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8日,是中国大陆地区“高考”的日子。在7日,有豆瓣网友发帖称:“记录一下,本次高考是内蒙古最后一届蒙古语考试。” 该条帖文在发布后被迅速删除。

img

CDT 档案卡
标题:【404帖子】2024年或为最后一届蒙古语高考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4.6.10
主题归类:高考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稍后,也有推特网友发帖称不仅仅是蒙古语,本届高考是诸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考试的谢幕式。

今年是内蒙最后一届蒙古语高考,是延边最后一次朝鲜语高考,是新疆最后一次维吾尔、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高考。

“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目前,“最后一届蒙语高考”的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几乎没有任何内容。

有微博网友表示:

“以前很沉迷于历史的厚重感,可是当身处于历史时,充满了悲痛色彩
2024年最后一届蒙古语高考之后将被退出这个舞台,流失于无声之中了吧”

也有网友对于该话题被限流表达了不解:

在微博搜关键词没有搜出来,但在象和抖看到说今年是最后一届蒙古语高考。好难过。更难过的是我有一百句话想说却在心里评估哪句可以说出来。很多时候我只是觉得这个社会只能容得下“正常”和“正确”。

img

img

根据中国数字时代编辑的查证,2025年起将新增8个省份实行“3+1+2”的高考模式。其中,“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试卷为全国统一命题,每门满分均为150分。“1”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作为首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2”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

新增的8个省份包括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img

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一场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普通话的运动,目标是在2025年将普通话的普及率提高到85%。此举令人担心诸如历史悠久的粤语和客家话在内的地方方言将在压力下进一步凋零,而藏语、蒙语和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更因为当局的打压而逐渐消失。

2021年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该文件指出,中国普通话的使用仍然“不平衡、不合适”,因此要求到2025年,将普通话在全国的普及率提高到85%,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同时明显提升语言文字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2023年,自由亚洲电台曾经报道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内部会议决定,该市中、小学从9月1日起,实施国家通用语言,也就是普通话授课。蒙语文课从一周7堂课减至1到3堂不等。

报道中称,据内蒙不愿公开姓名的蒙古族人说,2025年中学考试和2028年高考,将使用汉字考卷。未来的趋势是蒙语文逐渐退出中国学生教材,不过,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尚存蒙语系。这名蒙古族人说:“未来很难判断。”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中国政府对于普及普通话运动的推进速度,比预期的还要迅速。