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15) | 标签:世博, 房地產, 科技, 文化, 价值观

瀟湘晨报专栏

———————

打电话给一个经济学家,希望他能够从经济的角度谈谈世博,他很客气的说不想谈,很简单,因为在他的眼里面,这只不过就是一个大型的地产项目。想想也是,这次世博会并不是在上海的郊区或者偏远的地方,而是在黄浦江两岸的中心区域,如果不是因为世博,要进行两岸的旧区改造也好,重新规划开发也好,那付出的成本,需要的时间,远远要比现在的多。

不过,经济学家纯粹是从政府的投入以及未来的土地收入来看世博,事实上,这次的世博会,自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是无法用金钱来进行计算的。当然不是科技的影响,因为现在的世博会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种。1876年,美国费城的世博会上出现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1970年,在日本大阪的世博会上,日本的家庭主妇看到了手机,而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但是,这样的场面在世博会上不可能再出现了,因为,没有一项科技发明,会等到世博会的那天才展现给世人,因为也许只不过是一天的时间,这项发明,就会变得过时,或者,就会有其他人,做了同样的事情,而且,是其他人让大家知道了。

所以,现在的世博会,包括未来的世博会,更多的只会是文化的内涵,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表现的话,那末世博会在未来是否还会存在,还会有国家愿意承办,都会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看看这次世博会,从中囯舘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到美国舘的学生大使,不管是用低碳环保的概念,还是把历史文化用现代化科技进行展示,说到底都是一种形象的包装,而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技手段。就算是思科这样的企业,展现的2020的生活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企业的形象广告的一种。不过也因为这样,如何把自己的国家的文化,或者价值观,用一座展馆来体现出来,那才是一分高下的地方。

在德国舘的门外,有这样几块广告牌,推介德国舘五月份的一个文化项目,色彩值-黑红金。这是德国从2009年3月开始开始,邀请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把德国的国旗这个象征力量和权势的元素融入到设计当中。因为国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以是爱国,也可以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接下来这个活动会邀请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参加。

我看到不少的中国游客在那里看介绍,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看一眼,然后很快的走开了,显得这个话题毫无吸引力。但是想像一下,数千万的观众,大部分是中国人,只要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去看了,那末对于德国这个国家,相信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同样的,美国舘这次展示的同样不是科技,而是一部短短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美国舘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希望让中国的观众感受到,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所有的这些,科技只不过是展示的手段,价值才是展示的主题。这次世博会,很明显的成为其他国家体现自己的软实力的机会,而这也正是公共外交的途径之一。

不少人在讨论,这次的世博会将会为未来留下一些什么。我想,其实不需要用如此厚重的期待。如果这次世博,让中国民众,在参观不同的展馆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不管是人的外貌习俗,还有文化以及政治制度,那其实已经很足够了,因为能够走出国民的人,虽然绝对人数多,比例却非常的小。再有,如果184天下来,在公共场合排队成为了一种习惯,那更加是锦上添花。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 世博园內的志愿者 / 2010-05-05 01:38 / 评论数(21)
  • 不应该被遗忘的那些人 / 2010-04-30 08:19 / 评论数(30)
  • 世博 / 2010-04-28 23:16 / 评论数(8)
  • 怎样的影响力 / 2010-04-22 16:48 / 评论数(13)
  • 梁文道司徒薇:从反高铁看跨境正义 / 2010-04-19 12:33 / 评论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