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 媛

 

近日,网络流传中储粮肇州直属库“禁止外来人员携带手机和其他录音录像设备进入库区”一事。对此,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8月2日晚间发布情况说明称,公司已对肇州直属库作出严厉批评,责令纠正。

但这一纸声明并没有让围观网友满意,也无法平息7月份玉米“水泡粮”事件所引发的质疑。当时,有女子自称以接近2000元一吨的价格,从黑龙江肇东青冈荣昌收储点买到一批水泡粮和筛下物,并上传了相关视频。7月12日,中储粮派出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调查,7月14日发布调查结果称,视频反映的这批玉米数量质量问题与事实基本不符,仓内个别点位的质量问题不代表整仓玉米质量状况等。

按照中储粮的说法,除了粮堆底部个别点存在筛下物外,玉米整体良好。而那名女子拍摄的筛下物出自何处,交易合不合规,没有交代。本来这一自查自纠、模糊不清的说明,已让公众一头雾水。但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公司坦坦荡荡行事,大大方方接受四周检验,还是有望打消疑虑的。但前面的疑虑未消,现在又出现“收手机”这一看上去有点做贼心虚的操作,自然加剧了公众的怀疑:粮库里有什么东西是见不得人的?

在情况声明里,中储粮分公司称,之所以收手机,是因为电子设备产生了安全隐患,但又没有说明是什么样的安全隐患,让手机成为明火一样的禁用品。毕竟中储粮不是中石油,电子设备产生的微弱电流,对其粮食储存物而言,根本不足为患。再者,这些年中储粮一直在打造智能化粮库,通过智能设备来管理粮食数量、质量、出入库业务,进行风险预警。如果手机都能造成安全隐患,不知一整套的智能化设备要如何顺利运转?

当然,中储粮分公司在声明里还是承认了自身的错误,称其简单化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大众的错误印象。但强调不明不白的安全隐患在先,容易给人一种强词说理、搪塞推责、“认错,却心不甘情不愿”的感觉,让人觉得反思的诚意不够。今天是不收手机了,那明天会不会有其他更隐蔽的、以安全之名的限制性手段呢?

毕竟,大众所诟病的,不只是禁用手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更是其回避外界监督的态度。中储粮不是一家私人公司,不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任性胡来,而是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大国粮仓”,一举一动都牵系国计民生,一旦出了问题,肯定是举国关注,有什么权力不让人拍、不让人说呢?

此前视频中反映的“问题玉米”

这些年来,中储粮打造智能化粮库,实现收购全过程可追溯、流程可管控,一些直属库的监控系统,还能看到“仓里有没有粮,粮面平整不平整,有没有结露”,经过高清摄像头放大后,甚至“连一只蚂蚁都看得清清楚楚”。有科技傍身,加上多年的管理经验,相信中储粮分公司不是没有透明化的条件,不是做不到粮食进出的全追踪,也不是没有监管粮食问题的机制,而是——它想不想让公众看见,欢不欢迎媒体过问,有没有接受公众监督的意愿。

作为承担特殊政策使命的中央企业, 中储粮既是政策规定的储备粮食的“大粮仓”,又是收购粮食的“大粮商”,其角色的混沌、制度寻租的空间,一直让人难以放心。中粮储这些年来一直称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欢迎各方监督才是。

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的维护,还是要修复制度的漏洞,完善监管的机制,不能靠公司自查自纠、自说自话。而中储粮若想解除信任危机,改变过去的糟糕印象,更应该主动将自己摆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公众的围观。让外来人员带手机进入,允许各种外在监督,是最好的自证清白。一味地严防死守,不仅此地无银,更是对自身信誉的持续性的损害——再厚实的城墙,也挡不住公众的浮想联翩,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