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街头在警察执法过程中被一名白人警察跪压窒息而死。此事件在美国各地掀起大规模反种族歧视抗议浪潮,并在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得到响应。抗议示威活动规模之大让任何人都无法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旅美华人社团也是如此。但伴随着反歧视抗议活动的种种暴力行动,以及历史人物塑像被毁也让一些包括学者在内的华人想到了文革中的打砸抢,想到了文革中的文艺审查,让他们认为眼前所见是一场进行中的“美式文革”。相关评论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毛泽东一手发动的文革以及期间发生的暴力,是否可以与美国民主体制下的自由集会以及期间发生的暴力相提并论?被看作是美国的“中国通”的著名汉学家林培瑞先生再三强调,中美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不能一对一地比较。中国的文革是自上而下的运动,而美国的反歧视运动是由下而上的运动,两者来源完全不同。
法广:近日有些旅美中国学者评论认为,这些伴随暴力的示威活动与中国的文革相似,认为这是一种“美式文革”。主要有两个论点:一是示威活动中的暴力,让他们想到文革中的“造反有理”和“砸烂公检法”。就这次抗议活动中的暴力事件而言,您觉得它和中国文革中的暴力是否有可比性?
林培瑞:“这种对比表面上看可能有些类似的地方,但是骨子里是完全不同的现象。我不知道这些人提这种评论是无知、不了解,还是明明知道,却要把这个用来打棍子。反正这两个现象非常不同,来源很不同。一个是毛泽东在高层想斗他的所谓走资派对立面,以此发起文革;而美国(这次反种族歧视示威)是由下向上的一个运动,不是由上而下的一个刺激。所以,在这一点上,(两者)非常不同。 ”
“可能有些人打砸抢,这一点上从表面上看可能有类似的地方,但是运动的来源完全不同。很难对比。美国的这些暴力主要是趁机会去偷东西,打进铺子里去拿东西,尤其是好玩的东西,比如四个喇叭的机子,或者其他, 一些运动用品铺子特别受到损失,因为有些年轻人打进去拿什么棒球设备等等。但这与文革的暴力不同。文革是为了表现,表现我最红、毛泽东是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是一个政治比较:你是哪一派,我是哪一派,彼此相争……其中当然有个人利益,但是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政治、为了崇高、为了毛泽东的形象等等。这跟美国的暴力完全不同,(美国的暴力)完全没有这种政治因素。”
“我还是重申我原来的观察:中国(的文革)是由上而下惹起的,美国是由下而上惹的。当然不能说中国(文革)没有下边的抱怨,它(文革)当然对社会有批评,否则(人们)也不会站出来那么热心去当红卫兵,等等。但是(运动的)刺激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那时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目标不是为了偷东西。”
法广:这些人认为美国正在发生文革的另一个论点是,他们认为这次的示威活动在试图重写历史,因为游行活动推倒了一些历史人物的雕像,而且像电影《乱世佳人》这样一直被看作是经典的作品被下架,于是有人想到了文艺审查。就这一点而言,您认为美国是不是正面对一种思想审查、言论审查的状况?
林培瑞:“……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有相比之处:把雕像拉下来,是要批评过去,当年在中国,也把庙里的神像拉下来……表面上看是同样的批评过去的、批评历史的一个态度。但是,我还是那句话,现在美国的暴力活动把雕像拉下来,是因为这些人真的认为,这些是过去拥有奴隶的一些人的雕像,在这一点上,我对他们在道德上有批评,而且也很愤怒。但中国那时候(拉倒雕像)是上面的政治原因,而不是从底下发起,(人们)是听上面的,而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发出的一种愤怒。”
法广:您的意思是文革期间的所谓破四旧,更是一种政治框架下,有组织的行动……
林培瑞:“因为上面说可以破四旧、破四旧是对的,所以,去砸雕像、把雕像拉下来,是听政治的指示,是要表现我最红、最忠于毛泽东等这种想法,并不是我真觉得对过去的这些什么孔子、佛啊等的雕像,肚子里有反感,没有。那是政治目标,不是自己的观察的一个结果。”
法广:有人把抗议活动口号”Black lives matter”翻译成“黑命贵”,更多人翻译成“黑人的命也是命“。这两种翻译文字上不同,但反应的也是两种不同立场:美国社会是否已经给予黑人足够的平等权利,黑人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
林培瑞:“这个问题当然很复杂。你刚才那两个翻译,我觉得后者更接近美国一般老百姓的意思。因为 “贵”在中文里的含义是“比较贵”,“比别人贵”,但它(这个口号)没有这个含义。”Black lives matter”不是 “Black lives matter more”,没有这个含义。”Black lives matter”的含义就是应该平等,”Black lives “和别的“lives matter”一样。”
“但你的问题还包含一个更有意思的层面。黑人被压迫那么多年,很多人有负罪感,很严重的负罪感。有些黑人知道别人有那么重的负罪感,就想利用它。比如进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牌大学是不是特别欢迎黑人申请?那是肯定的。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个白人申请,即使资格强一点,但学校还是收录黑人,这是故意的,是为了把我们社会的平等的目标,作为录取的一个标准,尤其是在学界,或者比较左倾的组织里,这种倾向很明显。黑人申请工作或者进入一个学校,沾点便宜,是真的。”
法广:那是不是这种希望推动社会走向更平等的努力有些过头了呢?
林培瑞:“有人这么看。但最理想的目标是:皮肤的颜色没有关系!什么颜色都无所谓。你脑子怎么样、写得怎么样、想得如何、算数怎么样等等应该是算的。但是,黑人落后的原因是一个很微妙、很难理解的问题。因为他们是被压迫很多年,他们的学校是差——黑人的学校没有白人的或一般学校那么好,所以,他们毕业后当然弱一点,这也是一个原因。多少是因为他们的天分?多少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多少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关系?这些都很难衡量清楚。因此,政治上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说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环境不好,有人说完全是因为他们不那么努力……我觉得这些解释都太简单,而且没有人百分之百彻底地理解这个问题。”
法广:由于新冠病毒,很多旅美亚裔也感觉自己受到歧视。在这次反歧视抗议活动中,亚裔社团是否也参与呢,还是觉得那是黑人的事业,与自己无关?
林培瑞:“我观察,在街上或在电视上,有时候可以看到有中国人或韩国、越南人的面孔,但我主要觉得,这大概是第二代,是已经美国化了的华裔,他们的价值观和美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变得差不多,而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有色民族与黑人有同样的问题, 替黑人说句话,也是为我们这种人说句话……这种信念,我觉得没有太多,但我没有做过这样的民意调查。”
就形式而言,文革中的打砸抢,与美国或其他国家民间抗议集会中伴随的多种形式暴力事件的确大同小异,但是文革中的打砸抢与政治高层激励下的砸烂公检法的行为相伴而行,而西方国家民间集会并没有推翻公检法,虽然各种集会期间时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暴力事件,但这些暴力行为都将受到司法追究。
华语网络平台上关于“美式文革”的提法并非始于今日。随这次反歧视运动,一些此前在华人社交媒体传播的评论重新浮出水面,诸如“美国版张铁生”的故事。这些网络评论称,2017年一名非洲裔美国穆斯林青年申请入学斯坦福大学时,在申请书上写了一百个“黑人的命也是命”,居然接到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中文网络于是热传找到了“美国版的张铁生”。但中国腾讯网站早在2017年4月8日的跟进报道公布了斯坦福大学给这位名叫齐亚德-艾哈迈德的年轻人的录取通知书的内容。报道指出,齐亚德不是“美国张铁生”。在斯坦福大学之外,他还接到了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录取通知。而美国顶尖大学在录取新生时通常采取“整体性评价”,没有任何单一标准能够决定录取结果。招生官想要看到的是申请人在父母提供的平台上,有创造什么样属于自己的成就。您可以在腾讯网站这篇报道中,了解这位一度被华人社交媒体称作是“美国张铁生” 的美国青年更详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