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了中美元首会晤的场地,会被允许拍摄开场白部分。”身在美国会场最前方的央视主持人康辉,笑意盈盈地在媒体等候区出镜,向国内发回了视频报道。
看到此人,不由想起今年2月,他在视频中痛斥美元霸权的画面。当时康辉是这么说的:“美国凭借着一张成本只有大约17美分的百元美钞,就让其他国家向美国提供价值相当于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不是赤裸裸的掠夺行为,又是什么呢?”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康辉经济学”概念大火。
有人说他不懂经济常识,一位留美博士从四个方面对康辉的言论加以驳斥:
第一,百元美钞的成本只是制造美元的成本,而不是它的价值。其他国家出售商品和服务给美国是基于商业利益和市场需求,而不是被掠夺。
第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美元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是普遍的。使用百元美钞并不是美国的掠夺行为,而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常见做法。
最后,全球经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各国应该相互理解、合作共赢,而不应该指责其他国家掠夺。
国内也有专家给康辉耐心举例讲解:
百元美钞的17美分的成本,只是纸张和油墨的成本,正如一本书售价100元,这本书的成本可能只有3元,是一个道理。
值钱的并不是纸张和油墨,而是书籍代表的思想的价值。
同样,美元的价值并不是印刷它的油墨和纸张价值,而是美元能带给你的其他利益的价值。
例如,其他国家愿意向美国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因为他们可以获得美元,而美元是帮他们支付外债的工具,或者能扩大他们国家的市场。
还有作者引入了“铸币税”的概念。
世界各大经济体的货币都是信用本位,都要收取铸币税。既然缴税不可避免,何不选择信用最好的货币呢?
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主流结算货币,首先币值要稳定。自从1973年固定汇率取消后,美元指数最高点为164.72,最低点为70.68。50年来,高低点差距仅两倍多。随随便便打开一国的货币或者股票指数,高低点相差10倍都算正常的。
那么,美元是怎么保持币值稳定的呢?原因就是不滥发。美联储作为一家独立性很强的私人中央银行,一向以控制通胀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美联储通过加息和缩表回收流动性,保证了美元的购买力。
此外,这位作者还解释说:
各国将美元作为主要储备工具,必然要寻找合适的投资途径保值增值。而美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强大的资本市场,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前来上市。
另一位作者也不谋而合地提到“铸币税”的概念:
美元霸权是基于美国综合实力领先的结果。其实如果不想用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可自由兑换的主要货币都可以用于储备和购买商品(哪怕以美元计价,如石油,也可以随时用这些货币兑换进行购买),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些货币也有一定的“铸币税”功能,只是更多参与者选择相信美元。所有国家都希望自己的货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但决定权在于全球的贸易和投资参与者,而不是某个国家自身的主观意愿。
还有一位名叫岳川博的博主(百度词条显示为“新国家竞争理论开拓者”)也表达了强烈不解,一度怀疑康辉是不是被人恶搞了。
有网友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同样对康辉的言论表示了费解:
康主持用成本不到1.5元的纸,换走人家店里真材实料的鳗鱼饭,这不是赤裸裸的抢劫行为吗?
还有网友给他提了点小小的建议:
拜托,下次说到你不太懂、不太有把握的话的时候,最好小声一点,最好加上诸如“可能”、“以我不专业的理解来看……”或者“我个人觉得吧……”这样的词汇,好让“车祸现场”显得不太难看啊。
但以笔者“不专业的理解来看”,专家和网友的言论“可能”都是一派胡言。我个人觉得吧,即便遭受了众人群嘲,康大记者难道就一定错了吗?
而如果康大记者此刻继续对“美元”抱有恶感,坚持此前观点,就应该利用这次难得的到场采访机会,当面向拜登提出这一尖锐问题,“这不是赤裸裸的掠夺行为,又是什么呢?”作为无冕之王,央视记者当然有权这么做,以更好监督美国政府权力运作。
与其隔空喊话,不如当场问话。
毕竟,康辉的发问也是很有气势的,是能够体现出“立场、态度、气派”的。
早在2019年(特朗普执政时期),康辉就曾豪迈宣称“中国一向是讲道理的,中国的媒体也是讲道理的”,原话是这样的:
《新闻联播》最近怼美国怼得金句不断,从“奉陪到底”到“令人喷饭”,从直斥“搅屎棍”到讥讽“怨妇心态”。也有很多朋友问我,播的时候是不是特别痛快、特别过瘾?跟您说实话,播的时候没想这个,想的就是怎么体现出堂堂正正中国的立场、态度、气派。中国一向是讲道理的,中国的媒体也是讲道理的,对事不对人。可如果美国一小撮人,总是兴风作浪的话,那对不起,对事也对人。怼得你灰头土脸,怼得你哑口无言,而且怼的时候,我们始终气定神闲。
那么,既然康辉你人都到了报道现场,不妨和拜登讲讲道理,掰扯掰扯“美元霸权”这回事儿,做到“怼得他灰头土脸,怼得他哑口无言”,而且怼的时候,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始终气定神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