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玻璃门”和“天花板”?
看到经济观察网的消息,说是温家宝总理3月4日出席全国政协经济等界别座谈时表示,要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解决“玻璃门”和“天花板”问题。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说法,从2005年以来,类似的说法其实不绝于耳,并且像模像样的出台了不少条例,只是反映在现实的经济政策层面,让人悲凉,民营经济的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逐步陷入困局,2009年各个领域的国进民退就是例证。
这种政策意图的落空,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决策层本身缺乏诚意,政策缺乏连续性和操作性,一些政策流于形式,变成某种应景装饰,那么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另外一种解释是政策受制于多年以来形成的特殊利益群体的阻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化解于无形。通常来说,第二种解释似乎更为流行一些。在当下中国,特殊利益群体能量不可小觑,比如隐身于能源石化电信铁路等等庞大经济利益后面的特殊群体,他们上可以挟持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等等说辞),可以贯穿整个官僚体系,同时用利益相互捆绑,对抗民间和政治家发起的改革动议。
因此,尽管在公共舆论层面,垄断行业已经享受全民公敌的待遇,但是这些年来特殊集团对垄断行业的掌控巍然不动,根本没有民营经济染指的份。
我不知道“玻璃门”和“天花板”是否是温家宝先生的原话还是媒体的演绎。如果是其原话—未必是原创,起码是对民间话语的吸收, 我觉得这种转述也是有新鲜之处的,相对比与官方大段的套话和空话,以“天花板”笼罩下和“玻璃门“来比喻民间经济所处的困局,显然更加形象,更加容易获得公众共鸣。
不过把这种比喻还原到经济情境里,可以明确的是, 玻璃门和天花板都不是市场内生出来的,而是行政权力通过某种方式构建出来的, 构建的名义往往是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宏大叙事。如果不对这些宏大叙事进行解构,那么对天花板和玻璃门根本无处着手。反过来说,如果决策层总是被某种宏大叙事所吸引,比如对粮食安全,土地红线,经济主权,国家利益等词汇情有独钟,随意使用,那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玻璃门和天花板的构建和维护者。
因此,在做出一种形象的描述后,我们希望听到决策层能给出一条清晰的逻辑,能提供一个可以看得见的路径, 来打破多年以来坐大的权贵势力对市场要素的操控。通常,在经济行为中,“玻璃门”和“天花板”都是无形的,以条例,法规,红头文件或者政策偏向等形式存在,人们往往觉得有心无力,无可奈何。当“玻璃门”和“天花板”已经被各方所感受到,其导致的后果已经逐步让经济窒息的时候,如果能把它们的构成,结构和存在位置都投射出来,接受公众和媒体的检验,那么才能形成一股巨大的政治舆论场,从而对抗并瓦解特殊权贵集团的利益结构。
简单的说,目前的经济困局背后根源已经越来越清晰。从温家宝先生的形象描述来看,缺乏的并不是认知,而是政治意愿如何实现的问题。很显然,在现有政治结构下,政治意愿是一种更为稀缺的资源,以更加诡异的方式分布在结构深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和背书,现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意愿就是无源之水。
而公众如何参与?标准答案是,在充分窒息之前,人们也许都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