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有网友观察到,“武汉新冠疫情”爆发至今,武汉地方媒体至今没有一篇“拿得出手的新闻报道”,而从11日开始当地媒体陆续发布的三篇“大作”,它们却惊呆了众人。这三篇文字或许对我们观察当地的(且不限于)媒体被内容钳制的现状并由此暴露出的报道“拿不出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ttps://twitter.com/Zhang_Creek/status/1227642230162305025
第一篇:《“疫”流而上,何不多给武汉市长暖暖心》 作者:杨剑 媒体:汉网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1日
段落选摘:
有心的网友不难发现,但凡有关武汉,甚至全国的疫情新闻,评论下方无不充斥着谴责武汉市长的声音,面对舆论的压力,这位市长不得不多在各种场合做出解释,甚至不惜“革职已谢天下”。笔者观看直播听到这句话时,再望向市长那双疲惫的双眼,眼神中透出的坚定,让人动容,今天再看到这则视察疫情的新闻,再次为这位市长默默点赞,身居高位都能“疫”流而上,我们又为何不能停止口诛笔伐,多给武汉市长暖暖心呢?
很多人说,疫情在全国的蔓延,武汉市长周先旺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可是又有谁去理性看待这位市长背后的无奈?早在疫情发生12月,武汉已将相关情况上报国家卫生部门,专家组一行也深入到武汉调研,给出了初步结论,这位市长亦非专业医学出身,遵从专家的建议有何错之有?武汉市一个千万人口级城市,又是湖北的首府,一举一动关系全局,市长先生提出的依法披露,怎能就堵不住那些口诛笔伐的网友的悠悠众口?当钟院士说出人传人时,这位市长又是冒着多大的政治风险,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封城指令?
即便如此,面对网友“拖延封城时间”的指责,这位市长在面对央视直播,敢于说出“对于一个超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封城是人类历史上没有的,可能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但为了疾病的控制,为了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安全,不惜革职以谢天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又何必站在我们的自私角度去为难别人?
疫情面前,我们这位市长迎疫而上,时时奋斗在一线,指导检查抗疫工作,这些人用实际行动在向我们显示着武汉人民打赢这场重大疫情的坚定决心,你们又怎么忍心在背后用重重谴责的舆论,来寒这些勇士们的心?非常时期,战胜疫情的曙光,也初露端倪,愿我们这些身居家中的人们,少一些愤青,多一份理性,当你们看到,那双因为过度劳累而被泪水打湿双眼的时,何不多给武汉市长暖暖心!
全文:
第二篇:《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 作者:肖畅 媒体: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2日
段落选摘:
多少历史经典,都是应时而作。汉语修辞的魅力,不是为修辞而修辞,不是为辞藻而辞藻,修辞的力量来自心灵,来自人的力量。一个民族的语言,来自一个民族基本的、深沉的、持久的力量,语言的根脉不是在“艺术史”里头,而是在中国老百姓利益攸关、生死攸关之时,都会脱口而出的那些词汇——现在,它就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之中,我也听到了一些诗词,很多的铺陈排比、引经据典,可是却那么疲软无力。那都是语言形式艺术,是语言上的形式主义,这种文风一丝不苟地传递着他们怎么无感,歇斯底里的词句背后都潜藏着岁月静好。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并不是诗歌本身是残忍的,而是一个写诗的灵魂,要经历他们所曾经历的磨难,去感受那些磨难,让语言经历洗礼。
全文:
第三篇:《“哭完还是好汉”,流产10天后她重回一线:总有人要拿起刀枪上战场》 作者:未署名 媒体:武汉晚报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2日
段落选摘:
1992年出生的黄杉从事护理工作7年,在工作中她热情负责,深受患者和家属们好评。
去年年底,黄杉怀孕了,将要当上母亲的她内心无比幸福。然而,怀孕还不到2个月,黄杉就出现了自然流产,于1月10日进行了清宫手术。
“宝宝是妈妈不好,没有照顾好你,愿来生我还能再做你的妈妈。”流产对黄杉和家人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可是,还不等他们擦干眼泪,新冠肺炎疫情就爆发了。本来黄杉的小产假有28天,但在家中了解到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科室的同事已陆续投入到抗击疫情中,黄杉决定振作起来,她要和战友们在一起,于是在1月20日主动回到科室“请战”。
“护士长说小产对女性来说很伤身体,要我还是继续在家休息调养。但我看到周围同事们忙碌的景象,就感到这个时候要和我的战友们一起战斗。” 黄杉说,当天她就换上了工作服回归岗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