宗以及普哥利殊(Ivo Pogorelić)的數章,可讀性甚高,值得推薦。

最後那本洪晃所寫的《我的非正常生活》,純粹是衝著她是章含之的女兒而買的,其實很久以前已經知道這本書的存在,不過一直沒有買,我也覺得有點奇怪。

其三

在逛書店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這本名為《鯉》的「雜誌書」,買下它,純料是因為執面上標明「村上春樹獨家專訪」的緣故--雖然那個訪問只有一頁多一點,有關《1Q84》的提問及答案,大多已在其他媒介上讀過,頂多再加一篇村上領耶路撒冷獎的那篇感謝辭(還要是節錄!!)而已,有點「呻笨」,不過這種製作精美的「雜誌書」,令我想起以前很喜歡讀、台灣出的「Net and Books」,還有很久很久以前,本地所出的《愛+情故事》...想當年,初次接觸《村上朝日堂》的文字,就是從這本雜誌書而來的啊--不禁要說句,老了,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