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说到当前比较热的非虚构,很多人会将非虚构写作、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报道混为一谈,非虚构文学是为了印刷出版、著书立传,如我以前报社老同事袁凌,十几年来深耕非虚构写作,目前已出版多部非虚构文学作品,早先在报社时袁凌就是优秀的调查报道记者,2003年新京报创刊号头版头条的那篇SARS后骨坏死患者调查报道就出自袁凌之手,不过该报道硬桥硬马,不属于非虚构。

我在十几年前听到非虚构之名时,国内媒体也没几个人能详细解释清楚这个概念,大体上是将那些文笔技巧好、用较多文字进行情境描写或人物塑造的报道称为“很非虚构”。但不管怎么优美的文字,首先得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也即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所说的“非虚构即是真实,不可编造”。

CDT 档案卡
标题:非虚构不是新闻太子,只是苏麻喇姑
作者:李华良
发表日期:2024.1.30
来源:微信公众号“虎躯一震”
主题归类:新闻审查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最近几年,非虚构报道成为了媒体行业最热的概念之一,一些比较大的公号和媒体以非虚构为抓手,仿佛一夜间新闻业驾崩,非虚构报道作为太子登基,更新了年号,改朝换代。

但我感觉,非虚构报道突然成为主流,正是新闻行业彻底衰落的标志之一,那些严肃的消息和扎实的调查报道日益缺乏,很多重要新闻事件中真相不明,强调写作技巧的非虚构更像入殓师的化妆术,将一些事件打扮得栩栩如生,但化妆术是救不活死人的,甚至不能告诉你死亡原因,只告诉人们这个人死得很惨,好可怜。

所以,非虚构报道的体裁和先天基因决定,不能完全取代严肃新闻报道,尚不是新闻业的太子,只能是新闻业最后依赖的家里人苏麻喇姑,遇到大事了,家里人要出来说话,是有面子和威信的。

非虚构的从业者终究是认真的人在认真做事,这一点足以令人感动和支持。现在认真做事的人少,虚张声势的人多。

非虚构报道的旗帜下是媒体人最后的花果山封地,让很多还想报道敏感事件、热点人物、灾难事故的媒体人,打着这杆旗从封禁的底线趟入事实禁区,委婉告诉受众带着一些马赛克的事实,虽然不能像严肃新闻报道那样竹筒倒豆子、有一说一,但现在那些严肃媒体经常在大新闻中缺席,非虚构报道就像“丁达尔现象”于阴云密布的缝隙中穿透一道阳光,有光就有希望。

非虚构没有主流过

根据搜索来的资料,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亦被称之为“第四类写作”。“非虚构”写作其实是指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文体的写作。它既包含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也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文学、纪实性散文、游记等文体。

在广义上,非虚构文学是一个相对于“虚构文学”的文学族群;在狭义上,它专指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

在传统媒体2000年至2015年之间的黄金时代,非虚构并不是主流,也没有太多记者以非虚构写作者自居,几乎所有传统媒体强调的都是挖掘事实、扎实调查和采访的突破能力,至于写作技巧也并非不要求,只是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文字通顺、简洁流畅、不要啰嗦就已足够。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记者圈子都瞧不上那些以文字技巧出众的报道,媒体也不提倡文字技巧、写作的文学性,越是重大新闻越干巴,事实才是核心,“事实不够,文字凑”。

那时谁要夸一个报社的时政社会调查记者的文笔好,等于说人家没突破能力、不是当记者的料,要是说一个记者写稿快、突破能力强、采访扎实,这才是靠谱的评价。

当然,现在形势与十几年前截然不同,很多当初曾光芒四射的传统媒体死掉了,当年那一批以能突破、抢新闻、以独家消息为职业标准的记者们也大多转行,剩余的少部分调查记者出稿量也直线下降,在各种风险急剧升高的当下,做新闻更是个“大国工匠”标准的活,要精挑细选、多方衡量,不但要满足监督报道、调查报道的要求,还要尽量不太刺激官方,能够让报道多活一些时间。这种重头报道的尺度拿捏,需要有多年媒体经验的老鸟才能驾驭,相比之下文字技巧更要让渡于严肃严谨。

非虚构的权衡利弊

一些从事内容生产的人,是不得已转向非虚构报道。这第一是为了规避监管风险“挂羊头卖狗肉”,非虚构报道篇幅长、内容软、看起来像读者文摘或文学杂志上的小说、散文,长得不像新闻报道,主管部门就不好使出“无采访权”的棍子抽,往往就能得以存活。

第二就是非虚构报道有很大受众群,虽说现在是视频时代阅读文字的人少了,但绝对数量不少,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1000多万,具备阅读5000字长文能力的人在中国少说也有三个亿,即便其中百分之一的人认真看了一篇非虚构报道,那也是相当庞大数量的受众群。

第三非虚构报道的故事性很强,相对严肃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注重事实和证据的调查报道,非虚构读起来就爽快多了,文字更有亲和力,读起来不费力,更关键的一点,非虚构是有价值观判断、选材有取舍的,新闻报道讲究客观、全面,但非虚构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客观,把故事讲圆了、把人物讲透了就可以了,其他影响阅读快感的事实可以舍弃,把容易打动人的情节放大。

让网友满意是非虚构的命脉

当然,现在有些过度美化和夸大非虚构报道的地位,这不是新闻所应追求的方向,即便现在新闻业衰落,但仍然有很多优秀的记者的努力做严肃报道、以调查事实为目的,这是正道。

1月24日新京报传媒研究的《非虚构写作算新闻吗?》一文观点与我一致。该文认为,多年来始终有一种观点,认为非虚构是高端的新闻技法,非虚构写作比新闻格调高。在学术场域也有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痴迷软新闻胜过硬新闻,执着于新闻的文学性远胜信息量。长远看来,是值得担心的事情。

无论如何,新闻的特性告诉我们,最生动的莫过于事实。在客观事实面前,一切想象都无法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总体来说,现在各媒体从事非虚构写作的媒体人,还是基本能遵守新闻操守的,文章质量也远比非媒体行业的网文高很多。然而在一些热点事件的报道中,也有主题先行、掺杂自己价值观的问题,常会选择性地迎合网友的情况,个人价值观不代表职业的价值观,即便是非虚构报道也是公共产品,在客观性及平衡性的基本原则上要保持基本要求。

总之,以前是新闻性不强、料不够猛的时候才琢磨用非虚构报道方式提升新闻的可读性。如果是好新闻,事实足够,其实简单陈述、白描就足够了。

现在非虚构报道是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围方向,尚不能完全代替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有独立的价值观,不因讨好读者而改变基本原则,该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很多非虚构在原则上是有退让的,通过写作手法、事实选取的角度,迎合受众(主要是网友)而呈现出他们最期待的那个事实,满足了就是十万+,不满足网友的想象,报道就会遇冷甚至被网暴,非虚构报道的生存之道,靠的还是输出情绪大于输出事实。

作者简介:20年媒体经历,曾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腾讯新闻、丁香医生任记者,现已向律师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