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综节目《奇葩说》辩手邱晨,因为最近被翻出2014年左右在香港工作时发表在Facebook上的一些疑似支持香港占中运动的言论,在网上被大举批判。不少网友因此而呼吁举报和封杀《奇葩说》。邱晨先是发了条自辩声明,无效。昨天的最新进展是《人民日报》亲自下场批邱晨,邱晨再发声明,表示将关闭微博,退出公众视野,不再参加任何节目的录制。

对这件事,网上已经有不少声音,但遗憾的是,有一些很关键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探讨。往往只有几个不容置疑的简单结论,但缺乏推导和论证的过程,一些关键概念也常常缺乏清晰界定或者被有意无意地混淆。

《奇葩说》是个鼓励逻辑思辨的节目,但是节目六季以来的辩题,明显越来越无趣,越来越不痛不痒了。作为节目的老观众,我觉得从此次邱晨事件中,倒是可以延伸出不少值得一辩的辩题。我是辩论的门外汉,就在这里抛砖引玉吧,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

辩题一:支持占中等不等于支持港独?

这个辩题可以讨论的点大概包括:占中,也就是香港的占领中环运动,到底主要诉求是什么?这次运动有没有明确提出“香港独立”、“分裂中国”?如果有,表现在哪里?参加运动的人有很多,旁观并支持运动的人也有很多,是不是所有人的立场都完全一致?要不要进行切割细分?批评政府的某些做法,是否等同于不爱国?批评中国内地的某些人,是否等于侮辱全体内地同胞?邱晨被翻出来的那些言论,有没有哪句话是明确表示出了港独倾向?如果有,能不能指出来并加以阐明分析?现在为什么很多人会将“占中”和“港独”划等号?这个结论是谁决定的?为什么大家会认同?

辩题二:一个人要不要对自己过往的每一句话负责?

这个辩题可以讨论的点大概包括:对某个人集体翻旧账并查找污点,是一种正当行为吗?这种风气作用于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正面意义还是负面意义?生活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的言论空间是更宽阔了还是更逼仄了?邱晨在墙内墙外社交媒体上的不同表现,是否算两面派?她之所以有这种表现,是环境原因还是个人原因?为什么邱晨的言论在几年前并没有引起任何反响,而是现在才爆发危机?一个人所说的话,是应该放在所处的具体时代去衡量,还是随时可以拿现在的标准去硬套?一个人的观念和立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让当下的每个人对过去的每句话负责,是不是一种苛求?

辩题三:在某地工作挣钱,就意味着“吃人嘴短”,理应被剥夺批评这个地方的资格吗?

这个辩题可以讨论的点大概包括:收入来源和思想倾向应该挂钩吗?“吃XX的饭砸XX 的锅”这句话该怎样理解?挣了你的钱,是否就意味着从此欠了你的,应该对你感恩戴德唯命是从?一个员工能不能向给他发工资的领导提要求谈条件?一个偶像能不能指出供养他的粉丝的不当行为?一个人能不能批评他的事业所在地的种种问题?当我们说一个人在某地工作挣钱时,那些钱是靠他自己的劳动和才华所得,还是靠这个地方民众的恩赐?是一个人单方面地从某地捞取钱财,还是此地也从他的工作中获取好处,相当于一种等价交换?发钱方和挣钱方,甲方和乙方,地位能否平等?

辩题四:一个人自身立场有问题,要不要让他周围的人都承担连带责任?

这个辩题可以讨论的点大概包括:一个人犯事,要不要查他周围的所有人?他周围的人要不要跟他立刻划清界限?在我们这个社会,还要不要实行连坐法,搞株连九族这一套?一个员工出问题,要不要让其所在公司一并受牵连?公司领导要不要对旗下每个员工的思想立场负责?邱晨出事,要追究马东、马薇薇、周玄毅、詹青云等人让他们各自表态吗?因为此事举报《奇葩说》这个节目,呼吁将其彻底封杀,这是正当合理的吗?如何看待现在不少网民的这种态度?这种举报和前不久肖战粉丝举报AO3有何异同?怎么看待某些网民在批判《奇葩说》时所说的“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并表示他的批评举报也是发声的一种,应该被容忍?自己发声的结果是让对方彻底发不了声,这其中存在逻辑矛盾吗?

辩题五:怎么看待杨奇函这种人?他是坦荡有原则恪守忠孝仁义的君子,还是落井下石不仁不义的小人?

杨奇函是《奇葩说》另一个辩手,在邱晨出事后立刻在微博上表示要跟她划清界限。这个辩题可以讨论的点我就不展开讲了,因为网上的讨论相对还比较丰富。这里只提一点:如果你身边就有杨奇函这样的人,你会跟他交朋友吗?

暂时只想到了这五个辩题,希望大家都能仔细思考一下,尤其是很多急着下判断的年轻人。值得辩论的辩题,都不一定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我不希望他们落入反智的陷阱。我希望我们国家的每个年轻人都能智慧明理,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爱国。

陈牛:当你打算北上发展时,希望你想起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