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张桂梅为原型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正在全国进行点映。
虽然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感人肺腑,但这部电影却出师不利。
首波看完电影的观众给出一片差评,而且差评的理由还出奇一致。
这些理由总结起来,主要有:
1、此前在张校长某位学生采访中叙述的酗酒家暴父亲,在影片中变成了酗酒家暴母亲的形象。
2、剧情里,有女老师坚持不下来,男朋友却坚持下来,然后女老师让男朋友在她和学生之间做选择;
3、电影中,胡歌饰演的张桂梅丈夫的感情戏,加的莫名其妙。把张校长办学的精神支柱,从共产党员的信仰,变成了去世的丈夫。
4、剧情里为了表现女孩子们拒绝学习,就让她们去逃学、逛街、吃喝玩乐。
看到网友的口诛笔伐,其中一个编剧破防了,言语激烈地回怼网友,甚至爆出粗口。
眼看舆论越炒越热,就在昨天,央视电影频道官方微博@中国电影报道 也发文评价此事,表示:
那些丧失良心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正义的“六公主”也绝不接受。
但,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02
事情可以从两方面讨论——电影层面和争论层面。
先说前者,尤其是酗酒家暴母亲的问题。
无论编剧还是正义的“六公主”,都承认,电影里酗酒家暴的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这不是网友在瞎编。看没看过电影,这都是事实。
但之所以这么改变,编剧和“六公主”给出的理由也都出奇地一致:
张桂梅校长不但“拯救”了酗酒的母亲,还“拯救”了三代女性,而这体现了张校长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仰,更改变了一种世俗的陈旧观念,甚至,“这种改变正推动着民族文明的进步”。而看不到这种“拯救”的,就是“不希望女性力量的崛起!不希望这个世界平等美好!”
好大的一顶帽子!
我看了都想爆粗口,这TM什么流氓逻辑!
从个例角度看,真实的现实是,张桂梅校长的学生,是被酗酒的父亲从小打到大,是妈妈每个月给她生活费,给她租房子。把酗酒和家暴安到妈妈头上,就是不尊重事实。
从整体上看,如果非得说酗酒加家暴,那也是男人更多,而不是女人。就像一则豆瓣短评所说,“山村酗酒家暴的母亲,好小众的人设”。就算有母亲酗酒加家暴,那在我们的社会里,也是极其罕见的,绝不是女性的集体困境。
放着男人酗酒加家暴这头大象看不见,却去塑造一个山村酗酒家暴的母亲,强烈地违反了我们的常识认知。
直白一点吧,编剧为农村女性捏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恶习和困境,再编一个把他们从不存在的恶习和困境中“拯救”出来的过程,然后再给这个虚构、虚假、虚伪的“拯救”赋予不着边际的意义。
这就是在向女性泼脏水,“六公主”说批评这个剧情的影评是“诈骗”,可事实上,这个剧情本身才是赤裸裸的诈骗。
现在倒好,自己在搞“诈骗”,观众质疑和批评了,就说人家是“打拳”、“节奏大师”,真是够恶心的。
一部聚焦于女性不公命运、聚焦于女性挣扎的电影,不但不能直视和呈现她们的真实困境,还打着“拯救”的名义,给她们编造不存在的恶习,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二次伤害,更是对张桂梅校长的污蔑。
因为,张桂梅校长要“拯救”的女性,都处于真实而残酷的困境。重男轻女,目光短浅,可能都是农村母亲的困境,但酗酒和家暴不在其列。把一个虚假的“拯救”戏码加在张桂梅校长身上,并不能为其增添荣光。
对此的批评,在“六公主”看来,都是“恶意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但大V@屠龙的胭脂井 区分了两个概念——有些细节是形式细节,有些细节是灵魂细节:主创团队认为这是形式细节,而一部分群众认为偏差的细节是灵魂细节。
就像我把我的观点发到微博上,有网友评论的那样:
张桂梅开女校是一个典型的在落后地区对抗男女不平等的事迹,在这个前提下特意修改事实把负面形象从男的换成女的,是很明确的意图瓦解张校长事迹的精神内核,不说心思歹毒,起码也是傲慢无知。
深以为然。
03
争论层面,我认为正义的“六公主”带了一个很坏的头。
一句话,在内容层面,电影污名化了女性;而在争论层面,“六公主”污名化了批评。
六公主说:“这些评论者要么是没看过片,要么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
没看过电影,就没有资格评论;看过电影批评了,就被归入“居心叵测”那一列。反正只要是批评,看没看过,好话歹话,都让他们说了,反正总有一款罪名适合你。
与之相对应的,“六公主”还假惺惺地表示,他们欢迎看过电影后的“真实的评论”、“中肯的批评意见”,但绝不接受“丧失良心的杂音”。但至于什么是“真实的批评”和“中肯的批评意见”,什么是“丧失了良心的杂音”,也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吧。
不但如此,遥远海外的账号不能批评,“追逐流量蹭女性话题热度的营销号”不能批评,只抓住一两点而不是长篇大论全面周到也不能批评。其实倒不用这么费劲,可以直接点发个文件,上书“就是不准批评”就完事了。
而更恶心的是,“六公主”还故意混淆真实的故事,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把张桂梅校长和电影等同起来,试图把对电影的质疑和批评,扭曲成对张桂梅校长的污蔑。只要批评了这部电影,就“连同其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故事被淹没、解构甚至玷污”了。
相应的,如前文所示,他们塑造的那个虚假的“拯救”,被“六公主”赋予了改变一种世俗的陈旧观念的意义,而这种改变又上升到“正推动者民族文明的进步”的高度,那么对电影的批评也就上升了“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的高度了。
只是批评了一部电影而已,就要承受那么大的罪名,这还了得。
我想,把对一部电影的批评搞得这么上纲上线,才是真正的“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
对电影的批评,不该变得如此艰难;我们的言论空间,不该被搞得如此紧张。允许别人批评,天塌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