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辑注:该文为8.28作者发布的一篇旧文,目前已在微信被删除,特此存档。
传说中地产商的金融紧箍咒——“三道红线”,第一次摆上台说了。三道红线是说,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央行将据此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
进会场前,他交出了手机,带了一支笔和一个小本本进去。
他扫了一眼,在座的都是熟面孔。除了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的领导,还有12家房企代表——恒大总裁夏海钧、万科总裁祝九胜、融创总裁汪孟德、中海总裁张智超、阳光城总裁朱荣斌,以及碧桂园、保利、绿地、中梁等房企的财务总。
这显然是房地产业近两年来罕见的高规格座谈会。央行副行长潘行长主持,住建部副部长倪虹等领导参会。开发商来的不是总裁,就是主管财务线的一把手。
三天后,央行官网和住建部官网同时挂出了一篇新闻通稿:《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联合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通稿里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传说中地产商的金融紧箍咒——“三道红线”,第一次摆上台说了。
三道红线是说,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央行将据此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
来的12家房企,红档有三家,恒大、绿地和融创;橙档两家,中梁和阳光城;然后就是黄色三家,碧桂园、万科和新城;绿档的好学生最多,且都是央企,它们是保利、中海、华润和华侨城。
说是座谈会,而且的确让房企一一发言。但发言基本是按照顺序来的。
最先发言的是夏海钧。他说恒大买了那么多地,且都是按照历史成本入账,这么管控似乎欠合理,应该对资产重新评估。
领导把话接了过来,说我们没精力做评估,我们以年报为准。而且评估的话,你想谁来评估?
夏海钧说的每个问题,领导都回得有依据。他的发言很快被扭转过来。
然后绿地发言。张蕴的话术竟然和夏海钧几乎一模一样。领导说:
重复的问题,后面不要说了。
地产商们很快明白,监管意志坚定。这个座谈会更像是传达精神的。“三道红线”势在必行,所以之后融创汪孟德所作的发言,更像是努力争取更多时间来降负债了。
1
座谈会看似很突然,但相关预热,年初就开始了。
从年初开始,一些央企就频频被喊去开会,国资委他们要求必须将总负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拿地王。他们甚至被告知:
拿了地王,有关部门可能考虑停掉企业的发债,并不许按揭贷款。
过去三十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玩的都是空手道。从开发贷再到按揭贷,地产商完全主导了炒楼花的游戏。
如果停掉发债和按揭,无异于釜底抽薪,对房地产业下了死手。
几年前,有一家排名前六的央企曾喊出“重返前三”的口号。现在,很多人笑话他们当时放卫星。但如果没有国资委的条条框框限制,央企的这个目标,实现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次四家参会的绿档房企,都是央企。他们分别是保利、中海、华润和华侨城。等到他们发言的时候,气氛已经轻松了。
他们其实是戴着一朵小红花过来参会的。
这两年,企业的规模的确越做越大,有五家房企冲进了世界五百强。恒大和碧桂园的总资产,也都超过了2万亿,融创总资产也已将近1万亿。
但这其中,大部分资产都是债呀。
一个总资产一万多亿的海航,已经把海南和相关金融机构拖得苦不堪言。一个福晟和泰禾,也将一些地方政府弄得极其狼狈。要是体量更大的公司出问题,对于政府、金融机构和相关利益方,都将是极大打击。
央行也苦房地产的高负债久矣。今年4月底,央行发布了一份名为《2019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调查》的报告,该报告对全国30个省市进行调查,当中最引起大家注意的是2组数字:
平均每户家庭都拥有1.5套住房,居民负债76%来自房贷。
很意外,几天后,这份声称“是国内关于城镇居民资产负债情况最为完整、详实的调查之一”的重磅报告,后来从《中国金融》微信号上低调蒸发了。
然后是7月24日,领导在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地透露了一个动向:
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听一位参加过座谈会的人士说,领导在座谈会上说的话,要比新闻通稿严厉得多。
接着就是8月16日,银保监会郭主席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他说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供需、国内外市场将同时承压,金融体系势必会遇到很大困难。
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灰犀牛这件事,金融口的领导其实说了好几年。但这次,监管部门是来真的了。
2
接下来,被叫去开会的12家企业将开始试点。他们要在一个月内上交降档方案,包括一年内如何降档、三年内如何全面完成符合“三条红线”的调整。
不达标者,监管层将对其有息负债规模进行限制。其余房企,将在明年1月1号全部铺开。
当然,所谓的泡沫,不只是上市公司财报中披露的数字。
前天融创的半年报说净负债率达到149%,大幅下降了23%。前几天,兽爷看到一份研究报告,报告里说:
融创跟地方城投公司捆绑在一起做的融资额,行业第一。
更重要的是,这份报告是一家官方研究机构做出来的。
从2014年开始,融创推土机碾过的,不只是宋卫平、王健林、祝义材、邓鸿这些落魄富豪,还有南昌市政集团、武汉地产集团、上海城投置地、山东高速集团、云南城投这些地方国企和城投。他们都成了老孙向行业老大发起冲击的助推器。
比如融创和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的合作,协议里的合作范围包括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开发、文旅旅游、新产业发展。也就是说,南昌的这家国企,把自己的所有资源在各个领域和融创共享了。
他们的这份友谊,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才能建立起来的。2012年,南昌市政集团拿下了北京东二环使馆区,楼面价高达2.5万。这块地抢到手里之后就成了烫手山芋,2年的时间都没法启动。
融创在2014年介入后, 在这里打造了使馆壹号院,用石材立面、私家电梯、进口橱柜,就让南昌市政集团彻底服气。
后来,南昌青山湖壹号、南昌幽兰特色小镇、山东齐河观澜府邸,都是两家合作。
去年9月2日,孙宏斌带着邓鸿拜访了山东高速集团,双方也是相谈甚欢,山东高速集团还特意叫上了泰山山高•康乐谷项目的负责人。
老孙看了看位于泰安的康养度假项目,就打了退堂鼓,转头去签约了济南春蕾小镇项目,总投资300亿元。
这么一大笔投资,包括了一二级土地开发,即使是融创,也有点力不从心。但这难不倒孙宏斌,项目公司55%的股权是融创的,剩下的股权,属于山东高速集团和济南天桥区的一家投资公司。
房子,融创卖,钱,大家一起出。不过这些动作,监管层也看得清清楚楚。
3
“三条红线”座谈会后,房地产游戏的主要四个参与方(地方政府、房企、金融机构和消费者),至此已经全部进入了实名观察名单。
实名制管理的好处,就是监管不用再隔空喊话,而是可以点对点整改。
经历这一轮调控,中央政府已经发现,地方政府并没有十足动力去撇清楼市泡沫。2019年有大批地方政府尝试为房地产松绑就是证明。
地方政府的难处其实非常好理解的,楼市不热,地就没人买,财政收入就会减少。
到头来,有关部门发现还是企业和个人更好管理一点。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压力,最后都落在了开发商身上。在政府操盘最得力的杭州,开发商拿地的标准只有一个——只要是正负零就敢拿,利润能到2%就已经谢天谢地,能到5%就已经烧高香了。
房地产的超额利润时期,彻底过去了。
接下来房企的选择已经不多,要么安心为政府打工,赚小额利润;要么发展别的能力,以此来说服政府给地。
至于降负债这种表面功夫,完全可以人为操作。肉眼可见的是,接下来开发商会拼命剥离资产。保留主体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未来一年内,我们也行会看到一轮密集的开发商剥离资产的公告。
对三条红线的破解,房企也有一万种办法。毕竟只有上市公司才公布资产负债指标,非上市房企基本上没法监管。
12家房企的名单出来后,很多人很意外,为什么这几年地产界最大的黑马中梁,负债率风险等级竟然只是橙色?
2019年底,一家名为华晟集团的新公司成立,宣称脱胎于上市千亿控股公司,立于地产20强平台之上。
华晟所说的这家“地产20强平台”,正是去年上市的中梁。它脱胎于中梁的商开公司,中梁把所有的自持物业都装进了华晟,但它早已经不是一个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目前的实控人是中梁董事长杨剑的堂弟杨剑清。
华晟没有太多掩饰自己与中梁的关系,甚至会对外宣称:
提炼控股公司成功因子,组织拉开,快速复制。
两家公司的体制类似,初期共享后台和管理系统。到了2020年7月,刚刚成立半年的华晟宣布,新增货值已经进入房企前100,拥有了将近90亿的货值。他们陆续在江苏的几个城市拿下项目,很多时候都和中梁并肩拍地。
华晟的注册资本金只有500万,项目公司的股权有大量质押,追溯背后的出资人,是很多杭州、上海和江苏的商人。和当年中梁崛起时的思路一模一样。
钱想流入房地产,自然会有渠道流进去。
直接给开发商画红线,实名管理,从侧面证明了泡沫的存在。2015年起,一个一个小泡泡吹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大泡沫。
上周,兽爷好友你包叔体检时做了个尿常规。医生对着他的液体端详很久,说泡沫太多,快赶上卡布奇诺了。泡沫多是因为尿液表面张力太小,张力小是因为蛋白质含量太多,根本的原因是:
肾功能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