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一个同性恋?
这可以是日常生活里关于 gay 达或是姬达的八卦,但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
故事关于人类为「如何找到同性恋」想出的各种手段,营造出的各色恐怖。关于隐藏在浴室里的监控,排除异己的大追捕,也关于我们每个人,关于每个人可能遭遇的不公平。
这是铁幕之下的历史烟尘,也是正在进行时的大数据恐怖。
所有的一切要从七十年前说起。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高中课堂。
佛罗里达,源于西班牙语:「鲜花盛开之地」。此时正值初夏午后,阳光灿烂,树影斑驳。
「哐,哐,哐」,幽暗深长的走廊中,厚底靴重重地踩在地板上,横冲直撞。教室的大门被粗暴地打开,警察叫出了一个男孩的名字。
男孩叫做柯普斯顿。这是他生命里永远忘不掉的一天。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The Lavender Scare
审讯室里空无一物,晃眼的白炽灯不断刺激他的瞳孔。
「你是同性恋,我们已经知道了。」
「现在请说出所有同性恋朋友的名字,不然我们就把你的秘密公开。」
「我们知道你进入这里读书不容易,你不想要一切都荡然无存吧?」
男孩的生活就此被打断,坠入无尽深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样的故事在美国发生了无数遍。
由于冷战政策的接连失败,以麦卡锡为首的议员把问题归结为「政府里有敌人」,同性恋被慌不择路的政客当作了替罪羊。他们被认为存在先天的缺陷,是性变态的一种,和精神病一起被列为最不受欢迎的病人,是社会中的危险因素。
一场针对性少数群体的大抓捕就此开始。
仅在 1955~1957 年间,爱达荷州博伊西市就有超过 3% 的男性被质询,他们被迫「自证清白」,还被要求提供其他 5 名同性恋的名单。人们相互猜忌、检举、揭发甚至抹黑诬告。
混乱、恐慌笼罩了这里,「同性恋」成了一把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利剑,随时准备插入人们的胸膛。
联邦政府解雇同性恋雇员的新闻见诸报端。
九人因为同性恋活动在威斯康辛被拘捕。
钓鱼执法的政府雇员像蟑螂一样渗入了每个可能的空间,他们在浴室蹲守,假意扮演提供性服务的同性恋,一旦碰到感兴趣的人就实施抓捕;他们在学校潜伏,探听普通公民的夫妻生活……
当然,他们也没有轻易放过那个叫柯普斯顿的同性恋男孩。
被释放几个月后,柯普斯顿迎来了一个新舍友。某天,新舍友突然喝得烂醉,在他面前突然脱掉了衣服,希望和他发生性关系。
柯普斯顿落荒而逃。几周后,这名新舍友承认:他是被雇佣来引诱柯普斯顿的。
联邦政府高级官员、外交官、教授、作家、工人领袖以及其他进步社团领导人……成千上万人遭受这样压抑的搜捕,被怀疑是同性恋者的人遭遇政府和私人企业主的无故解聘,甚至被宣判从缓刑到终身监禁不等的刑罚。
也许有人能幸运地逃过一劫,但为此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活,竭尽全力伪装自己;可还有更多的人,只是因为一些稀疏平常的小事而招致压迫,被解雇,被关押,被排除在整个社会之外。
这些人的人生被粗暴地切断,在这样的「恐怖时代」里,他们只能抛弃一切,直面荒芜的未来。
就像那名同性恋男孩一样。
数十年后,回忆起被抓捕的一刻,年至耄耋的柯普斯顿仍旧数次哽咽。「性变态」、「精神病」等标签如梦魇般挥之不去。
虽然那段「恐怖年代」已经过去,但对于同性恋,乃至所有少数群体的不理解、歧视、排斥,甚至追捕并未到此终结,而是像传染病一样蔓延了开来。
2013 年的俄罗斯,一个叫做「治安维护会」的组织逐步壮大,掀起了一场围捕同性恋的霸凌高潮。
他们在网上想方设法引诱同性恋,见面后再逼迫他们拍摄羞辱性视频,辱骂、殴打、逼迫喝尿。然后再把视频发布在网上,公开受屈辱者的同性恋身份。
被问及行动原因的时候,「治安维护会」的成员说:「我觉得同性恋就是臭虫,不值得和正常人活在同一个世界」。
有时候,科学家也会被卷入。
2017 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布了一份研究,声称可以通过 AI 技术识别性取向。他们通过机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可以仅依靠脸部照片就判断出对方的性取向,且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 81% 和 74%。
研究发布后,引发了公众哗然。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照片的获取已变得轻而易举,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照片,如今这些公开照片也可能成为窥探我们隐私的窗口。
如果技术真的达到了论文所述的准确性,这也意味着,只要人工智能吞下足够多的照片,找到人群里的同性恋将变得易如反掌,甚至是,一个也不错过。
科学家是天真的,他们希望借此保护隐私,殊不知这一研究本身就可能成为刺向同性恋群体的利刃。
时至今日,世界上依然有 69 个国家将同性恋视为犯罪,在伊朗、沙特阿拉伯、也门、苏丹、毛利塔里亚以及尼日利亚和索马里国的部分地区,同性关系最高可被判处死刑。一旦泄露,带来的将是更恐怖的猎捕。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针对同性恋,针对性少数的不公平?
这也许是因为总有人轻易地把「不一样」等同于「不正常」。
1990 年的今天,「同性恋」被世界卫生组织移出疾病范畴,从此以后,5 月 17 日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该活动希望唤醒世人对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的关注,思考那些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的不公平。
然而,同性恋「去病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份由同性恋权促会发布的不完全统计名单显示,截至 2019 年,中国仍然有近百家医院在开展矫正治疗,其中不乏公立三甲医院。臭名昭著的电击厌恶疗法,花样繁多的药物治疗,目的只是为了让 TA 们喜欢上异性,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
可,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和大多数人一样呢?
不要传宗接代的丁克夫妻,不遵教条坚决离婚的女性,背离传统选择单身的个体,不要 996 选择辞职的打工人,在以瘦为美社会里偏胖的人,选择剪短发的女孩,选择留长发的男孩……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少数,每个人也都有权利选择不一样的生活。
肤色、种族、性向……都曾经或正在成为被歧视的理由。说不定某天,我们也可能因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标签,成为被指责、被声讨的对象。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我们需要为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努力,因为这关乎每一个人生存的尊严。
别忘了,所有的不同背后,我们都还是一样的人。
都该被允许勇敢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