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者按:该提问来自知乎,提问者建议网友“以匿名方式作答”—— 大家能匿名说说机关事业单位领导都有啥来钱道道?该提问之下目前已有151条回复,大都围绕着“灰色收入”展开,中国数字时代摘录了数条知乎网友的回答。

file

CDT 档案卡
标题:大家能匿名说说机关事业单位领导都有啥来钱道道?
作者:知乎网友
投稿人:电报匿名读者
来源:知乎
发表日期:2023.1.9
主题归类:机关事业单位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Joker说公考:

不匿名,把我近十年财政系统中知道的粗浅提炼几点如下,供各位看官细品慢磨,希望纪检审计办案人员擦亮眼睛,早日清除害群之虎蝇,还百姓朗朗青天。

一、小领d层(科长,副职局分管l导)

1.把牢门闩法。比如某公司需要上报工业技改某项资金补贴,自己对照文件整理申报资料的话通过率很低,但是如果付一笔不菲的咨询费,找到甲咨询公司代劳,通过率会大大提高。这个咨询公司大概率有工信和财政双方人员以亲朋好友名义参股。

2.舍钱甜心法。对某些当地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主动关怀,嘘寒问暖,对有融资需求的鼓励他们走民间借贷。体制内人员会将资金交给小贷公司打理,并指定贷给某企业多少钱 ,年化利率一般在18—24%,当然理论上(仅限于理论上)也要承担资金风险。这种模式下小贷公司抽管理服务费,ld获得合法投资收益,企业获得资金以及后续一系列的奖补优惠政策支持,大家都乐得笑不出来。

3.虚实结合法。多见于边缘科室的科长们,比如要接待某位贵客,指定某科科长负责具体安排,其中涉及购买酒水的一般会多买。但是实际上大家喝了多少,谁也不敢保证。大部分科长会把没开的酒反卖回酒行老板,再拿之前的发票报账,老板到账后再给反点,吃两道,一般一场接待下来能搞3到4千块。像我们会务科长,年年就吃这个,干了好多年领导想把他支走,他就坚决不走,说退休前这个位置谁也别想跟他抢……

4.暴力抽点法。这种做法很low,现在除了几个脑子不正常的,很少用这么直接的办法。比如说给某公司一笔财政信用担保贷款,某公司按“行情”给予返点。又比如拨了一笔财政专项资金,按比例向企业索要回扣,这个原广东省财政厅长比较猛,个人最多吞了某个专项70%以上的资金规模。

5.小打小闹法。这种以省钱为主,比如车坏了去定点采购修理厂,叫管政府采购的同事招呼一声就免费修车。朋友同学来了请吃饭,去高档酒楼,找下属国有企业来买单等等。另外,长期占用他人油卡、信用卡用于小额消费和游戏充值的更是不计其数。

二、大领d(不敢写太细,见谅)

1.灵活用权法。比如A,B,C三家公司同时中标了差不多投资规模的城中花园绿化项目,上报预算都是1500万,结果A公司被砍成了1000万、且工程款拖了2年没付:B公司被砍成了1400万,工程款拖了1年付了;C公司被追加到了2000万,工程款竣工当年付清。这里面的名堂,只能意会。当领d能对手中权力随意作解释时,里面就有巨大的fb空间。决定巨额财政存款在哪些银行存放,也是灵活用权的结果。

2.瞒天过海法。自古以来都在玩的,只不过现在花样更多。比如,相中一套别墅500个,自己付首付、办贷款、办房产证,一切流程照规定来。等过了半年到一年,开发商返现金300个……实际买房只用了200个。

3.打哪指哪法。本质上就是逆流程操作,常见于人事。首先,放出风来要进行人事调整;其次,单位人心浮动,有关系的攀关系,有钱的送钱,啥都没有的整理近些年获得的奖状证书打苦情牌,当然老大最喜欢送钱的,因为直接;再次,大领d权衡权衡确定拟提拔人员名单;最后,根据这些人的特点量身定做选拔方案。接下去就是漫长的各类测评等冗长流程……这里面最关键的在于安全性极高,双方除非有一方进去了,不然打死都不会说,流程表面上看又是完全合规的,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睡几个单位的少女少妇。或许这种方式才是领导的心头之好吧……

4.股神出世法。不好说太多,一句话吧,我们这有位某单位一把手,用他表弟媳的证券账户,只买本地上市公司股票,两年不到赚了一套别墅……

匿名用户:

说几个我知道的:

前女友家全族公务事业。

据她说,很久以前,银行是有股票内部消息的。

她二姨赚了这辈子花不完的钱。

有个肥差,是管烈士家属补贴的。

很多老太太,连去哪里领都不知道,不是不给你,你要肯定给你,但是你不要,那钱就留着。

房管局,抵押要出他项权证。

理论上说5到7个工作日,注意是工作日。

但是很多抵押是垫资抵押,七天的垫资费用比这高多了,还有很多人抵押房产那是逼急了要用钱。

可以当天出证。一张800。

市面上加价到1300一张。

一天能弄个二三十张吧至少。

算算一个月多少钱。

一天至少两万,一月48万,一年576万。

干他个三年是一千七百万。

我们这是四线,人口少,那要是一二线城市那人口数目,自己算吧。

这是单单权证一项,那还有其他的呢。

银行放贷收好处费,一般是半个点到一个点。

小银行的行长有一定的权限,说放款你就是条狗也可以放给你。

控住逾期率随便放。

卫生局那更牛逼了。

整形美容行业那不可能合规的。

所以说让你合规就合规,说让你关门你就关门。

那都是定期上供的,里面的人做整形全部免费。

派出所来钱更快,因为每天都有案子。

这个人说抓不到就抓不到。

至于灯红酒绿的地方大家都知道里面有啥,唯独派出所不知道。

你会发现有个范围内这种店是扎堆的,为啥扎堆,因为这片就归他管。

那都是定期上供的,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扫X都是异地执法。

消防和环保不用说了吧。说啥是啥。

来检查就是来拿钱的。

曾经公司的秘书,揣着一摞钱偷偷给递过去,给错人了,

那客户跟着消防一起进来的,秘书偷偷给他了。

那客户拿着钱一脸惊愕,然后揣口袋走了。

反正没房没车的小老百姓我见多了。没房没车的那啥,我没见过。

还有就是严禁这些人做生意,可这种生意人我见的挺多的。

怕举报,匿了匿了。

匿名用户:

在企业与政府来往比较多,级别不高,讲讲一些一线吏员(分管局长、科股长、科员)的做法:

一、审批部门

首为“例”,一般证件三至五年需要延续一次,送材料或现场核实的时候按行规惯例到场的人会有点小意思,一些会来事的还会直接跟企业说某副局长今天开会没来,也得准备一份。

次为“拖”,看你急的事故意拖,拖到你再次来求加重筹码为止。

三为“中介”,现在大量的事项都需要中介服务机构出报告方可办理,不管是指定机构还是企业自己找的机构,两个功能就是搞权钱交易和为审批事项背书,审批方既能得到利益又减轻责任。

最恶心的是“私设事项”,利用法律法规的模糊空间,制造一些似是而非的审批事项,加大企业上门的频次。

这里还想说的是近年来政府大量的审批制改备案制仍不彻底,到了基层变成不用审批不用担责,但出备案表的时候仍然是该吃拿卡要的还是吃拿卡要,系统要求一天审结,那我就要求你线下看完才能上系统。如果真的有意要减轻企业负担,就应该是企业在系统上传资料后直接生成备案表,政府部门后续再去抽查。

二、执法部门

突出一个字,“吓”。

利用法律法规的模糊空间和超前条款,抓住一些普遍做不到的事,或者一些很小的台账错误、文字纰漏,不断放大,吓唬企业说要罚款、关停、吊销证照,以期达到收红包、介绍中介机构、介绍施工单位的目的。

因为本人从事的是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最深的感受就是此风以前消防最甚,改革后消防好了许多但仍保留消防检查权尾大不掉;近年应急、生态环境此风日盛,特别是生态环境规范多标准高,可以拿出来放大的点太多太多,面上似乎是在做事,实质可以为自己谋取许多利益。

三、清水衙门

一般为党群部门,对企业没有直接的管理权,但可以在发展党员、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岗这些国有企业看重的荣誉上想想办法。

采取的方式是“换”,以荣誉、政府奖励等交换一些私利。

总结来说,贪念是人的天性,十八大后当大官的确实收敛了许多,但一线吏员这么多年接触下来变化不大,“脸难看”有所改变,“事难办”由于怕担责却愈演愈烈。

这些小贪虽然金额不大,少则几百多则数千,但一年累计也有个大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在三四线城市可能已经超过公务员原有的工资收入了。

这些事绝不能以人情往来来定义,这些年做下来有些时候总觉得不吐不快,确确实实是寒了企业的心破坏了地方的营商环境,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能从制度安排上去解决这些问题,也希望新进入这个行业的知乎er能把好自己这一关。

66号院儿:

应该说合法的部分。非法的部分讨论在这里说没有意义。

信息!信息!——越是接近省、市核心层的机关,其领导都会最早获知重要信息的。这些信息包括经济,城市发展,人事改革,人员提拔等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咱们单说城市发展。某某地方要拆迁冻结之前,地铁要建设之前,划定为CBD之前,如果获知了信息,提前买下房产,不是坐等翻倍升值么。股票也一样。

资源资源——人脉资源互换。孩子工作的安排,我帮你的儿子安排,你帮他的儿子,他帮我的儿子;提拔,审批也同样如此。孩子能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远超过自己能力的职位,不必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收钱要好百倍?为什么公安不好干?因为公安口领导手里资源都是游走在法律边缘,还牵扯某一方的伤痛损失,办不好有可能被人咬住鱼死网破。而且公检法司这个环节很多,搞不好哪里就会出问题。但各位想想,教育系统(帮人孩子上学),科技厅,发改委,大数据局(项目资金),财政(资金),组织部(消息,实权)。。。。就不都列举了。都是拿着国家的资源分配夹带自己的人情私货。这些换到的,有些是金钱买不来的。是你奋斗一生,拿钱买不来的。人家只要一个电话。社会公平就是辅助衬托他权利资源人脉的背景音乐。

权威权威——各种指导会,评审会;去高校、企业讲课。实际这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讲课,专业方面不如企业中的专家或者高校的学术权威,但他们讲课可以讲政策,讲规律,讲数据,讲技巧,甚至讲管理,讲经验。讲课费专家费,这个都是合法收入,扣税后打入个人账户。讲课费一次收入2000-5000不等。两个小时。

延迟退休: 厅级以下干部干到60岁,女干部可以自己提申请到60退休。大部分社会上的人,50岁以后甚至更年轻开始收入就开始走下坡路,但领导干部是一直上升的,加薪,奖金,换房,车补,各类照顾还有礼品,甚至疫情期间的就医,特效药,口罩都有人安排最好的,退休的老百姓甚至干部和他们没法比。这就像复利一样,积累到60岁的时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举个例子,干部在外地任职,得有公家给的房子,他自己的房子不用住,出租十年,收益多少?? 更有甚者,干的好的去人大政协,能干到63,按在职拿钱,这又是3年复利。

匿名用户:

不知道大家真的举报过谁没有?我是真的举报过,但是调查速度真是感人。举报过派出所所长(副处级),我知道的他一间屋就放满了白酒红酒,红酒不认识,白酒全是茅台五粮液十里箱。(我当时当协警,酒放在我们宿舍区,就在我隔壁屋)举报后半个多月,有一天晚上所长命令他手下带我们赶紧去搬离那些酒,我就知道举报坏了……果然第二天市局纪委来了俩警察,就去那间屋拍照。

再比如很多机关电话根本打不通,不是没人,而是他们把线拔了或者就在边上不接,点名河南省好几个机关。

再比如举报一些事,根本没人管。

我知道的一些领导,例如交警大队长,是参与房地产开发,本来房地产公司也想找个政法口的靠山。

比如某经侦大队长,办理经侦案件收了人家几千万(已经判刑进去了),

例如驾管科和车管所,以前为啥山东的要跑到河南考驾驶证?因为河南我们市交钱就给驾驶证,有的人证拿到手了都没去过考场

例如工商局的干部,很多都有企业,他们懂行情懂政策。

例如教育口的,我高中第一年是以前师范留的食堂,便宜好吃,几毛钱吃一顿(04年)下学期换了老板,花1块多还不好吃,老板是校长亲戚,一年翻身了,从一个普通村民开上了小轿车(05年,)

农业口的,农业补贴,各种惠农政策。各种种子站。

城管局。你要是以为城管只管没油水的小摊贩那就错了,一切建筑的改装修都得报城管批准。

银行,几千万的贷款返点几百万很正常。

城建局,更不用说了,城市道路,城市照明,城市绿化,哪个不是财政支出大头?

军队,以前后勤可是肥的流油。这就是为啥同样的伙食费,以前的是白菜豆腐,现在顿顿有肉!还有升迁,考军校,入党,转士官,都懂。

法院。一些大的执行标的都是几千万,随便几个点位就是百万。

光矛神教1:

环保局,凡是环保项目,一平米抽20块,

不给钱不给环保批文,盖好了拆了重盖。

或者,指定施工队接盘,不是指定队伍的,不给环保验收。

匿名用户:

我来说一个食药局的。

我们这前几年食药局还在的时候,局下面有十几个所,每个所的所长逢年过节都要给局长送一千的购物卡。

为什么我知道?因为有一年我负责所里的钱款支出,所长直接跟我要了一千,说是要给局长买购物卡送去。

至于局里各个科室负责人或者其他想和局长走关系的,多的是了,但怎么送的不清楚。

有些人会问这些钱的来源,还有入账的事,那我再解释下。

一般每个所都有罚款任务,完成任务或者不完成任务,只要有罚款,上交财政的同时,财政会按比例返一些给执法单位。执法单位再分给所里,至于怎么分,各个单位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

这些钱怎么返给所里呢,就是所里开一些办公用品的发票,在局里报销,报销出来的钱就是所里的自有资金了,平时买点东西,领导来了请客,还有给领导上供等等,钱都是从这里出,不用入单位财务账,所长自由控制。

夏雨土川:

总的无非就是两点:有效信息和关系。

一、关于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和职业规划一样,寒门家庭和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在有效信息上不足,前者智能不断蹉跎,极少数人能翻身,整体上绝对没有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发展得好。

我最开始上班的时候,一段时间在拆迁部门上班,就拿拆迁举个例子:

我舅舅要是市规划局的副局长甚至局长甚至分管副市长,提前就知道哪儿要拆迁,然后花60万买2套个老破小,然后拆迁的时候,几乎是神不知鬼不知,直接60万变成200万左右。赚个140万。

当然,胆子更大的,就是买破企业的场地之类的。但是在一个项目上整得太多,难免被审计到,因此不说一个项目几千万上亿,但是百万左右,还是风险不大的,也没什么风险。

其次,哪怕就是正常拆迁自家的房子,我懂拆迁政策,起码能比其他不懂拆迁的老百姓,多争取5%-10%的赔偿金,干过拆迁的同志都知道,本来就是双方谈判的过程,肯定是你越懂行就争取得越多。意味着一个房子,如果赔偿200万,作为懂行的业内人士,多15万左右完全没有问题。

就算是完全合理,弹性审计3%区间,比普通人多8万没有问题。

二、关于人脉关系

同样一个项目,有关系的能中标,你没有关系肯定不能中标。特别是一些小项目,大家都不知道,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天天去盯着官网或者政府公告。

大多数都是有门路的吃了。

比如单位停车场、食堂配送、各种维修。

一些领导,家里的很多设施,都是供应商送的,平时别人去买点都是以最低价入购。

你要是建设局的,你买房子比别人少1000一个平方,100个平方,也能少10万,顶你一年工资了,这就是人脉。

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

综上:我就简单的举了几个点,都是微不足道的一些东西,这里面水太深了,我都没有怎么摸到门路。也觉得心累,不想去搞这些。

匿名用户:

电视台记者。

说下我们栏目领导怎么来钱的吧。

我们栏目是民生新闻栏目,主要就是帮老百姓解决困难,收视率很高,全省第一,比第2到第10加起来都高。

所以很多老百姓遇到什么困难、委屈或是纠纷就会打我们栏目热线,我们记者过去采访报道。

一些商家,知道我们栏目记者来采访了,为了不上电视,事情不被传出去,便会想办法联系我们栏目领导,希望这条新闻不要播出。

这种商家主要以房地产商、莆田系医院、美容院、4S店为主。

打个比方,A在美容院充值了10万块,结果因为美容院小妹技术不好,护理皮肤时把A左脸烫出一个红疤,A要求充值的10万元全额退款并额外赔偿10万元。

又比如说,B在某楼盘购买了一套房子,买房时说好了楼下有花园,结果交房时原本的花园变成了垃圾房,B要求退房。

再比如说,C想做个小手术,网上查了正规人民医院收费约2000元,而xx私立医院800元,他便去了私立医院,交完800块后,术前检查查出来一堆病,先花5000块把这些小病调理好了才能手术,交了5000调理好了,终于能动手术了,躺在床上手术已经做了一半了,医生告诉他,又发现新的重大问题,需要再花3万元,把新的问题一并处理。C最终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要求退款。

像这些新闻,如果在我们栏目报道出去,在我们栏目高收视率的加持下,相关的企业名声臭了,去消费的人数有可能断崖式下跌,甚至有可能播出后引起的反响太大了,招来卫健部门、住建部门甚至是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调查处理,他们损失的,要远比当事人要求赔偿的多得多。

因此,这些企业,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记者采访的新闻不要播出去。他们也不傻,知道记者做不了主,索性直接找栏目领导,不计代价,有可能送出10万20万,仅仅希望这条新闻别播出去。

有的领导稍微有点底线,或者权力没那么大,不好直接答应不播,也有可能会在新闻当中抹去商家的名称、门头招牌。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新闻媒体跟比如说公安部门不一样,没有法律规定说记者采访了某个新闻必须要播出,所以一条新闻播不播完全取决于领导一句话,领导得了好处说不播了,甚至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

而这样的事,平均一个月都要发生五六次以上,不然,你说领导月薪8000+怎么开上卡宴,住上小别墅的?

匿名用户:

既然大家很热情,我就在加一个吧!

年前多去企业走,年后早去企业拜年!

我每年年底会接待很多一年到头见不到的人,这里面最多的是村里的,大队的以及片区辅警有时候也有正常警察。这几类很好说,你在他们地盘上面建厂,平常关系肯定要搞好的,所以如果你是上述几类人,一般你年前年后多走动,主动报家门,一般企业都会给你点好处的。说到底,企业级的东西才挣钱,聚少成多,也不会举报你,企业一般都有钱嘛,如果那种帮个人办事一般都挣不到多少,而且事情办不妥还有风险被举报等等。

随便说几个企业能接触到的吧

1.执法部门(安监、环保、税务等)XX执法大队

最常见的肯定是例行检查,交叉检查,这些部门喜欢装逼,这世界上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企业,随便抓两点肯定有遗漏没做好的地方存在,这时候惯用术语:这个没搞我今天就能开单子罚你几十万起步。企业老板尤其小企业老板一听都虚的,那还不好烟先扔上一包,年底节前节后超市卡烟酒那是少不了的,小科员一般没什么太大忌讳,领导这一个级别的可能会注意点形象,尽量减少中间人,也就是直接老板对领导,小弟对小弟,你要是小弟去给领导顺带一道送过去,领导100%是拒绝你的。所以这一类人你看他们平常就知道,掏出来低于硬中华算我输,一般他们办公室也会有很好的茶叶什么的在台子上,你要是有这么一两个同学是这类部门的,你出去蹭蹭农家乐钓钓鱼玩玩机会也很多。典型的吃拿部门。

2.行政审批部门

最常见的提交个什么材料要签字审批经过他们手。他们也很吊: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问他哪儿不行,他给你圈两个地方回去改,改好了还是不行,又圈几个东西回去改,一改就是十几次。这时候你略施小计,对吧烟酒卡一张超市卡一张,夜黑风高扔进他车里,第二天搞不好不能通关的地方他都帮你搞定了。这是最容易滋生出小官巨贪的部门,有时候你找上面大领导可能都压不住这些人从中作祟,他们仰仗的优势就是对流程的熟悉,对材料文件的熟悉,很多企业有很多文件要年年审批的为了方便,索性和这些小科员谈下协议,你帮我们做材料,我们贴你多少钱,当然都是现金,也有可能雇佣他们家属做小职员这样子的,很多事业单位是允许做为企业顾问存在的。典型的卡要部门。

3.利用家属搞外快的

常见的就是利用朋友开个什么第三方服务公司,现在说实话,企业完全离不开这些第三方公司,每次省里市里有各种文件下来的时候,都是第三方服务公司的狂欢,他们肆意开价,尽情掠夺,而且企业没有他们缺失根本搞不下去,很多第三方公司老板所谓的人脉就是政府这些办公室人员,可能他们就是一伙人,他们给企业介绍服务公司,账也走他们上面走,私下怎么分成我们心里都有数。典型的皮条客。

至于那些大领导怎么贪污,我就不说了,其实不外乎上面三种办法,只是手段更加高明隐晦而已。

格罗索立功了:

没必要匿名,单刀直入。

通常机关单位每年会有一次体检,假设某单位50位在职职工,以每位职工2000元体检标准,共计10万元。

单位一把手a书记主持党委会,讨论各类重点工作,其中,分管领导b将职工体检的议题在会上提出,所有班子成员表示同意,毕竟这个本来就是每年的一个职工福利,最后只剩下体检中心还没确定,b表示由a书记拍板,a书记会心一笑“c体检中心据说可以,好几个兄弟单位都说服务不错,b会后落实一下”,班子成员纷纷表示赞同,毕竟谁也不知道a书记和c体检中心负责人d是多年的同学,体检结束后,a书记含泪收下了d的一万块。

石头的视界:

这还用匿名么,十来年前上过深圳新闻的事儿。一个小企业营业执照年检,发现经营状态异常,没法申报,老板就去了宝安区工商分局下面一个工商所询问,找了一堆理由也没问出个所以然,稀里糊涂被拖了半个月,超期了,再去就被暗示可以花钱解决,这哥们儿不忿儿,叫来了第一现场的记者,针孔摄像机话筒啥绑了一身,去交钱,一千块还是五百块记不清了装信封里,递给办事员,手法熟练一抹进抽屉,噼里啪啦敲键盘,几分钟搞定。我去,新闻一播,直接炸窝,连续三天都报道这个事儿。一直这么干的,而且不是个人拿,是交上去然后大家分。后来从局长到分局处分了一堆,办事收钱的直接开除公职,现在改为网上申报,就绝了他们一条财路。

年轻时候自己还参加过很多次政采招投标,十倍开发票见过没,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子换别家标底,差不多了,这个话题不能扯,再扯就当当当,查水表。

匿名用户:

非公务员身份,但是曾经有过政府工作经历,说一下自己知道的。

最基础的,就是信息交流交换,这个不违规。用我之前领导的话说,现在很多事情很透明,能告诉一个准确的信息就很了不得了。就不说管控企业、金融、国土等系统的那些利益巨大的,就说你们单位发布个招聘信息,这个岗位是不是萝卜坑,有没有上的可能性等等,别人咨询你,你告诉了对方,不也是一笔信息费。

最常见的,就是利用负责的公共业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目前来讲,八项规定以来,整体队伍素质很高了,这种事情也少了,但是有时候就是帮忙,也会有些请客送礼的。比如,有个项目审批,按流程办理可能需要三个月,但是通过特殊手段,半天也能审完。企业哪能等的了三个月,当然越快越好。

更高层次的,就是掮客。说白了,就是这个事情不归你管,但是你路子多,人脉广,别人想办这个事,他不认识人,你能够找到人并且摆平这个事情,这个中间人也少不了好处。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饭局酒局,一桌子总会有几个不认识的人,最活跃的就是中间人了。

……

最高层次的,当然就是能够掌控绝对权力的游戏规则制定者,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制定。

本质来讲,都是利益交换。角色转变很快,在这个事情上,你是来钱的;另外一个事情上,你是花钱的。其实都很不舒服,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当然,送钱固然悲惨,可最悲惨的,还是对这些一无所知的,或者没什么门路的,想送都送不出去,一件正常的事情,拖来拖去就耗费了时间精力,让人觉得好累。

正阳晚:

小地方,我知道的有三条道。

一、搞文艺创作。根据甲方要求给曲填个词、给某地某事迹出本书。

起初是不需要干啥的,甲方(出版社、戏剧团等等)先以公家名义给你预付一笔“润笔费”,收到钱后,就可以开始创作了,直到写出来了,甲方觉得ok了,再补齐尾款。

在这一流程上,钱是绝对干净的,毕竟是凭本事赚钱的。

但对文化素养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对于“大专毕业、自考本科,党校混了硕士”的人来说,肚子里掏出几句像样的诗句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经手项目。上级给本单位批下项目了,比如往哪哪栽几棵树、安几个监控,再或者是建个某某试点的三两层楼,项目可大可小。

起初是需要跑关系的,最好是找本单位的一把手点头,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嘛。有力度点的甚至可以揽到项目具体施工的总负责人,毕竟书记也没时间成天盯着工地。接下项目后,甭管是分包出去还是自己扛旗子干,过手的肥肉它就没有不流油的。

对个人来说是没门槛的,毕竟这点活,就算是牵条狗出来,它也能给你干的明明白白。

但是需要你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因此就存在了风险,大家都在“公平竞争”,你送礼的还是本单位的一把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钱收了不给你办事儿,你也得受着。

三、劳务派遣公司。找个小弟在外开个劳务派遣公司,利用自己的人脉,给各单位输送人才,说白了就是单位已经商量好了让谁家傻侄子、谁家傻孙女去哪儿混个工作,你负责给人家跑手续、发工资。

有人问了,这咋赚钱呢?

劳务派遣的工资是单位公对公拨款到你公司,一个人头一个月抽个五十一百的管理费,胆子大点的,拿着这笔公款搞点副业,搞点投资,工资拖一两个月都是没关系的。保险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也从你这儿走,缓缴三五个月的也没关系,年底补齐就好了。

有人又问了,这才多少钱呀?

再小的单位至少也有十来个劳务派遣,一个地方又有多少个单位呢?除此之外,小地方的领导也有限啊,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亲戚进单位上班啊。没关系的小年轻也想到单位上班咋办?好办,在我这给钱就能办!

一次性赚的可能没那么多,但胜就胜在稳定,有点影响力的,基本上能够垄断半数以上的单位,毕竟没点金刚钻,又怎敢揽瓷器活。

都是小地方的人,稳稳当当赚他个三五年,等自己的关系去势了,就抓紧平稳上岸,三五年下来在小地方啥买不到?还要啥自行车?

匿名用户:

有个富二代邻居,大学三本毕业,从进大学就开始学申论行测,用了挺大劲才考上了一个我们省最穷地方的乡镇公务员。

但是自从考上之后,他就从来没去过那个乡镇上班,一直在省里某厅借调干活。

去年正式把编制调了进去,他亲口说其中运作关系花的费用大概是省城一套大豪斯的钱。

如今乡镇又苦又累,想调进城里太多了,省厅不说,光是想调进县城市直的人都一抓一大把,掌握人事调动的领导有多爽大家自己脑补。

知乎用户:

不必匿名,就说说基层卫生院吧,毕竟乡镇医院算是个典型,既要靠财政养活又必须盈利,区别于交警队、市场监督局这类有执法权的单位,医院领导来钱还是需要多管齐下的。单我知道的就有以下几点:

1.工资完全保密

除了可以公然给领导开高工资,并在开会的时候每每痛心疾首大伙的工资这么高怎么养活大家呀,还可以昧掉公共卫生补贴、高温补贴、下乡补贴等,问就是没有。

2.雁过拔毛

比如上面拨款盖中医馆,虽然给了许多指标,并且领导也真的想为了多听点表扬再苦一苦大家,但是大斗进小斗出是少不了的,一边使劲对施工队挑刺压价,一边虚报成本。

3.做大蛋糕

基于第一点,由于分配本身不均衡,那么只要医院盈利多则领导所得绩效也会指数级提高,就算纪委也无fuck说。先富则一定有人要先穷,在质量服务没有提升的前提下,想要增收归根结底就要转嫁成本。

一是转嫁到病人身上。合法的手段是很多的,比如拍x光是拍片,拍ct也是拍片,那你要拍片我让你拍全身ct不算诈骗吧?妇科做完手术再理疗一下开点中药保养一下这确实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吧?没有你用不到的吧?

二是转嫁到底层职工身上。通过长期加班、召回、身兼多职等使职工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想法设法以迟到早退为名克扣工资,如果能把人逼走也好,新人来了又是试用期工资不交社保。

匿名用户:

那必须我领导啊,县体育中心,我单位前身是八大委中的体委,后面变成体育局,现在合并到县旅游局变成体育中心,一个股级单位,我的领导就是主任级别,股级干部,当时靠着组织赛事一年额外收入大几十万。

很多人不了解体育,不知道这一块的油水很多,特别是把整个县的赛事抓在自己手里。他油水只要来自以下几个部分:

1.县里所有篮球裁判的裁判费。最早篮球裁判归我们县篮球协会管理,他上任后将篮球裁判单独剥离出来,让他朋友组了一个裁判组织,然后每一场篮球裁判费上报为460元,其实只需300元左右,这是每一场的哦,比赛多的时候,两个场地同时开打,有十几场比赛。

2.承办赛事。他和他朋友搞了一个体育公司,自己为暗股,将所有举办的全民健身赛事交给这个公司承办,赛事的预算他自己做,这样每次比赛可以多报很多费用。利用职权向市体育局给自己的公司申报优秀体育产业的名头批补助,一次10万,都是白赚的。

3.工程回扣。我们单位除了组织全县的全民健身赛事,很多体育场地设施也是我们在申报建设,一个工程的回扣差不多是总费用的5%,一个100万的工程就有四五万的回扣,一年这样的工程也有一两个,非常好赚。

4.别人求他办事。一个股级领导将自己的那一份小小的权力拿捏的非常到位,导致我们单位名声在外非常的臭,外面的人原话是:去体委办事不带东西是办不成事情的,而且带了东西也不一定能办成,导致我和同事在一段时间内很是郁闷,我们辛辛苦苦干活却臭名远扬,关键是我们没干坏事啊,苦逼。

匿名用户:

举部队的例子(包括曾经的边防、消防、警卫部队)

1.西藏的林芝、拉萨、山南是生活条件很好的地方。但西藏还有阿里、日喀则西线等海拔极高的地方,更有漫长的边境线和雪山。

不同于公务员考试岗位明确到所在单位。军校毕业生、大学生干部、义务兵统一由政治处划分工作地点。因此,领导一句话,决定了你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是在城市里享受都市生活,还是在边境的雪山上看星星。那么,你愿意在领导身上付出多少?

2.转士官名额有限,现在的政策是兵龄满十二年回地方由政府安置工作,就是说至少要干到三期士官。那么,为了一个政府安置的事业编工作,你愿意在领导身上付出多少?

匿名用户:

大概6年前,具体时间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

我朋友学校(双一流)弄了个优秀教师评比,一个人奖励20w(你没看错,我当时都震惊了),还有一个30w的奖项我不记得名字了。

评比结果,不是处长们,就是院长们,并没有普通老师。

今年他们的基本业务费课题出来了,计财处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几千的课题,剩下的一些大教授,院长,书记,团委都是10w-25w的项目,其中还有一些50w,最高是260w的。我就想问问这是什么标准?一般的课题不都是固定了资助金额的,而他们这个金额感觉挺随心所欲的,从0.6w-260w。

qeft:

几个月前单位开了以案促改会,通报了几个被处理的违法贪污行为。

案例一:吃空饷,a负责管理某区域临时工,虚报临时工人数,虚报的工资就进了a的口袋。(我个人认为该单位的财务管理有问题,正常的单位人员工资发放应该通过对公账户,而不是通过个人发放)

案例二:挪用社保资金,大概是利用业务流程上的漏洞。案例三:挪用执行资金。好像是哪个县法院的,b将本该打到收款人账户上的资金打到了自己账户上了。听说好像是网赌的原因。这个钱肯定瞒不住,因为收款人长时间收不到钱,肯定会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