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不是我们第一次用这个标题了,也不是第一次聊这个话题了。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当时的关于这个话题的第一篇文「我就是你们骂的娘炮」,18年的文了。

cdtimg

只是今天我改了个字,“就”改成了“还”。

「娘炮大讨论」

这个话题网络讨论周期长到可以直接捋一个时间线了——

2018年8月,最早是有某些自媒体“发起”过这样的讨论:

cdtimg

cdtimg

期间一条把法国足球运动员姆巴佩照片和TFboy三个男孩的早期写真PS在一起的微博被大量转发,原博配文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娘则国娘”

2018年,9月1日,央视在《开学第一课》里请来了四位偶像男歌手做开场表演。

几天后,一篇《央视我不接受你的道歉》的推文再次刷屏,炮轰央视邀请娘炮偶像,带坏中国下一代。

cdtimg

网传央视推出限娘令,禁止男艺人上台烫头,戴耳环。

2018年10月,安徽卫视的综艺《青春的征途》,发布宣传片《我拒绝娘炮》——

宣传片里是参与这档节目录制的六个“青年代表”,男女都清一色的化着精致的妆,带着韩式半永久的眉毛,以一种自我解构主义精神,配上拒绝黄赌毒的架势,厉声呼吁:

cdtimg

“我是95后,我拒绝娘炮!”

2020年1月,有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答复“将更注重阳刚之气”培养,引发巨大争议。

cdtimg

我们当时其实都聊过——

18年8月的时候发了一篇「我就是你们骂的娘炮」,10月的时候发了一篇「我要求这档综艺道歉」,19年7月的时候发过「我想对那个男孩说些话」,当然都被骂得很惨。

今晚是第四篇。

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新内容了,今晚的文有很多段落依旧是上面三篇文的内容。

但是这个话题会被一次又一次地被各方提起,就代表着其中的道理更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被拿出来普及——

以上的所有拒绝娘炮,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呼吁,本质上就是对男性和女性的双向歧视。

这毫无疑问。

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男性特质,女性特质这样的词语被发明被官方合理化,更是会成为校园霸凌者的“尚方宝剑”,让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

社会性别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要向很多人继续普及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性别(Gender)。

我们生来最显像的性别叫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不同,社会性别不是由生殖器官决定的,而是社会建构的,是人通过社会化过程而习得的。

所以社会性别是多元的,除男性、女性外,还有其他社会性别。每个人的社会性别认同亦有所不同,并且可能与其被指派性别不一致。

我举个例子,粉红色在1900年代初期被社会主流认为是阳刚的颜色,而现在反而被视为是阴柔的颜色,而蓝色的情况刚好相反。(例子来自知乎社会性别介绍页)

于是性别学家们就反思啊,为什么会有这种流动呢?

想着想着,性别这个词便也逐渐演化成不一样的义涵:它越来越被视为是一种属性(就像颜色),而不是一种可以明确区分的本质。

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但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偏门的概念。

1995年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问题国际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明确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向。

这一届的会议举办地,还是我们的北京。

所以,你只需要对照着这些性别研究成果,和这个25年前会议精神,上面时间线里的那些东西有多荒谬,是完全显而易见的。

对男性的戕害

首当其冲,自然是对部分缺乏所谓“阳刚之气”的男性群体的歧视。

18年的第一篇文,我们当时提到了一部纪录片,叫《面具之内》。

cdtimg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美国男孩的成长史,你能在这里不断的听到这样的话:

当你上小学,有人说不许哭,别喊痛,自己站起来;

当你上高中,有人说别像个娘们儿,“死基佬”;

当你刚刚成年,有人说别软弱,酷一点,混一些;

当你开始恋爱,有人说别被女人控制,她们随处可得;

当你在生理上成长为一个通俗意义上的男人,全世界都对你说:

"Be A Man"

(做个男人)

cdtimg

我们当年的那些推文底下,也有很多很好的男性例子。

cdtimg

娘炮+苟延残喘,就自带着一副要给你们“灭族”的气势。

社会学家迈克·金美尔在电影中也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当你去美国任何一个有大群孩子玩耍的操场上转悠,只要一个问题就能挑起争斗,

“你们这儿谁是娘娘腔?”

然后你会看见两个男孩相互指着对方说:“他是”“他是”。

那个输了的男孩会被所有孩子嘲笑,和所有人打起来,最后哭着跑掉。

cdtimg

当男孩长大点,父亲会告诉他我们家不许有人哭,谁欺负你就用拳头还回去,和多少个女孩无套性交都ok但绝不能和同性太亲密,因为你是男人。

男人意味着你可以愤怒,但不能害怕;你可以暴力,但不能脆弱;你可以痛苦,但不能说出来。

cdtimg

这种被迫的隐忍和坚强,到底会对男孩带来什么影响?

当男孩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无处言说,酒精和大麻会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

在美国,34%的男孩十二岁开始喝酒,平均在十三岁开始尝试嗑药。

“如果只有你是清醒的,你会格格不入。”

男孩们通过酒精和药物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因为嗑药醉酒的人可以哭,可以喊疼,可以拥抱朋友说爱你,不需要在意男女。

再举个离我们更近的例子,我们之前一篇聊甜剧的推文底下,有过这么一条留言:

cdtimg

“是不是没救了”这个疑问,就是很典型的“害怕自己格格不入”。

然而,男女的气质并非是天生的天然鸿沟,不断地研究证明,所谓的“男性气质”更多成型于后天环境的培养。

电影里Ian的祖父是典型性的美国白人,军队教官的职业让他从小对Ian的教育是“taller、faster、stronger”,这样才像个男人。

可Ian从小就是一头金色的长发,细细的嗓音,甜美的面孔。

Ian为了赢得祖父的认可,为了不当人群中的怪小孩,不得不加入各种球队,飞奔在运动场。

然而这些并没有激发Ian的男子气概。

中学开始,他遭受校园暴力,同学骂他“娘娘腔”,骂他“死基佬”。

cdtimg

于是Ian剪短了头发,改变穿衣风格,参加更多运动,和拉拉队长谈恋爱,压着嗓子说话。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变声的,我一直刻意压低”。

Ian甚至开始疏远那些比自己还缺乏“男子气概”的同学,比如他的朋友。

男孩们被放置在那条名为“男子气概”的轨道上,通过我们的流行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指引,和我们一直传承的“对男性气质标准及雄性特质”的设想。

同时,整个社会又在以一种奇妙的氛围,不断威胁着那些缺乏所谓“男性气质”的男孩,让他们无法呼吸。

cdtimg

反女性化背后的厌女思维

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仅针对男孩,对于女孩,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灾难。

当男孩为了能在社会中立足,不得不遵守这种规训去行动,隐藏自己,掩盖那些传统意义上和女性相关的气质,从而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

这种价值成为主流,等于是在更普遍地将厌女思维植入男孩潜意识。

不要女性化,这是在暗示他们“像女孩”是可耻的,女性气质算不上完整的人类气质。

还是用之前的那位朋友举一下例子:

cdtimg

他就非常典型,“正常的人绝不会如何如何,更别提是一个男人”,“更别提”这三个字的潜台词是就很明显地表现出了男性在女性之上的优越感。

可男女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

这张图可以说明一切:

cdtimg

“男女之间,人性更多,相似更多,差异更小。”

看不懂这个图没关系,我们再看一个更直观的实验。

纪录片里,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测试,给五万名女孩做心理测试,结果成钟形曲线,再给五万名男孩做同样的心理测试,结果同样以钟形曲线呈现。

将两个曲线图叠加,结果会有90%的重叠。

cdtimg

而两边未重叠的部分,则代表着社会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们能在高中校园里经常看到,同性恋者被污化为弱者和女性形象,同性身份的男孩永远是校园里被欺辱的那一个。

他们的“女性气质”令施暴者害怕,因为施暴者自己身上也有。

我们的教育使男孩们通过拒绝女性品质而获得存在感,当他们长大,我们发现男人不把女性当作完整的人类。

“我们给男孩们设了一个陷阱,让他们成长为不尊重女性的男人。”

cdtimg

写在最后

最后,和18年那篇一样,我想把我自己在小学时候因为“娘炮”而被校园霸凌的经历写出来。

这是第三次发了,我觉得没什么好羞耻的,该羞耻的不是我们。

cdtimg

cdtimg

cdtimg

cdt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