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遭受到自己从业以来最大的滑铁卢。在面向年轻人的节目里,他和青年进行交流,最后谈到了当下最火爆的“躺平”话题,白岩松以他标志性的排比句说道: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压力一点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OK,不会吧?”

image

图源:优酷《对白》

他回应的其实是“躺平族”的几个核心议题:因为房价太高,干脆不买房;996太累,不想为资本家卖命,不要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压力大,无论如何都不会成功;谈恋爱辛苦且昂贵,干脆不结婚,不生子。

没想到白岩松遭遇到大型“翻车”现场。B站上涌现出大量弹幕,讽刺挖苦白老师。人们用他那句“不会吧”造句,彻底颠覆了他评论的严肃性。这一场“事故”宣布,在白岩松和现在的B站上的年轻人之间,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是继清华大学李锋亮副教授之后,向“躺平族”喊话的精英所遭受的最大的溃败。李锋亮在媒体上发文章,称躺平的年轻人“态度极不负责任,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而白岩松则是以一句“不会吧”来诘问,但是他们的遭遇都表明,他们无法理解现在的青年。

白岩松的“溃败”更有代表性,因为他本人几乎可以称之为“上一辈”的代表人物。作为央视最知名的主持人,白岩松以理性、严肃、“尖锐”(注意引号)著称。他和那些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不同,主持的是新闻节目,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的后续评论部分,代表央视,也代表“主流民意”。

最终白岩松被符号化了,他和王朔、陈丹青一样,成为很多虚假“语录”的作者,很多话不是他说的,也被安在了他头上。和王朔、陈丹青只停留在文艺圈的不同,白岩松的影响力更为广泛,他是中年男女的偶像。如果要选一位90年代以来主流媒体的“形象代言人”,白岩松一定是不二的人选。

他的话语策略相当值得研究。这里列两句供大家感受,“一点小风小浪都撑不住,就别想在大海里游泳了”;“生命原本脆弱,我们只能努力活着,只有活着,理想才有实现的一天。”这样的话,当然是正确的,在合适的时机,放在新闻的后面,由白老师以一种抑扬顿挫、充满理性的声音说出来,相当有感染力。

不能保证这两句就一定是白岩松自己说的,在网上有很多类似的白岩松语录,有好事者整理成了集合文档,或许对高中生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话,就是典型的“白氏鸡汤”,充满了比喻和抒情,却以客观、理性的面目出现,给人一种权威感。

image

典型“白氏鸡汤” 图源:优酷《对白》

白岩松是权威感的代言人,他的面相就给人一种可信的感觉。在央视主持人还只知道念稿子的时候,白岩松能够脱稿进行大段评论。他以略有灵气的个人评论风格,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在央视站稳脚跟,但是最终,他的个人风格和“央视风”结合起来,成为中年人的“朋友”,年轻人的“叔叔”(这一点最终失效了)——一种柔性的权威建立起来。

白老师在B站上的滑铁卢,其实也是两种媒体形式的碰撞。电视时代,那块大屏幕位居客厅的中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面对大屏幕,观众需要一个可以把家庭连接在一起的声音,需要一个“亲切的”“中听的”同时也能给人未来感的纽带。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对着自己手中的屏幕,人们不再需要那个“共同的权威”了。

因此,如果找白岩松是要疏解年轻人“躺平”的哀伤的话,白岩松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无法理解人手一块屏幕的年轻人,所以他一度出现了职业生涯罕见的慌乱,甚至有点口吃,每一句话前都用了一个“然后”,结结巴巴,但是最终他却用三个字来表达了自己的困境,“不会吧”——这是惊愕,也是对自己无法理解对象的本能反应。

说到底,B站视频观众和沉默的电视观众不是一回事,前者可以通过弹幕发声进行互动,而后者只能通过遥控器选择换台——发现每个台也都差不多。这个“不会吧”,几乎暗示出两代人沟通的彻底失败,以宣布“老一辈”无法理解今天的年轻人而告终。

image

image

白岩松称“在周边国家、大的国家中,中国年轻人买到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是最早的”,弹幕一片质疑。

年轻人的“躺平”诉求,并不是什么行动,已经是退无可退的哀告。躺下,几乎是人遇到困难后最后一个动作,“不买房,不买车,不消费,不恋爱,不结婚”,这其实只是气话。他们需要的不是斥责,而是对话,是“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对话,也是“老一辈”和年轻人之间的对话。

躺平族”用一系列“不”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其实在这些“不”背后,还有很多他们没有说出的“是”或者“要”,像白岩松这样的“精英代表”,首先要做的是“倾听”,以年轻人反弹最厉害的“高房价”为例,白岩松那句“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就是典型的房东或者既得利益口吻,完全缺乏对年轻人的善意。

但是,你又能指望白老师什么呢?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扮演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今天,我们很容易和白老师说一声“再见”,但是除掉调侃、挖苦和讽刺,我们还必须得承认,精英阶层和年轻“躺平族”的对话,还没有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