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慰问困难户,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尽管官方随后回应了,尽管当事人出镜现身说法了,但舆论仍旧不依不饶。
最新的消息是,城阳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已于2月4日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尽快对社会公布。
内情到底是怎样?目前官方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未出来,我们也不好妄自猜测。但流出的、且官方已经删除的照片显示,这位“困难户”确实让广大民众视觉不佳。
开始只是茅台与五粮液酒瓶,接着网民又从照片里看到更多不符合贫困家庭该有的生活品,如跑步机,家具,大尺寸电视以及高档乌龙茶等等。
一张照片,让不少人觉得比自己还阔绰。
报道说,街道办对此一一作出解释,并表示老人被网上的评论气得直哆嗦,哭喊着要扔掉那些酒瓶。
其实,家里真是摆几个高档酒的空瓶,几件还不错的家具并不能说明什么。谁家过年还不吃几斤肉?
很多人也明白,但舆论为什么揪着不放?
归根结底还是老问题。
并不是人民群众揪着不放,而是这种让人伤心的事儿太多了。
中央的好政策,到了地方就变形早已习以为常。如大家都知道的“经济适用房”,国家出台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本意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在落地时偏差的简直是离谱。
放眼全国,哪个地方的经济适用房不是被很多关系户或有钱人霸占着?以至于一位经济学家气的呼吁经济适用房干脆不要建厕所。
但结果,因为这句话,该专家还差点被围殴网暴。
更离谱的是,因为经济适用房可以拿到廉价的土地及免税,很多地方干脆明火执仗地搞“机关单位经济适用房”。
这些所谓“经济适用房”不再以是否低收入为标准,而是排队队分果果。
不排除这些领导干部中有同志确实缺房,但大部分人分到房后,要么出租要么转手暴挣一笔。 特别是前些年,各地一窝蜂地搞党政机关经济适用房,公开地对内按级别定制面积。
20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并不稀见。
这种赤裸裸的腐败,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你又没办法。很简单:监管部门的领导都参与分配了。
这是典型的好政策被用歪的案例,以至于后来不得不逐渐放弃经济适用房的投建。
但这类丑闻的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可怕到只要有好的政策落地,就有人开始钻空子,也就有更多民众坚信一定有暗箱操作。
说实话,面对这种事儿,民众有质疑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再说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老家因为有了焦裕禄而广为人知,曾经更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县,40多年来,尽管老家还有亲戚,但回去 次数很少。
由于在老家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凡是回去,三亲五邻还是要走动走动,毕竟还有很多与父母关系较好的长辈。
有年,一位即是邻居也是后来的“干亲”的老太太知道我是记者,便托我办个事儿。
先介绍下基本情况:这位老太太原本有个儿子,但年纪轻轻就因故去世了,弥留了年轻的老婆,几个年纪尚小的孩子与这位老太太。
这样的农村家庭, 可想而知的艰难。
关键是,老太太也是很年轻的时候就丧夫了。农村条件不好,一辈子不容易的老太太好早前就身体有病而长期卧床吃药。
她找我原因是听说村里有低保, 问我是不是可以帮她一家 人办理个低保。
她说,她去村或乡里多次申请就是办不下来。但据她所知,一些家庭条件远比她好的人都办完。
说实话,她们家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于是,一次工作顺路就找到一位在当地县委工作的朋友,请他帮忙了解下,是否属于可纳入低保范围。
这位朋友经过咨询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符合条件。
不久,这位老太太就托人传话给我,经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并最终为她们一家人办了三个低保名额。
我当时很欣慰。
几年后,有次再回老家,父母交代我回替他们再看望下这位邻居老太太。
党的政策好,这次来到他们家发现几年不见,之前的破屋烂瓦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小楼。
老太太依旧生活在一间还未推倒的边屋里。一张床,一张小桌,老太太卧在床上。
可以明显感觉到,日子比以前好点了,但身体却更差了。
寒暄了几句得知:孙子长大了,农村不建个好房子,娶不到媳妇,于是就东凑西借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建了这小楼。
老太太还是常年卧床,太好的药吃不起,买了些缓解疼痛的药维持着。同时,因为有三个孩子,儿媳至今未改嫁,时常需要打几份短工奔波劳命。
当我问她“低保”能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时,老太太告诉我,她一家人只吃了一年,第二年就被村里取消了。
原来,村领导得知她家盖了楼,就以这个理由把她们一家三口人的低保取消了。“我去找过村里,村里就说盖这么好的楼,不符合低保要求。”
听到这些,我心里五味陈杂。但老太太却很坦然:“我也活不了几年了,不给就不给吧,(儿)媳妇每个月都会给点钱,闺女每次来也给我点,能过下去就行。”
末了,我跟老太太说,要不要我再反映反映?老太太说:“你是通过上边找人给我办的低保,下边领导估计也有意见。”
我没再说什么。
一位村里长辈说,在当地农村,有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都吃着低保也没查,因为有关系,谁没办法。
听到这番话,我一点都不意外。作为一名常年奔波采访的记者,这种事情早已见怪不怪。但看着卧床的老太太心里仍不好受。
临走时,留给了老太太几百块钱,我想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老太太的现状只是一个是缩影。
找了很久,没有找到权威的、官方发布的全国关于低保问题的数据,暂且说一个县的数据吧:2020年8月,江苏省高邮市(县级市)发起了一项 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有419户793人 被查出问题。
我相信,这样事儿应该很普遍。
回到青岛事件的本身。不是大家对老太太有意见,也不单单对青岛有质疑,而是大家对这种社会现象早已厌恶透顶。
此次事件真相或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以此引发一场全国范围的倒查,那就善莫大焉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