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因为豆瓣差评而举报评分人的闹剧,没有出现在水军泛滥的影视剧页面,反而先摧毁了人烟稀少的豆瓣读书区。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学生,因为不认可翻译水平,在豆瓣读书上给小说《休战》打了差评;

img

没想到,有“热心网友”替那位被质疑的译者出头,找到这位学生的学校,写信举报了她;

img

遵循逢举报必处理的叙事规律,这名学生接受了“批评教育”,并在豆瓣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img

与此同时,愤怒的豆瓣网友涌入《休战》评分区,以打一星的方式,表达对举报行为的不满。

目前,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已不可见,评论区除了一篇译者自述,什么也没留下。

从过一条转评个位数的差评开始,到小圈子内的讨论、对线,再发展到找学校、举报、道歉,最终以这本书的口碑彻底被毁结束。

同时被毁的,或许还有网友对豆瓣“精神自留地”的最后一点幻想。

01

*打一星,成了他们反击的唯一方式**

这件事,在那位“热心网友”决定向学校举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皆为输家的结局。

在此之前,所有的讨论都还被限制在翻译水平这个大框里。

译者一开始针对差评的回应,只是对“机翻痕迹严重”的说法感到“不公平”;

评分学生则表示,并不怀疑“用心翻译”这一点,但是对翻译质量很失望,并列举了“您为什么不去见鬼”“在完成工作方面是个灾难”等译文内容为例。

img

你来我往,双方各有支持者加入,各有言辞激烈之处,但也还没脱离“讨论翻译”的范畴。

双方进行了一番各持己见、但保持体面的交流,影响力也只是豆瓣读书区的一则热帖。

捍卫译者的一方,出发点是差评中使用“机翻”这个词,对译者而言是很严重的冒犯。

翻译确实是一份很清苦的工作,前几天还看到有做翻译工作的朋友发文感叹,干这行,十年前是千字80元,十年后还是千字80元。

网上隔三差五爆红一轮的最美翻译,是这个圈子里金字塔顶的人。

文学作品的翻译更艰难,信达雅极考功力,大家名作版本一多,有珠玉在前,多少双眼睛会来比较、挑错。

费心费力又不怎么赚钱,翻译完了还被读者评价“机器翻译”,感到委屈、不公,没什么好责备的。

img

但站在读者的角度,买一本书看,直观感受就是内容好不好,翻译语感好不好。

没人愿意为一本“翻译水平不好但是译者真的很辛苦”的书买单。

在这个语境下,“机翻”只是对翻译水平的一种指代,用以代替“生硬”“不通顺”的形容词,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可惜,就像每一次失控的争吵一样,炮火被引向“人格侮辱”“教育失败”,引向对滥用职权的声讨。

举报改变了一切,把对翻译水平的讨论,变成了需要站队、需要分清阵营的战争。

那位举报人有业内人脉,知道操作渠道,可以找“大老爷”为自己的观点撑腰做主。

可被举报的学生没有,跟这位学生意见相同的网友也没有。

他们反击的唯一方式,就是给这本书打一星,不管有没有看过。

捍卫口碑的行为过了界,最终起到反效果,让这本好不容易出版上市的书,陷入口碑为负的尴尬处境。

img

img

已经没有人在就事论事,讨论《休战》的翻译到底好不好。

原本只是围绕一本书的翻译的讨论,逐渐演变为“职业道德”“人身攻击”“人格侮辱”“失足学生”“教育水平”“文人失格”。
这些词,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可怕。

人们还给这件事起了一个充满斗志的名字:一星运动。

当一件小事上升到一场运动的高度,无论哪个阵营的参与者,都再也无法掌控洪流的方向。

02

豆瓣早就变成了站队的战场

只是一条豆瓣短评而已,之所以让编辑、译者如此着急,甚至引发一场混战,也是因为对文艺作品来说,豆瓣评分实在太重要了。

书籍,音乐,电影……想看到对文艺作品的真实评价,除了豆瓣,我们早就无处可去。

9分起步的卖票平台不可信,互捧臭脚的小众奖项太自嗨。

只有豆瓣,真正意义上建立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直线反馈机制。

img

影响力最大的豆瓣电影评分,在普通观众心中,几乎已成为判断影片质量唯一可靠的标准。

“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网络世界信奉的法则,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

于是人人争着开麦,挑最刺耳朵的话说,抢占最多的关注。

平均、真实的看法,在这种喧嚣的大环境里,尤为可贵。

就事论事、保持交流讨论的边界与风度,这份难得的共识,在很长时间里让豆瓣的氛围独树一帜。

但豆瓣只能“尽量”,没有人能真的在评价过程中完全冷静、客观。

img

最初一批豆瓣用户的文艺气质,事实上决定了豆瓣的审美。

文艺片、严肃文学、摇滚音乐,被豆瓣评分偏爱,而商业大片、畅销书、流行音乐,则相对处于评分劣势。

豆瓣9.0的高分电影,排片不如豆瓣6.0的片子,这种口碑与市场选择背道而驰的情况,并不鲜见。

分数不一定与质量对等,而是只能与豆瓣用户的平均喜好对等。

一个在豆瓣口碑不好的演员,光靠名字就能拉低整部作品的评分;

同理,郭敬明就算能拿诺贝尔奖,在这恐怕也有一堆“没看,一星”。

img

不带偏见评分,就事论事地讨论一个作品好与不好,这即使在豆瓣也很难做到。

尤其是随着用户越来越多之后,与其他平台用户重合度增加,想要呈现平均的喜好,难度就越来越高。

有人不看打一星,就会有人不看刷五星。《休战》翻译事件里的双方也是一样,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喜好控评。

没有什么“公平”是坚不可摧的。

反而还因为豆瓣评分的确“相对可信”,诞生了一条豆瓣特供的刷分产业链。

今年315,澎湃新闻对此调查发现,有商家对豆瓣分数开出阶梯价格,最高标准是8000元开7分。

在豆瓣玩弄数据,比在其他平台难,也比在其他平台贵,仅此而已。

img

《休战》的评分已经消失了。

如果说刷分、刷好评的时候,失守的只是一个评分板块,尚能心存侥幸;

那么一星运动已经证明,不只是评分,这里理想化的一切,都在随着网络环境的恶化,逐步被消解。

03

我们正在失去就事论事的能力

这些年来,豆瓣的气质一直游离在疯狂的互联网之外。

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象征着资本无法占领的精神高地,互联网上最后一块好好说话的地方。

然而它正在失去这条护城河,连在豆瓣读书发表一条短评,都走到了需要被批评教育、删除道歉的地步。

正如我们,也正在失去就事论事的能力。

img

劣迹、抵制这些饭圈常用词汇,连豆瓣读书区也逃不过去。

在豆瓣上展开的一星运动,符合任何一场互联网骂战的基本规律。

一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打差评的学生低头道歉,书的口碑败完了,译者和出版方受到嘲讽无数,谁也没捞着好。

二是整个过程,遵循“一质疑态度、二攻击目的、三拔高事态”的发展原则;

架一吵起来,根本没人关心翻译水平的好坏,都在讨论更高、更大、更能置人于死地的“尊严”“人格”;

三是常常仗打完了才发现,参战双方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战;

交火最激烈的,不是打差评的学生和译者本人,而是自动在双方阵营里站队呐喊的“热心网友”。

他们跟这件事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好像就出于满腔捍卫立场的正义感,就撸起袖子大干了一场。

大家都活在宫斗剧里,万事以阵营为先,没人真的关心你原本想说什么。

就像《甄嬛传》里那场赏花的戏,站对了左边的就能活,站错了右边的,都不能有好下场。

img

人们习惯了“每件事的意义都一定不是这件事本身”。

所以别人的每一句话都要掰开了、揉碎了,找出其中居心叵测的关键信息;

任何点到即止的交流,都是企图“和稀泥”,必须有非黑即白的表态。

人们如此看重阵营、立场,靠站位分辨是敌是友,只要我们是队友,不管你说什么我都无原则捍卫。

站在一星运动未散的硝烟里看,那些热衷于攻击打压异见者、追到网线尽头也要惩罚对方、给没看过的书狂刷一星泄愤的豆瓣“友邻”,非友非邻。

跟其他地方的网友,好像已经没什么区别。

而战果,不过是一份道歉声明,和一本也许以后没人敢再翻译出版的书。

img

不论承载了多少文艺、精英、精神自留地的期待,豆瓣始终只是一个中文互联网平台。

它无法超脱于整体的网络环境而存在。

流量、资本、极端化的个人爱恨,如何在其他网络平台上肆虐,也就会如何在豆瓣上复制;

同样的,普通人就事论事的能力和权利如何在其他平台消失,也将如何在豆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